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凱旋
作者:掃碼要賣萌      更新:2020-12-30 04:18      字數:2111
  “啟稟將軍,此戰我們共殲敵三萬,俘虜戰馬五千,兵器鎧甲更是不計其數。”

  打掃完戰場以後,一名校尉直接來到了趙雲麵前拱了拱手,開口稟報道。

  “嗯,好!很不錯,馬上將戰況寫成戰報,飛鴿傳書送往遼東皇宮,交給陛下審閱,順便問一下我們下一步的動向,是繼續進兵還是暫時先率領大軍返回遼西駐紮。”

  此時的趙雲也是滿臉興奮,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帶著手下的這些降兵,竟然還能獲得如此大的勝利。

  雖然這一次獲勝,天朝兵馬所仰仗的全都是靠著帶出來的神武大炮,還有燃燒彈以及床弩的威力。

  甚至到了後麵的肉搏戰之中,天朝兵馬之所以能夠取勝,也完全是因為那金剛鎧甲的緣故。

  但是趙雲心裏麵很清楚,如果自己手下這些降兵沒有強大的意誌力,那麽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對方的對手。

  直到這個時候,趙雲心裏麵才開始明白,當初的吳涼明明派著自己攻打鮮卑,卻為什麽偏偏要給他二十萬降兵,而不直接給他天朝精銳兵馬的緣故。

  經過這一場戰爭下來,自己帶出來的這十萬降兵,現在身上已經逐漸有了真正天朝兵馬身上的氣勢。

  這對於趙雲來說,才是一件真正值得高興的事情。

  畢竟現在的天朝兵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很大原因,都是與這些戰士的心理意誌,有著很關鍵的影響。

  當天晚上趙雲率領大軍直接駐紮在了鮮卑部落之中,將所有戰死的戰馬以及受了重傷的戰馬全部宰殺,給手下的軍士們做了一鍋肉湯,讓每個人都飽飽的吃了一頓。

  與此同時,身處遼東皇宮的吳涼自然也接到了趙雲的新建,待到看清信裏麵的內容之後,吳涼整個人也是直接興奮了起來:“好,不愧是朕的龍威大將軍,傳令下去,讓趙雲率領大軍直接撤退,不必追趕,至於手下兵馬的封賞,也等到他們安全返回遼西邊關之後,再行商榷。”

  “陛下,趙雲將軍剛剛得勝,手下的兵馬正是士氣如虹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讓他撤退,豈不是白白折損了手下軍士們的士氣嗎?不如幹脆讓趙雲將軍率領十萬大軍,直接對其餘的鮮卑部落發起進攻,陛下以為如何?”

  聽到吳涼的話,正在吳涼旁邊的荀攸,隨即對著吳涼拱了拱手,開口建議道。

  對於此時的諸荀攸來說,現在趙雲手下的那十萬大軍,正是士氣如虹的時候,正好可以讓他們直接將天朝周邊的鮮卑部族全部殺個幹淨,以絕後患。

  但是現在的吳涼卻直接讓趙雲撤兵,返回遼西駐紮,這確實讓他有些難以理解。

  “嗬嗬嗬,公達啊,趙雲手下的十萬兵馬雖然都是降兵,但是現在既然已經投向了我們天朝,那就是我們天朝的戰士,現在的他們孤軍深入深入腹地,原本隻是需要將被俘虜的百姓們救出來,就已經算是完成任務了。”

  頓了頓,吳涼繼續開口道:“現在既然他們在茫茫的雪地之中,戰勝了三萬鮮卑騎兵,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了,而現在的鮮卑各大部族肯定也都在忙著集結兵馬,準備圍剿趙雲,如果這個時候讓他繼續前進的話,豈不是白白地把他往火坑裏麵推嗎?”

  “可是陛下,除了趙將軍帶去鮮卑部落的十萬大軍以外,我們遼西邊關還有十萬大軍,完全可以讓他們一起壓上去,到時候以我們手裏的優勢兵力,一定可以將鮮卑部落裏麵的騎兵全部剿滅的啊!”

  說到這裏,荀攸也是一臉肯定。

  雖然現在的趙雲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孤軍深入,但是趙雲手下加起來可是有足足二十萬兵馬的,還有神武大炮,燃燒彈這樣的神器助陣,完全可以說是猶如神助。

  而鮮卑部落之中,雖然現在在集結兵馬,但是他們短時間內能夠集結起來的騎兵最多也不過五六萬人左右,憑借趙雲的優勢兵力,想要將他們全部剿滅,隻是時間上的問題罷了。

  “公達所言不錯,但是公達有沒有想過,雖然我們可以憑借人數優勢,將那些鮮卑騎兵全部剿滅,但是這對於我們天朝的士兵來說,又應該有多大的損失呢?”

  此時的吳涼輕輕笑了笑,他知道荀攸說的並沒有錯,現在的天朝完全可以憑借優勢兵力,繼續對鮮卑發動進攻。

  但是對於此時的吳涼來說,他是真的不希望拿著自己手下士兵的性命去換取所謂的勝利,再加上現在這樣天寒地凍的時節,既然現在跟鮮卑打了一仗,已然讓對方心驚膽戰,那還不如讓自己手下的士兵們先退回來,好好的休息休息。

  至於攻打鮮卑的事情,隻要他的鐵路修通了,蒸汽火車開始徹徹底底地運轉起來,所謂的鮮卑部落,想要什麽時候收拾就可以什麽時候收拾。

  “陛下,微臣可以斷定,憑借我們手裏的兵馬,剿滅五萬鮮卑鐵騎,最多也就損失兩萬步兵罷了,這其中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呀。”

  此時的荀攸百思不得其解。

  兵法裏麵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他之前打仗,能夠以自己的優勢兵力將敵軍全部剿滅,如果己方損失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已經算是難能可貴的大勝了。

  但是現在的趙雲呢?堂堂二十萬兵馬,剿滅對方五萬騎兵,最多也就傷亡兩三萬人罷了,這其中不管怎麽算都是絕對不虧的呀。

  畢竟自家是以步兵去對抗騎兵啊!

  若是放在其他的戰場上,一般情況下都是要四五個步兵的性命,才能換掉一個騎兵的性命。

  但是聽麵前吳涼話語裏的含義,對方是想既要取勝,還想將傷亡降低到最低?

  雖然這種想法確實沒錯,但是雙方的兵力懸殊有這樣的勝利,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如果再繼續這樣打仗的話,畏畏縮縮的,萬一失去了戰機,那豈不是要後悔終身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