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吳乞買的怒火
作者:扶桑太守      更新:2021-08-29 18:26      字數:2606
  金國朝堂之上,皇帝吳乞買怒不可遏地對著文武群臣大聲咆哮,聲震屋瓦。

  階下的群臣全都不敢則聲,人人都知道皇上在紇石烈府受到了賊人的羞辱,而且這種羞辱還是當著他的老情人之麵遭受的,這事兒放到誰身上都會覺得難以忍受,何況他還是威震天下的大金國皇帝。

  人人私下裏都在猜測著皇上在紇石烈府被打的前因後果,也人人都知道、都看見了他和徒單太夫人被救出來之時的衣衫不整。

  有的人猜測是皇上和徒單太夫人正在屋裏頭搞事情的時候,被兩個賊人給闖入進去給強行拉扯開了,害得皇上精水回流不說,還被摁到地上拳打腳踢地好一通折磨,端的天顏喪盡。

  還有的說不光皇上被打了,就連徒單太夫人也被那兩個賊人拳腳相加地對待過。

  更有甚者,有的人還在心中藏有一種不敢說出口來的猜測,即皇上和徒單太夫人被營救出那間臥房之前,太夫人或許還遭到了那兩個賊人的侵犯。

  徒單太夫人雖說已年近四旬,可卻是眉目姣好,保養得宜,看上去別有一番半老徐娘的風韻,很對不少另類男人的口味兒,要不皇上怎會十幾二十年來始終對她恩寵不衰?要不是她的親老公紇石烈謀罕乃是大金開國的功臣,很有可能皇上早就把這位徒單氏給正式收入囊中了。

  聯想到這樣一位風韻猶存的徒單太夫人,再聯想到她和皇上一起被營救出來之時的衣衫不整,她被兩個賊人侵犯的幾率,至少也得有個七八成的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大金國皇帝可就不僅僅隻是被打幾拳踹幾腳那麽簡單了,那可就是被人給帶了綠帽子了,而且還是當著他的麵公然地給扣到頭上的,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事兒換做了尋常部落中的男子也是要被視為奇恥大辱的,何況是他這樣一個被萬人景仰的皇帝?

  再者,皇上這次的紇石烈府遇襲事件,除了他自己受了賊人的毆打,以及徒單太夫人有可能的被人淫辱而外,他和太夫人兩人合作生下的兒子杯魯也被賊人擄掠去了,至今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好在大家都已經知道使皇帝受到羞辱的那兩個賊人,和先時闖鬧宮禁的另外三個賊人乃是一夥兒的,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外號,叫做醜八仙。皇上曾從杯魯的口中得知,這醜八仙人人武功高強,如今受雇於亡命在夾山的遼國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專來上京與杯魯一家作對的。

  這麽一來,事情就此變得簡單起來了,皇上的矛頭直接指向了遠在數千裏之外的夾山香草穀中的遼國天祚帝,皇上的怒火,也即將毫不猶豫地對著千裏之外的夾山香草穀發泄。

  發泄完了心頭的怒火之後,吳乞買便就如何發兵翦滅膽大包天的耶律延禧征求群臣的意見。

  經過文武群臣七嘴八舌的一番建議、討論,大家說什麽的都有,吳乞買聽來聽去,覺得他們所說的雖然都能把殘遼僻處西南的小朝廷一舉殄滅,但若要保證能把阿果那廝生擒活捉,每一人的建議獻策又皆無十分的把握。

  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杯魯在翠微宮便殿裏所說的進兵之策更形完美無缺。

  他曾記得那天與老情人徒單氏和杯魯、多保真夫婦一起用膳之時,自己曾向杯魯垂詢如何對阿果那廝用兵之法,那時候杯魯說阿果那廝藏身的香草穀,說是一個山穀,其實是一個幾乎四麵環山的天險所在,隻有一個暗道與外界相通,暗道的出口設計成了一個石墓的形狀,而且還是深藏在樹林之中,外人若是不由人引領,實在是極難發現。

  照他這麽說來,香草穀深處地形十分複雜的夾山之中,所在位置若不事先打探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軍即便是攻入了夾山,也未見得就能很快找出這個香草穀來。

