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
作者:掃碼要賣萌      更新:2020-12-30 04:17      字數:2277
  “嗯,文遠,公明,你們來了?”

  見到二人,吳涼輕輕笑了笑。

  “不知陛下叫我二人前來,可是有什麽吩咐?”

  隨即,張遼對著吳涼拱了拱手,開口問問道。

  “嗯,你們的新兵都訓練得怎麽樣了?”

  吳涼笑了笑,再次開口問道。

  “啟稟陛下,如今五萬新兵都按照陛下教授的新式訓練法進行訓練,如今已經初見成效了!”

  一說起這個,張遼眼神裏都滿是興奮。

  吳涼這套訓練方法,實在是太過精妙了,僅僅才半年的時間,這些士兵們的身體素質便直接翻了好幾倍都不止。

  “嗯,既然這樣,我問你們一個問題。”

  吳涼點點頭,心裏也很滿意。

  “陛下請問!”

  聽到這話,張遼和徐晃當即跪了下來。

  “我用計將你二人從曹營之中拐了過來,如今在我手下也已經有一年多了,這一年多的時間裏,我從未問過你們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現在認真的給你們一個機會,你們隨時可以返回許都,我絕不為難你們。”

  吳涼一臉陳懇,對著二人開口道。

  當初自己手下除了黃忠和魏延以外,便再也沒有任何兵將,所以用計謀將二人捉住,又以曹操的性命相要挾,迫使二人投降自己。

  但是直到現在為止,他也沒有問過張遼和徐晃,投奔他,在這二人心裏,到底願意不願意。

  “啟奏陛下,其實從內心來講,最開始是很不願意的,但是在見識到陛下對民眾的態度之後,我二人便知道,整個世界上,隻有陛下能給天下百姓幸福,所以我二人發誓,必將竭盡全力,輔佐陛下,但是....”

  說到這裏,張遼徐晃對視一眼,紛紛點了點頭。

  “啟稟陛下,曹丞相對我二人,畢竟有知遇之恩,我知陛下日後定於丞相有一戰,所以懇求陛下,在攻伐中原之時,能讓我二人休假在家,如果可以的話,還請陛下,留丞相一條生路。”

  說完之後,張遼徐晃下意識鬆了口氣。

  其實這個想法一直縈繞在他們心頭,現在終於說出來了,也算是鬆了口氣。

  “嗯,我知你二人忠勇無雙,不忘舊主,這很好,所以,我打算命你二人率軍進攻高句麗,你們覺得如何?”

  吳涼點點頭,緩緩開口道。

  “願憑陛下差遣!”

  聽到吳涼的話,二人心裏頓時一喜。

  高句麗是什麽?那可是敵國,是外族啊!

  為自己的國家開疆拓土,是每一個將軍的夙願。

  而且張遼和徐晃心裏清楚,吳涼派他二人進攻高句麗,就是為了讓他們避開曹操,以避免他們以後會為難。

  “好,張遼徐晃聽令。”

  聽到二人的話,吳涼當即站了起來。

  “我命令二人為鎮東將軍,率十萬大軍,攜帶五門神武大炮,一百架床弩,三千燃燒彈,進攻高句麗!”

  “謝陛下!”

  聽到吳涼的命令,二人頓時大喜。

  鎮東將軍,征東將軍,一字之差,但是其中的含義卻是天差地別。

  征東將軍,打敗帝國之後,必須率軍回朝,接受其他差遣,然而鎮東將軍,那就意味著打下敵國之後,他們就擁有坐鎮之權。

  這不關對於張遼還是徐晃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信任!

  “好,你們先下去準備吧,記得讓手下軍士多備棉衣帳篷,高句麗苦寒之地,馬上就要入冬了,絕對不能讓士兵們在寒冷裏作戰,若是寒冷的話,便可以讓士兵們將燃燒彈裏的汽油倒出來,引火取暖。”

  吳涼點點頭,對著二人吩咐道。

  “諾!”

  張遼徐晃二人得令,隨即一臉興奮的下去準備去了。

  等到二人走後,諸葛亮下意識看向了張遼和徐晃的背影,眼神之中滿是憂慮:“啟稟陛下,這張遼徐晃,畢竟是降將,若是獨領一軍的話,最好還是派遣監軍監督才是,否則,一旦二人有異心,我等悔之晚矣啊!”

  “哈哈哈,孔明啊,你哪裏都好,就是疑心太重了,你之前還跟我說魏延腦後升反骨呢,現在不一樣也沒事麽?”

  吳涼輕輕笑了笑,對著諸葛亮開口道。

  “這...有陛下在,這些人自然不敢做什麽。”

  聽到吳涼的話,諸葛亮下意識點點頭。

  沒辦法,如今的吳涼,實在是太過耀眼了,不管是誰,都不敢升起絲毫反叛的**。

  而讓諸葛亮擔心的是,吳涼就是因為光芒太過盛大,一旦未來吳涼百年之後,下一任新皇,萬一失去了這樣的光芒,肯定會讓很多人失望的。

  這就好比秦始皇,一統天下,但是卻二世而亡,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哈哈哈,孔明啊,你就放心吧,我知道你的顧慮,可現在天下尚未平定,遠不是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還不如放寬心,好好珍惜當時把。”

  吳涼輕輕笑了笑,對著諸葛亮開口道。

  “是,陛下!學生明白了!”

  諸葛亮對著吳涼行了一禮,眼神之中滿是感激。

  確實,對於現在的他來說,眼光長遠,是一種好事,但是有的時候,這也就變成了一種拖累。

  “另外,不管是馬謖,還是鄧艾,都是很不錯的苗子,你要注意培養,有的事情,能交給手下去處理的,就要交給手下去處理,要相信他們的能力。”

  隨即,吳涼再次開口,對著諸葛亮輕聲勸道。

  其實曆史上的諸葛亮就是因為太有才學了,所以害怕別人辦不好事情,所以事必躬親,才直接導致在北伐途中被累死了。

  現在雖然自己手裏的人才一樣不多,但是不管怎樣,好苗子還是很多的,值得培養。

  “是,陛下,學生知道了!”

  諸葛亮再次點點頭,一臉的陳懇。

  “好了,你先下去吧,另外,天朝第一次科考,要宣傳下去,不管是什麽出身,隻要有能力,我天朝都絕對會量才錄用。”

  隨即,吳涼再次對著諸葛亮交代道。

  如今天朝最大的弊端,就是頂級人才不缺,但是負責治理郡縣的中級人才,卻並沒有多少。

  所以科考,勢在必行!

  不過,選出人才之後,還是得由吳涼親自教學一段時間,基層官員,往往才是與百姓們直接接觸,代表著天朝對百姓的態度,絕對不可以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