第973章 人傑地靈
作者:敢為      更新:2020-02-29 16:03      字數:265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唐覺曉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畢竟讀書等於自我投資,回報率還挺可觀的。

  有些人一直在做無用功,一直辛苦,真不是笨,是沒這方麵的知識。

  有的人就想減肥,跑去健身房,結果一開始練還變重了,健身教練說一開始增肌了當然重了,不要怕,繼續練。

  過一陣這人就發現了,這教練也沒女朋友,並且女朋友這事和肌肉沒關係,練大了吸引不了女性,反而能吸引男性……

  隻要有足夠多的飲食方麵的知識,會發現肥胖根本就不是個事,開卷有益。

  唐氏燕麥減肥法+囚徒健身可以很彈性化。

  如果是工作很閑的人,周一至周五每天吃2頓減肥餐,每天練半小時囚徒健身,周末正常吃喝。

  如果是很忙的人,周一至周五每天吃1頓減肥餐,不健身。周末每天練2小時,吃喝看情況。

  如果是女的減肥,減肥餐就不是兩蓋燕麥,是一蓋。

  不同的情況,不同的計劃,知識就是力量。

  隻要有足夠多的農業知識,會發現農業也挺有前途的。

  蚯蚓養殖可以定計劃,三年計劃、五年計劃之類的,讓它慢慢代替遠洋捕撈,之後再引入室內,就不怕小冰河了。

  盛唐係自己搞蚯蚓研發很難,畢竟別人可能開局幾十年了,但誰讓盛唐有錢呢?可以注資。

  法月萍女士,金陵大學項目管理博士,曾經是多家公司的項目谘詢顧問,年薪200萬。在2011年的某一天,在鱔凍大學攻讀博士後的法月萍因一個項目接觸到了蚯蚓養殖,在翻閱了600多篇國內外資料後,她開始有了想法。

  法女士在2014年自己拿出了200萬,又籌集了300萬,在鱔凍省高青縣承包了400畝土地,養起了蚯蚓。不但自己養蚯蚓,還帶上了一個山大的學妹,管理學碩士王曉晶。

  隨著蚯蚓長肥,許多人想來收購蚯蚓,但都被拒絕了。

  蚯蚓於法女士來說就是母雞,蚯蚓肥是蛋,誰會賣掉下金蛋的母雞呢?

  煙台蘋果、高青冬桃,現在還在做實驗,法女士現在還處於砸錢的階段,有時候不得不去講課賺錢來養項目……

  現在唐覺曉就是要告訴她,她可以有錢了!

  蚯蚓簡直是農業外掛,蚯蚓肉是最好的蛋白來源,現在不管養什麽,隻要多養一個蚯蚓,讓蚯蚓分解糞便和農業垃圾,立刻就得到最好的肉和肥料。

  現在一些人看網絡視頻,被華農兄弟吸引去養竹鼠,這種特種養殖沒渠道是有風險的,養蚯蚓才是王道。哪怕沒銷路,直接喂雞就行,反正蚯蚓肥已經賺到了。

  李德又給唐覺曉介紹了另一個思路,海楠文昌的南溪村,一大片鹽堿地撒上了蚯蚓肥後,空心菜畝產4500斤。

  這可是鹽堿地!

  蚯蚓肥是可以根治鹽堿地的!

  中國有15億畝鹽堿地,目前大夥認定2.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怎麽用還在思考,大德魯伊是想用海水稻解決……

  大德魯伊一把年紀了,還在地裏辛苦勞作,唐覺曉自然想分擔一二。

  更別提蚯蚓肥還能淨化水質,真的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全靠它了。

  唐覺曉虧了!你們賺了!

