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頭等大事
作者:扶桑太守      更新:2021-01-12 18:06      字數:2478
  張夢陽答道:“我是說,咱們想要坐取漁人之利,就必得讓他們相互廝殺個兩敗俱傷才行。可是,咱大遼打不過金人,他們宋人又打不過大遼,宋兵之戰力,較之於咱大遼士卒那是又等而下之了。

  因為婁室之死,他們兩國果真全麵開仗,金兵對宋兵,必會形成一邊倒的摧枯拉朽之勢,迅速地打敗宋國。那樣一來,金人隻會比原先變得更強,而不會發生兩敗俱傷的情況。咱們想要漁人得利,中興大遼,隻怕是難以如願。”

  “哦,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我是說,如果照剛才太後你倆的分析,刺死了婁室,受益的隻會是金人,吃虧的是宋人,咱大遼則一些兒好處也無。”

  蕭太後和小郡主又是對視了一眼,然後問他:“照你說來,我們就用不著去殺他了嗎?”

  張夢陽搖頭道:“當然不是,不管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我們都要竭盡全力地把婁室給幹掉。聽說宋國境內山賊草寇眾多,咱們可以在幹掉婁室的前後,做一些手腳,使金人認定謀害婁室者乃是江湖上的賊寇所為,而與宋國君臣無關。

  又或者,把婁室殺掉以後,布置一些他暴病身亡的假象,隻要不讓他們疑心是宋人指使的就是了。否則一旦金人得了中原,豈不是如虎添翼,那時候咱大遼再想要中興,怕是就更加困難重重了。”

  蕭太後和小郡主聽他如此解釋,心中都暗自鬆了口氣,覺得他心中的擔憂,卻也不無道理。

  其實她們根本不會想到,張夢陽之所以不想嫁禍於宋人,實乃是不想看到曆史上靖康之變的那一幕發生。在他的心中,一直存著一個改變曆史的夢想,既然穿越來到了這個世代,他一直幻想著一旦機緣湊巧,定要想方設法阻止金人對大宋的進攻,令中原的億兆生靈免於塗炭之災。

  隻是這樣的機會似乎距離他十分的遙遠,根本摸不著看不到,他便也把這樣的念頭逐漸地擱置起來,少有理會。

  此刻見小郡主和蕭太後娘兒兩個說出刺殺婁室然後嫁禍宋人的話來,一旦事成,隻怕等不到靖康之變,宋金之間便即提前開打,那豈不是與他阻止宋金開戰的初衷相違背麽?

  因此,才會想出金人取得中原,定會如虎添翼,大遼中興也定會更加困難重重之類的話來對應她們娘兒兩個。

  蕭太後和小郡主見他並不拒絕刺殺婁室,而且還擔心金人取了中原再添羽翼,話語中似乎全在為大遼中興著想,心中都是頗感欣慰。

  “太後和郡主放心,到時候我見機行事便了,婁室在明處,我在暗處,此番入宋,絕不會空手而歸。到了中原,我會想辦法與紅香會的弟兄們取得聯係,有了他們相助,刺殺婁室之舉,便就事半功倍了。”

  ……

  胯下的駿馬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馳出了約二百多裏地的樣子,來到了一個清澈的水泊邊上。這個水泊雖看上去不如鴛鴦泊的波翻浪湧,橫無涯際,水麵卻也溶溶蕩蕩地頗為遼闊。

  張夢陽勒住了馬,翻身躍下地來,走到水邊掬了幾捧水喝。湖水涼得紮牙,卻自有一股甘冽的清甜滋味。

  他從背囊裏摸出了一塊小郡主準備給他的幹牛肉,就著冰涼的湖水便吃了起來。

  想著頭天晚上腦瓜一熱,對他們娘兒倆說出的如軍令狀般的豪言壯語,頗有些自悔把話說得過於滿了。

  不過事到如今,也已然沒有了退路。想要光明正大的得到小郡主,想要衛王護思認可他與小郡主在一起,就必得拿婁室的性命前去交換。這不管對蕭太後的還是天祚帝的朝廷來說,都是不容忽視的大功一件。

  所以,這趟中原之行,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吃了一塊幹牛肉,他覺得身體不但毫沒增加暖意,反倒比剛才還更冷了一些。

  可能是灌入腹中的湖水太過冰冷的緣故吧。

  肉也吃過了,水也喝過了,為了讓身體變得哼暖和一些,他開始盤腿在這水泊邊上,坐在一團柔軟的枯草上,開始按著《神行秘術》中的篇章所述,有條不紊地行起功來。

  一股溫暖的氣流緩緩地在丹田中升騰起來,沿著周身經脈靜靜地遊走。一個周天之後,身上的寒意便已消失。當行功第二個周天圓滿的時候,體內已然有了些洋洋的暖意。

  他仰頭看了看天上的日頭,見日光正由幾朵白雲的縫隙間透射出來,把那幾朵薄薄的雲片照射得無比輝煌,仿佛融入了燦爛的金子一般。

  再加上屁股下麵的鬆軟的枯草,體內流動著的洋洋暖意,竟使他不自覺地掉進了朦朧的睡意裏……

  待他一覺醒來之時,看到天上的那幾片金色的雲,已經去得遠了,而太陽卻隻不過從原來的位置往西挪動了一點點。

  他折身坐了起來,眼睛望著鴛鴦泊所在的方向,怔怔地出了會兒神,心想:也不知小郡主和太後這會兒在幹什麽,她們的心中可會想到我麽?她們談話的時候,可會提到我麽?

  接著,他又想到了遠在夾山香草穀中的蕭淑妃和月理朵。離開了她們這許久,但他仍還時常地念及她們的柔情蜜意,念及她們營造給自己的溫柔鄉。

  那是多麽醉人的溫柔之鄉啊。

  可是為了小郡主,他不得不暫時地離開她們,他要建功立業,要通過刺殺完顏婁室來取得遼國那些殘存的勳卿貴戚的認可,取得了他們的認可,也就取得了衛王護思的認可,自己才能夠光明正大地把小郡主娶到手中。

  在往後的幾天裏,鴛鴦泊將會距離他越來越遠,人口稠密,熙熙攘攘的漢地將會距離他越來越近,他現在需要考慮的頭等大事,便是如何找到紅香會的弟兄們。

  雖然那些弟兄們行不由徑,有些還是殺人越貨、為非作歹的江湖大盜,殊非善類,但他們會中兄弟們之間,卻是甚重義氣,且其中亦頗多智謀之士,幹起大事來憫不畏死,絕非毫無可取之處。

  況且不管怎麽說,自己也還算是他們的二頭領,拜托他們去為自己殺個把的金軍將領,想來他們是會去盡力的。

  但這些人漂泊江湖,行蹤不定,如何才能聯絡到他們呢?

  他記起了在天開寺外的秘道中,曾聽趙得勝提起過河北的曲陽縣龍泉鎮上,有一個姓吳的大戶人家入會不久,也曾參與到天開寺行刺童貫的陰謀之中。

  心想,如果到了龍泉鎮找到了那姓吳的,再找方天和大哥他們就容易得多了。

  可是龍泉鎮是在大宋境內,在這天蒼蒼野茫茫的環境裏,想要辨明那龍泉鎮的方位,殊非易事,隻能先行趕到南邊有市鎮的地方,見到了有商旅或者人家的地方,慢慢地打聽便了。

  “龍泉鎮,聽這這個鎮子的名字,倒與太後賜給我的那把佩劍的名字相同。太後的龍泉劍曾給我帶來了好運,但願這個龍泉鎮也能給我帶來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