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手刃蠻睹
作者:扶桑太守      更新:2021-01-04 18:43      字數:2825
  正在蠻睹愣怔的一瞬,張夢陽心頭掠過蕭迪保說此人兩麵三刀,見風使舵的話來,感覺他實是個不忠不義的害群之馬,更想到太後的兵馬並未惹他,他竟平白無端地攻擊太後的營盤,此舉尤其不可饒恕,於是也便不再多想,提起小郡主的匕首就往他胸口裏刺。

  蠻睹見他突然動手,隨即往側裏閃避。張夢陽倏地往前一躥,竟爾躥到了蠻睹的身後,對著他後心一刀插下去,蠻睹慘叫了一聲,如鐵塔般的身軀撲地栽倒了。

  張夢陽的這一手法,全是借了神行法的快逾閃電的移動速度,也和在金河山上他把蕭麽撒一腳踢了個跟頭的方法如出一轍,都是閃到敵人身後施為,隻不過那一次是用腳踢,這一次是用匕首刺。

  一旁正在與遼兵廝殺著的黑達旦士卒見頭人被刺,不少人紛紛甩掉遼兵的糾纏,惡狠狠地反身撲過來,要張夢陽拚個魚死網破。

  張夢陽刺中了蠻睹後並不停頓,而是彎腰揮動匕首,“唰”地切下了蠻睹的頭顱,拎起來便朝後退身而去。

  他看到幾十個黑達旦士卒發瘋一般撲了過來,心中也是感到害怕,先是退到了鴛鴦泊的湖水邊上,後又沿著湖水邊沿向東疾馳。

  水邊上雙方膠著廝殺著的士卒較少,張夢陽得以辨別出空隙來,從容施展神行之法,先向東疾行出一段距離,繼之折而向北,繞過混亂的戰場,直向蕭迪保、小郡主等人所在的高埠上迅疾而去。

  守衛在高埠上下的近侍局官兵見張夢陽身法奇速地解決了敵方頭領,不約而同地發出了陣陣歡呼,甚至有的還用番語衝著依然頑抗著的黑達旦士卒喊出了:“蠻睹已死,快快投降”的話來。

  張夢陽飛一般地衝上高埠,來到蕭迪保以及文武大員之前猛然刹住神身行,把蠻睹的頭顱“咚”地朝地下一摜,說道:“稟蕭兄,蠻睹不忠不義,無端襲我大軍行營,罪在不赦,我已殺之!”

  這番話似是電視劇《三國演義》裏的某個橋段的台詞,此時此刻自張夢陽的口中說了出來,登時覺得威風凜凜,好不風光。

  蕭迪保、小郡主以及文武大員們並不知張夢陽身上竟還有著這等的奇異功夫,一時間或張口咋舌,或目瞪口呆,再看看被他摜在地上的蠻睹頭顱,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隻有趙得勝在燕京把守城門之時,見過他夜來無事以此等身法自城內城外往複穿梭著遊戲,所以並不如旁人那般驚訝,但也覺得他這種功夫較之在燕京之時,那是又迅捷了不少。

  趙得勝自以為乃是張夢陽的結拜弟兄,見他陡然間施展這手功夫建此大功,也覺得臉上甚是光彩,衝上前去握住他手說道:“兄弟,沒想到這些時日不見,你的功法又有進境,真是可喜可賀!”

  張夢陽笑著應道:“大哥過獎了。”

  蕭迪保回過神來,點了點頭說道:“好兄弟,剛一回來便殺敵建功,太後知道了必當極是欣慰。待到全殲了這群醜類之後,太後定會再次升賞於你的。”

  張夢陽笑道:“多謝蕭兄。”又說:“刺死蠻睹所用兵器,乃是郡主鶯珠身上所佩短劍,若無這把短劍削鐵如泥的鋒利為助,要取蠻睹頭顱恐怕也無這等順利。等我見了太後,一定懇請太後將郡主鶯珠一並賞賜,以酬她相借利刃之德。”

  蕭迪保哈哈一笑,道:“好,理應如此,理應如此。”

  張夢陽走到了小郡主身畔,低聲說道:“怎麽樣,我這戲法兒可變得好玩兒麽?”

