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劉備敗逃夏口
作者:掃碼要賣萌      更新:2020-12-30 04:16      字數:2311
  “這...竟是如此啊....”

  聽到魯肅說他左右搖擺,孫權頓時皺起了眉頭。

  確實啊!自己前些日子才和劉備擊掌盟誓,決心共抗曹操,還將自己的親妹妹下嫁給吳涼,以表決心,可現在曹軍來了,自己竟然因為勢力龐大就動搖了!

  真真該死!

  “而且,姑爺說,他心裏其實已有破敵良策,隻是怕主公不盡力,所以才不敢言明啊!”

  說著,魯肅再次朝著孫權拱了拱手,眼神中更是掩飾不住的失落。

  “天哪!因為我優柔寡斷,險些壞了大事!”

  孫權聞言,頓時悔不當初,連忙拉住了魯肅手:“子敬,快去將姑爺請來,我要親自給他奉茶道歉!”

  “諾!”

  魯肅答應一聲,轉身便去將吳涼請了進來。

  “吳候。”

  見到孫權,吳涼率先行了一禮。

  若是按照他之前在二十一世紀的脾氣,出爾反爾,他絕對不會再理會。

  可是,畢竟現在曹軍壓境,若是不能聯合東吳,想要憑江夏之力戰勝曹軍,將會困難重重。

  最主要是,人家好歹也是自己的大舅子...

  就算再不想理會,也得看看孫尚香的麵子啊!

  “唉,未來妹夫,我出爾反爾,不講信譽,險些壞了聯盟大事,在此,親自向先生請罪了!”

  見到吳涼到來,孫權親自拱手,對著吳涼鞠了一躬。

  “哈哈哈,兄長太客氣了,你我本是一家人,何須如此客氣啊!”

  吳涼輕輕一笑,將孫權扶了起來。

  “唉,未來妹夫,不瞞你說,我自承父兄基業以來,無時無刻不想建功立業,如今曹軍來犯,我正想立下不世之功勳,奈何東吳老臣人人阻我,我如此猶豫,也是出於無奈啊!”

  說著,孫權深深的歎了口氣。

  他才剛剛接手東吳的基業,部下尚且人心不和,此時的東吳各郡,密謀造反者甚多,他實在是有心無力。

  “吳候大可不必憂慮,此次曹操雖攜五十萬之眾,但是卻犯下兵家三條大忌,隻要吳候決心與劉皇叔一同抗曹,隻需五萬兵馬,此戰必勝!”

  吳涼對著孫權拱手道。

  在曆史上,周瑜便是僅僅率領五萬人馬,將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擊敗。

  就更別說,現在曹操隻有五十萬人了。

  “此言當真?”

  聽到吳涼的話,孫權更是大喜過望。

  如果隻需五萬軍馬的話,那他手裏邊可以騰出三萬人,鎮守各郡,以防叛亂。

  “當然!吳候隻需封那周瑜周公瑾為都督,將戰爭指揮權交予他,與我荊州軍民聯合,此戰必勝!”

  “嗯,好,我也早有此心啊!我東吳諾大,卻隻有周瑜周公瑾一人,可擔此重任啊!”

  說著,孫權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曾經跟隨他父兄打天下的忠臣們,老的老,殘的殘。

  如今,隻有周瑜一人,還正直壯年,且值得信任。

  “對了,未來妹夫,你剛剛說,曹軍南下,犯了三條兵家大忌,不知,到底是哪三條啊?”

  隨即,孫權一臉好奇,對著吳涼問道。

  就連一旁的魯肅,也是露出一絲好奇的神色。

  “哈哈哈,啟稟吳候,這一者,曹操後方,有韓遂馬騰,虎視眈眈,一旦江東與曹軍開戰,韓遂馬騰肯定趁勢奇襲許都,既如此,曹操首尾不能相顧,此乃第一忌諱。”

  吳涼朝著孫權拱了拱手,繼續開口道:“二者,曹軍之中,皆為北方人士,遠下江南,必定水土不服,不習水戰,戰鬥力肯定會被大大削弱,絕不是我等之敵。”

  “至於這最後一點嘛,先如今已臨近十月,馬上便是隆冬季節,曹軍遠征江南,後勤供給肯定供應不上,到時候,兵缺棉衣,馬缺糧草,長此以往,曹軍必敗!”

  “好!”

  聽到吳涼的話,孫權眼睛猛的一亮:“先生所言,正合我意!魯肅,明日一早,命眾文武覲見!當眾宣布與曹賊作戰一事!”

  “諾!”

  看到孫權下定了決心,魯肅頓時一喜,連忙下去安排去了。

  “哈哈哈,既然如此,就提前恭賀吳候,建立萬世之功勳了!”

  吳涼對著孫權拱了拱手,開口道。

  “哈哈哈,先生客氣了,先生今日車馬勞頓,可暫往驛館歇息,明日一早,看我命令眾軍抗曹!”

  “好,那在下便告辭了。”

  吳涼再次行了一禮,便退下了。

  雖然他很想去看看孫尚香,但畢竟現在兩個人已經定親了,按照規矩,這中間是不能相見的。

  然而,吳涼剛回驛館,便接到繡衣客密報。

  曹操得知損失了張遼徐晃兩員大將,頓時大怒,親率鐵騎,星夜行軍三百餘裏,追殺劉備。

  原本被吳涼趕出荊州的蔡瑁等人,更是率軍返回荊州,說動荊州士族投靠了曹操。

  而劉備等人也未按照吳涼所說的計策按時撤退,反而為了些許錢糧延誤了時機,直接導致撤退不及,被曹軍追上。

  為了掩護隨行百姓的安危,劉備隻得親自率軍在長阪坡抵抗曹軍,節節敗退。

  亂軍之中,糜夫人和甘夫人攜帶阿鬥與劉備失散,趙雲與萬軍從中,單騎救主,救出了阿鬥,險些喪命。

  幸虧張飛當陽橋單騎固守,三聲爆喝嚇退曹軍,掩護趙雲撤退,才保得性命,與劉備匯合之後,退守江夏。

  此時,江夏大營之中,趙雲將身上的戰袍解下,露出渾身的傷口。

  想起今日的險境,趙雲深深的歎了口氣。

  若是劉備聽從吳涼的計策,早早的撤退,他們今日也不會有此慘敗,更不會損失如此多的軍馬!

  甚至,不至於連累那麽多無辜百姓,喪命於曹軍鐵騎之下!

  原本,趙雲投靠劉備,一來,是因為曾經在公孫瓚手下時,所有人都不看好趙雲,唯獨劉備,與趙雲交好。

  二來,趙雲一直覺得劉備是一個仁義之人,所以才傾心輔佐。

  可直到他遇見了吳涼,才知道什麽叫做大仁大義,什麽叫做為民請命。

  然而,之前吳涼邀請他,待到劉備坐穩荊州之後,便隨同吳涼一起離開,趙雲猶豫再三,便是覺得劉備對自己有知遇之恩。

  可今天,趙雲在長阪坡的曹營之中,七進七出,救了劉備唯一的兒子。

  想到這裏,趙雲深深歎了口氣:“玄德公,今日之後,我趙子龍,便再也不欠你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