  吳乞買曾聽從燕京虜來的漢臣說,夾山乃是陰山餘脈,連綿起伏,方圓百餘裏,可卻從未聽說過那裏有個什麽香草穀。

  吳乞買所垂詢的這位漢臣,乃是為精通西土地形的博學之士,他既說從未聽說夾山裏有著香草穀這麽個地方,那想來該當是不虛的了。可杯魯卻明明說他曾經為了躲避遼東五虎的追殺,藏身在那香草穀達十數日之久,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吳乞買想了半天,覺得很有可能這個所謂的香草穀,乃是阿果那廝為了掩人耳目,給他的藏身之所隨便起的一個新名目。至於那香草穀本來叫做什麽名字,那非得抓住當地牧民百姓才能問個清楚了。

  可既然是阿果那廝有意要掩人耳目,就算是當地的牧民百姓,乍聽之下也未必會知曉這個香草穀指的到底是個什麽所在?

  看來,若不把這個所謂的香草穀的來龍去脈弄個底兒掉,大軍冒然入山,非但不能夠直搗賊巢,反倒容易打草驚蛇,讓阿果那家夥從容逃出山去,繼續到其他的地方躲避流竄,說不定還會被西夏和大宋所暗地裏收留,那樣一來再想要把他給挖出來可就不那麽容易了。

  吳乞買皺著眉頭思索了半晌,覺得香草穀到底在哪裏,這事兒還得著落在杯魯的身上。大軍可以先行在夾山的外圍悄悄布控,然後派海東青提控司裏的校尉、力士們查清楚杯魯被阿果君臣們給關在了何處,想辦法先行把他給解救出來,然後再由他帶兵進入夾山,直搗香草穀,按他當初所說的,分出一路奇兵,由他所發現的那個秘道中直攻進去,把這位遼國的末世皇帝與他所視逾珍寶的蕭淑妃一體擒拿,他遼國耶律家的江山,今後也就隻能存在於故紙堆裏了。

  若是此戰不能夠將阿果拿獲,讓這家夥再次成為漏網之魚,向天下宣告大遼壽終正寢,就總覺得有那麽一絲意猶未盡。

  所以此番用兵,不僅僅是要把杯魯毫發無損地搭救出來,更要讓延續二百餘年的大遼從此灰飛煙滅,端的意義重大。

  因此,吳乞買立刻召令海東青提控司大部校尉、力士等隨同婁室、拔離速、婆盧火等人南下,前往大同府粘罕軍中布置營救杯魯事宜。

  同時,召令正在南方辦案的莎寧哥立即前往大同府粘罕軍中協同部署營救杯魯之事。

  莎寧哥及其海東青提控司行事曆來隻受皇帝吳乞買一人節製,而且所為之事通常不許外臣預聞,因此常在金國廟堂內外給人一種神秘莫測之感。此番莎寧哥查察一樁事關大金國安危的重案,上下也僅隻皇帝吳乞買、國相撒改等數人知道而已。

  通常,吳乞買與莎寧哥聯絡皆以一種鐵驪靈鴿傳輸訊息。擔負這種任務的鐵驪靈鴿,通常是已交尾配對成功雌鴿與雄鴿,雄鴿由莎寧哥帶在身上,雌鴿則由皇帝吳乞買保留在上京的宮中,遇有重大緊急軍務等情,則分別由任一方的靈鴿攜帶密信傳達給或遠或近的另一方。

  這種靈鴿的好處,便在於不管相隔有幾千裏萬裏,都能準確地判斷出另一隻靈鴿的方位所在,經過一番長途飛行,總能把重要訊息無誤地送達到對方的手上。

  不光和莎寧哥之間的對接靠的是這種鐵驪靈鴿,對領兵的各路將帥的指揮,吳乞買和他的皇兄太祖皇帝阿骨打也都大量的使用這種鐵驪靈鴿,保證了軍情傳遞的及時快捷。這也是大金建國以來百戰不殆的諸多因素之一,也是大金廟堂和軍中相沿已久的不傳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