  春節了,盛唐依然輪流放假,唐覺曉今年回的是自己家的老家。

  因為過年是輪流回男女方家,不知道怎麽的,現在就變成了回唐爸這邊家,又再回唐媽家。來回跑也行,畢竟就開車20分鍾。

  都知道老唐家出了個猛士,但到底有多猛,一直沒有概念,或者說概念一直在刷新。

  小時候唐覺曉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小夥伴們被拿來對比,估計沒少罵他。後來差距漸漸擴大,就不怎麽走親戚了。但隨著家業越來越大,人們經常聽到他的名聲,那又不同。

  有人找到了唐爸,想讓唐覺曉幫提攜一下子孫……

  要是沒能力,那就不幫。有能力但沒機會的,唐覺曉就可能幫。而現在這個時代是有才華的人太多了,沒位置給所有人。

  唐覺曉按比例給親戚留了位置,但這比例不是很大,然後南粵、南桂也是有一定比例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古今維護關係的就是這個。因為心中是信這一套的,所以唐覺曉會照顧自己人。同樣的,自己人也會擁護他。至於說算計他……不可能的,實力級別差太大了。

  唐覺曉給兩邊全村都發了紅包,送年貨,然後是青年們開始各種活動。

  唐媽家這邊一群表哥、表姐帶頭搞狂歡,大家早上吃了東西,下午是才藝表演,主要是一些年輕媽媽秀萌娃……

  唐寶寶坐在傅夢瑤懷裏,直勾勾的看著一個萌寶小姐姐唱《青春修煉手冊》,甭說,這六七歲的小姑娘唱得還真不賴,跳舞也好。

  換而言之TF的水準……

  接著,村裏年輕人到隔壁村和人對歌……畢竟是劉三姐的老鄉嘛!這點本事大家還是有的!但古人對歌完,就找到對象了,而眼下這群廢材……

  再接著,打籃球比賽。

  現在農村也富裕了,不知道別地有沒有這習俗,幾個村打籃球賽,有企業家提供獎金。

  有唐覺曉在,別的企業家也不好出錢,肯定得他出。給太多也不好,最後決定拿出10萬做獎金,第一名6萬,第二名3萬,第三名1萬。

  6村比賽,最後唐媽村第4,一個唐覺曉的迷弟倒是拿了各種高分,大夥都噴他的隊友不給力……

  原時空唐爸以前寫的幾條修路計劃,對交通運輸……至少對這一片村子是很有幫助的,一直到唐覺曉重生前都沒修,但這一世早修了。

  以前修水利的人想不到現在人口會如此集中,想不到用水會這麽大,原時空一到過年,就各種斷水。但這時空這一片關注度太高了,自然就沒有這些問題,水利做得很好。

  這就是一個地方出現了人傑,整片地域都會獲得好處了。人傑地靈,其實是因果關係。地靈人傑,也是因果關係。

  老唐家之前是用一句詩做字輩,現在正好用完了,老一輩推薦唐覺曉續寫字輩,他同樣用了一句詩。

  不過,字輩以後可能很少用了,畢竟時代變了,唐覺曉就算想做世家也難,何況他也不是特別的想搞這個,就是單純幫一下自己人。

  然後是人情來往……

  再到兩邊家族裏有傑出的孩子,過來拜年,有的是想謀出路,有的是詢問將來學什麽專業會吃香,也有來求唐爸給孩子起名的……

  等到了夜裏,這一天把門關了,唐爸和唐覺曉留在客廳,其餘人都去休息了。

  唐覺曉說:“其實不管學什麽,最後90%的人肯定也就混日子。人們會慢慢了解到,隻有那10%的人過得挺好,越是危急時刻,厲害的人越能力挽狂瀾。一些能力不足的,跟著混日子是最好的。攀比心和超越才能的野心,才是痛苦的根源。”

  中華文明“人上人”的概念,其實才是痛苦的根源,要換南美那些國家的人,哪怕沒錢,沒工作,家裏隻有一瓶酒,那也先快樂一醉再說……

  但這也是中華文明強大的地方,等同於養蠱自噬了。

  “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但機會整體是不多的,未來……隻有豁達的人,才能真正的幸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