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
作者:掃碼要賣萌      更新:2021-01-06 04:14      字數:2116
  現在耶律齊和左賢王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要削弱中國網手裏麵的軍事實力,然後將他手裏麵的兵馬全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這樣一來,不管事是左賢王還是耶律齊,手裏麵不僅僅增長了兵馬,而且還將匈奴王手裏的軍事力量給減弱了不少。

  此消彼長之下,雙方的實力差距也自然被徹底拉開了。

  一旦雙方的實力差距達到了一個讓左賢王覺得危險的差距以後,他就可以順水推舟,直接發動兵變,將整個匈奴都掌握在自己手裏!好勒。

  “左賢王這一次就不用勸了,我的心意已決,但是這一次是曹操主動來進犯我們的邊關,而且曹操曾經與我親自簽下了和平條約,但是竟然現在出爾反爾,率兵攻打我邊關,所以,這一次必定我親自領兵前往邊關,與曹操決一死戰,順便也要問問他,到底為什麽要違背我們之間的諾言!”

  此時的匈奴王滿臉憤慨,看起來也是極為生氣的樣子。

  不知情的外人看來,此時的匈奴王確實好像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一樣,但是隻有在場少數幾個人知道,現如今隻不過是因為左賢王手裏麵的勢力越來越大了,所以匈奴文感覺到了危險罷了。

  自己手下的那些兵馬,曾經也是這樣,被左賢王一次又一次的騙了過去,然後就再也沒有歸還了。

  如果左賢王隻是一般的王爺,或許匈奴王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警惕,但是麵前的左賢王,這可是整個胸部的英雄,曾經的左賢王帶領自己手下的幾萬騎兵直接攻打到了大漢的王都洛陽,然後還將蔡文姬這樣的當世才女給直接搶了回來。

  可以說,現如今的左賢王在整個匈奴之中,甚至名聲都不低於天朝的皇帝吳涼,這對於匈奴王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且一直以來左賢王都在明裏暗裏的打擊自己手下的勢力,收編自己手下的軍事力量,這更是讓匈奴王如坐針氈。

  曾經的他還沒有發覺,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左賢王掏空了這麽多的軍事力量,直到現在他反應過來才知道這一切似乎也已經有點來不及了。所以現在的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將自己手裏麵僅剩的這些軍事力量,全部都交給左賢王手裏。

  此時的匈奴王心裏麵很清楚,不管是左賢王還是匈奴戍邊大將軍耶律齊其實都是一路人,隻要自己將手裏麵的兵馬交出去,不管是交給左賢王還是交給耶律齊,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自己這個所謂的凶龍王會被直接趕下台,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但是匈奴王相信如果這一次自己能夠親自領兵出擊將曹操擊敗的話,那自己在整個匈奴之中的名聲肯定也會。水漲船高,到那個時候或許還能重新糾集人馬,再次跟。左賢王一決高下也說不定。

  “可是大王您畢竟身為我們匈奴的大王,起來是真正的千斤之軀,對方一個區區的大漢丞相。出兵來攻打匈奴,隨便派一個手下將軍去就行了,怎麽能讓你親自去呢?”

  此時的左賢王,何嚐不明白匈奴王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是對於現在的左賢王來說,自己經過這麽多年的經營,才好不容易將匈奴王手下的軍事力量全部偷空。

  現在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如果讓匈奴王再把名聲給找回來的話,那他曾經做過的那些努力,可以說也會在一瞬間崩塌,自己在整個匈奴之中累積起來的名望也會減少不少。

  畢竟現如今整個匈奴的那些貴族們,所有人都認為匈奴王才是真正上天派遣給他們的大王,而左賢王自己呢也不過是跟匈奴王沾親帶故,所以現在才掌握兵權罷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如今自己手下的力量已經達到了一個處於頂峰的狀態,如果再不從匈奴王這裏打開缺口的話,或許以後想要再招收兵馬也就沒那麽容易了。

  最近這幾年以來,匈奴一直都處在一個內亂的情況之中,而且最重要的是糧草匱乏,物資也很缺失,所以他手下的兵馬其實已經有很多人都已經對他產生了不滿,畢竟對於這些人來說,現在匈奴缺少這些物資,完全就是因為左賢王這些年來一直東征西討,所以導致國庫空虛。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國內的那些貴族現在才會對他這麽不滿。

  這一次曹操來襲擊匈奴對於匈奴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但是對於左賢王來說又何嚐不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呢?

  曾經自己襲擊洛陽所給自己帶來的那些名勝基本上也在這幾年之內被自己敗壞光了,如果這一次能夠拿下曹操。那他或許還可以再讓自己的名聲更響亮一點,這樣一來完全是一舉兩得,根本就沒有一絲一毫的壞處。

  “不行,那曹操當初可是親自與我簽訂了和平條約的,現在竟然公然毀約,我一定要活捉了他,然後當麵問問他為什麽要違背我們的諾言!”

  說到這裏匈奴王也是一臉憤恨,沒辦法,現在他必須要做出一副群情激昂的樣子,要不然如果大家裏麵這些大臣不同意他這個匈奴王親自出征的話,那以後他再想要收服這些大臣或許就很困難了,畢竟現在他也看出來了,左賢王也在明裏暗裏地拉攏這些大臣。

  “對了,都說。這大漢的人足智多謀,而且大漢的商人更是狡猾無比,不如就由你們兩個來說說現在去攻打曹操,有我們兩個人誰領兵比較好吧?”

  正當兩個人僵持不下的時候,台上的左賢王卻直接撇了一眼正在大堂旁邊坐著的吳涼和司馬懿。

  剛剛他可是聽到吳涼親口奉承自己的,現在整個大堂之中,不管是大臣還是武將,其實要麽是匈奴王的親信,要麽就是自己的嫡係。

  可以說,這些人說的話,都不能讓對方信服,那既然這樣的話,還不如讓整個大堂裏麵唯一的兩個外人來提一下自己的建議,或許能打破現在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