  小郡主道:“看不出,你這家夥還對我瞞著這麽一手功夫呢,看我怎麽給你算賬。”

  張夢陽嘻嘻笑道:“帳是肯定要算的,今晚上這洗腳水,我肯定也是有得喝了。”

  ……

  知道頭人已然斃命的黑達旦士卒,很快便沒了鬥誌,又堅持了一會兒,外圍的遼兵士卒用番語喊出了“降者免死”的話後,便紛紛拋了兵器,停止了抵抗。

  遼兵將官命令把降者都用繩索捆了,牽回大營裏去聽候處置。

  遼兵大營就在戰場的不遠處,黑達旦部趁天色未亮襲擊大營之時,營內遼兵早已有備,因此得能快速反擊。黑達旦人眼見遼兵有備,知道今番劫營討不了好去,於是呼哨一聲,便要撤離。

  但遼兵內外早已分幾路包抄過來,怎容得他們就此逃脫?於是分成幾路緊追不舍。

  這些黑達旦士卒慌亂之間跑錯了方向,竟逃到了鴛鴦泊岸邊來,這一來,前有浩瀚的萬頃煙波,後有緊追不舍的遼國兵將,哪裏還能再有退路?隻能回過頭來拚死抵抗。

  在抵抗的過程中,黑達旦士卒逐漸地被分割包圍,有兩個部分先後被蕭迪保與趙得勝指揮的官兵殲滅,然後便全都加入到了對頭人蠻睹指揮的黑達旦人主力部分的剿殺之中。

  由於有著蠻睹的帶領,剩餘的這些黑達旦人抵抗的甚是硬氣,直到張夢陽和小郡主尋到此處的時候,戰鬥仍還進行的很是激烈。

  若不是張夢陽出其不意地突入戰陣中央,以迅疾如風的身法手段致蠻睹於死命,這場戰鬥肯定還得再持續一兩個時辰,遼兵也肯定得再付出更多的犧牲才能將這些黑達旦人全部殲滅。

  因此,張夢陽這突如其來的一筆,在整場戰役中竟起到了畫龍點睛之效,顯得尤其濃墨重彩,為上至蕭迪保、耶律大石下至每一個普通士卒所共見。

  張夢陽和小郡主等人隨同著趙德勝以及大隊先行回營,而蕭迪保和耶律大石帶領兩千兵馬前往黑達旦部駐地,將剩餘在他們營地裏的老弱殘兵及婦孺等盡行屠戮,並將一應緇重盡行搬取回來。

  雖然張夢陽覺得屠戮婦孺老弱未免不武,卻也知這是草原上幾千年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使然,如果開口相勸,縱然耶律大石和蕭迪保同意,其他將士也難免會不以為然,對自己心存記恨。因此歎了幾口氣之後,也就免開尊口了。

  回到營盤之內,蕭太後吩咐把將士們犒勞一番,然後就拉著小郡主的手到自己帳中去了。

  張夢陽本來想跟過去的,卻被趙得勝一把拉住說:“賢弟,人家娘兒倆有體己話兒說,你跟過去幹什麽?走,到哥哥帳中去敘敘話,我帳中還有一壇從燕京出來之時所帶的好酒呢,連蕭迪保大人都沒讓他知道,咱哥兒倆今天一塊兒嚐嚐。”

  張夢陽覺得反正時間還早,喝小郡主的洗腳水也不忙在一時,也便歡歡喜喜地跟著趙得勝到他賬裏吃酒去了。

  在趙得勝的帳中,張夢陽見到了早已成了他渾家的晴兒。晴兒此時穿著一身契丹女子的服色,較之身著漢服之時別有一番動人之處。

  張夢陽見到了晴兒,麵帶笑容地喊了一聲:“大嫂。”

  晴兒把他這聲“大嫂”聽在耳中,卻不再有之前在燕京時候的那般嬌羞忸怩,高興地應了一聲,便即招呼著把他往裏讓。

  趙得勝吩咐帳外士卒把熟牛肉切上來,又把他珍藏的那壇桂花酒打開,兩兄弟便在帳中慢慢地坐喝。晴兒也在下首坐了相陪。

  在這契丹人的氈帳中,吃著草原風味的手抓熟牛肉,喝著自漢地攜來的桂花美酒,旁邊還有身著契丹服飾的漢家美女相陪,此種境況於這塞北腹地來說,千百年來也算得是難得的奇遇了。

  趙得勝把張夢陽剛才所建的功勞對晴兒說了一遍,晴兒笑意盈盈地說道:“叔叔剛一回來便為太後立此功勳,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來,讓奴家敬叔叔一杯。”

  張夢陽見她如此,趕忙雙手擎杯站了起來說道:“謝謝嫂嫂好意,生受嫂嫂了。”說罷一仰脖,將杯中酒盡都倒進了肚裏。

  忽然,張夢陽覺得剛才與晴兒之間的對話,怎麽那麽像是電視劇《水滸傳》中潘金蓮和武鬆之間的台詞?深心裏覺得不妥,可又琢磨不出個所以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