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老家
作者:掃碼要賣萌      更新:2021-02-26 21:17      字數:2240
  當天夜裏,荀彧便回到家,荀攸和他一起先去悅來樓吃了一頓飯。

  “公達兄!”荀彧的輩分雖然是荀攸的叔叔,但荀彧還是按照年齡,因為荀攸長了荀彧幾年,所以依舊稱兄長。

  “文若。”荀攸看著荀彧,這個已經為了曹操,為了大漢忙的死去活來,年紀比自己年輕上六歲,著白頭發卻是自己的好幾倍。

  “陛下的意思你還不明白麽?”荀攸敲著桌子,“陛下想要的是集權,是把整個天下的權力都集中在朝堂,朝堂一旦有命令,就能夠下到各地的郡縣,甚至鄉村當中!”

  “你當真不知?”

  荀攸狠狠的把荀彧罵了一通,如今但凡是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吳涼想要做什麽。

  “你為什麽這麽糊塗!”

  荀彧抬起頭,一臉憂愁:“公達兄有所不知啊,你孑然一身還算是好,但我的身後可是整個士族,陛下不喜歡士族,而文武百官當中有多少人的家中是士族?”

  “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聞言,荀攸頓時站起來,怒目而視:“你糊塗啊文若!你以為當今陛下是王莽,朝令夕改,得罪天下?”

  “你以為陛下這是在推行推恩令?”

  “你以為陛下是要得罪全天下的士族,其實是讓全天下沒有士族,是讓全天下的士族全部消失,有朝廷接管所有士族在當地的名望,和權力!”

  荀攸敲了敲荀彧的腦袋,恨鐵不成鋼啊!

  “我不管你是要怎樣,大義和小家你必須得選一個,今晚陛下要那些士子所去的地方,我希望你不要偏駁,這也是陛下對你的考驗……”

  說完,荀攸便甩手離開了。

  荀彧一個人呆坐在窗口,四層的悅來樓能夠看到整個虞都的景色,日近黃昏,光滑的石板街上布滿了剛剛灑水車灑下的絲絲晶瑩,散落在大街上投射著日落的光影,好一副虞都晚景!

  “罷了!”荀彧捋了捋胡須,佝僂著背從草席上坐起來,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塵土,看著虞都的外景。

  “若是天下都能夠在朝廷的治理之下,那又要士族何用呢?”

  “本來士族治理天下就是朝廷沒有能力治理,若是朝廷有能力了,那士族也就沒有必要在治理了。”

  荀彧想通了這一點,等到回家的時候已經是黑夜了。

  荀彧讓人在自己的案牘前點上蠟燭,他要開始操作了。

  荀彧取出毛筆,拿出鎮紙把紙熨了一遍,在第一行寫下:穎陰縣!

  ……

  第2天,吳涼拿到這個名單的時候還是很欣慰的,畢竟穎陰縣是荀彧的老家,所謂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但穎陰縣距離許都都沒多遠,荀彧榮華富貴了,卻也不必還鄉。

  而荀家也成為了在穎陰縣說一不二的士族。

  因為曹操也是士族,所以盡管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也沒有施行危害大多數士族的計策。

  盡管穎陰縣就在許都的邊上,但依舊是荀家在治理著。

  穎陰縣的縣令看在荀彧的麵子上也都要看著荀家的眼色過活。

  雖然天朝改朝換代,各地的官員也都抽調了一番,南水北調,全國的官員來了一次大換血。

  但新上任的縣令依舊要看著荀家的眼色行事。

  因為荀彧依舊在新朝位居高位啊!

  “善!”吳涼很滿意,荀彧挑選的地方都是一些士族力量強大的地方,甚至有當初劉備死在那裏的新野城。

  “就按照文若的意思辦,明年一月前全部上任,年底結算功績,依次安排封賞。”

  “諾!”

  文武大臣齊聲道。

  這些士子沒有經曆過什麽,如果家中有些錢的話,或許經營過家族一些事情。

  但那些寒門弟子,可謂是整日裏在家中讀書,一味地死讀書!

  這就是他們的命!

  所以,吳涼打算在他們走馬上任之前先讓他們學習一下什麽叫作忠君愛國。

  在後世想當官可不是那麽容易的,還要進行係統化的學習。

  還有半年的時間,係統化的學習雖然可能趕不上了,但是能讓這些士子們清楚什麽叫作“官”。

  官可不是上麵兩張口,要先喂飽上麵的,再喂飽下麵的。

  為官者,民之小天也。

  吏者,命之所懸也!

  整個天朝的天下雖然都聽從吳涼的命令,但皇權不下鄉。

  在一個州府,郡縣當中,一把手便可以一手遮天,可以很輕鬆的讓朝廷的命令變成狗屎。

  所以,吳涼雖然頻繁的告訴朝堂文武百官不要亂搞,小心以後拉清單。

  但地方上的事情吳涼就不清楚了,這些士族子弟很難為吳涼所用,不僅僅因為吳涼沒有能夠說的血脈,還是因為吳涼太過於倉促的成為了皇帝,並且在短暫時間內一掃天下。

  所以吳涼現如今手上能夠用的隻有這五十個人寒門弟子,他們的身後沒有高門大戶,隻有吳涼。

  而吳涼也可以讓他們在地方上大殺四方。

  辦學的地點是在太學的分院,分院在虞都的郊外,外麵則是一望無際的玉米,在一望無際的玉米地中央有一座巨大的行宮。

  這座行宮據說是殷商時期留下來的,不過春秋時候宋國又翻修的一遍,到了後來的魏國覺得這是宋國的城池就給拆了。

  一直到秦漢,如今吳涼在虞都外麵打獵的時候才發現。

  於是讓人翻修一遍,變成了新的。

  變成了太學的分院。

  今天是九十七位太學士子入學的一天,正好趕上收割玉米時期。

  於是太學老師便讓這些太學士子在這裏幫助農民收割玉米。

  這片地方乃是皇室所有的,但卻讓農民來這裏收割,給他們工錢。

  “這誰受的住?大太陽底下讓我們去收割玉米?再說了,這玉米也就是新鮮物,怎麽收割都不知道啊!”一個身穿儒袍的士子嚷嚷道。

  在其身後那些士子也都嚷嚷著沒法幹這種活。

  “堂堂君子怎麽能夠做這種醃臢活?這種活就應該讓奴隸和仆人來做!”甚至有人如此放言。

  一旁的寒門士子各個臉上憋得通紅,下地幹活這是他們經常做的事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士子竟然如此說他們!

  如何能忍?!

  “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