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淑妃究竟是個什麽樣的女子
作者:扶桑太守      更新:2021-01-04 18:43      字數:2727
  梅裏、月裏騎馬在前,張夢陽騎馬跟在後麵,三人三騎如同一個不規則的品字形般,奔馳在青塚寨以北的草地上。

  小郡主隻告訴他說要把他送到一個安全穩妥的所在,並未明確地告訴他目的地是在哪裏。一路上,他心中覺得納悶,開口向梅裏與月裏詢問。

  月裏本來想要告訴他,梅裏沒好氣地搶先訓斥他道:“郡主說要把你送到一個安全所在,隻是一心為你好罷了,你問個什麽,難道你以為郡主會害你麽?”

  張夢陽伸了伸舌頭,不再言語。可巧此刻梅裏正回過頭來看他,恰把他伸舌頭的怪模樣看在眼裏。梅裏不由大怒起來,大聲道:

  “你這家夥,做這等怪相幹麽?郡主能打得你,我就打不得你麽?”說著揮起手裏的馬鞭來作勢欲打,嚇得張夢陽把脖子一縮,不敢再言語了。

  月裏在一旁看在眼裏,莞爾一笑,並不說話。

  大約接近晌午的時候,他們到達了漁陽嶺大營。這裏是蕭麽撒的父親蕭得裏底與同知北院樞密使蕭查剌駐軍之處。整個漁陽嶺遠遠近近,到處都被各色軍帳點綴著,看上去氣勢磅礴。

  三人距離漁陽嶺大營還有好幾裏地之時,便即折而向西,自大營之旁繞過,直奔入夾山裏去了。

  有衛王護思與蕭得裏底、蕭查剌等人在外駐防,天祚帝隻帶領數千禦營親軍躲在夾山裏行圍打獵,飲酒唱歌,樂得逍遙自在。雖也做著中興大遼的夢,也曾派人向西夏與謨葛失、白達旦等草原大漠上的番部借兵,但對如何反攻複國,心底內實無任何可行的謀劃。

  殊不知以若所為,行若所欲,何異於南轅北轍?所謂反攻複國,中興大遼雲雲,始終也都是水中花,鏡中月,不著一些兒實際之處。

  夾山乃是陰山的一個小小支脈,其中有山穀有溝壑,是一個頗為險要的所在,端的易守難攻。天祚帝之所以相中此處。主要也便是這個原因。

  梅裏與月裏引著張夢陽,在夾山的溝壑間轉了幾個彎,通過了幾處禦營親軍把控的關卡之後,便來到了一個較為平坦的山坳處。

  這處山坳的盡頭,是一片較為濃密的樹林。張夢陽跟隨著梅裏、月裏直朝樹林奔去。待到了樹林跟前,方才發現右側有一條僅容一人一騎通行的窄道,離得稍遠的話根本不易發覺。

  逐漸地,樹林的陰暗處,現出一個直徑約兩米的半圓狀石墳。三人來到石墳之前下了馬。張夢陽心中疑惑重重,不知她們帶自己來這種地方是何用意,這是要給誰上墳麽?

  梅裏在地上撿起一塊拳頭大的石頭,再那古舊的石墳之上擊打了三下。不一會兒,自石墳的正中裂開了一道縫,一個年輕女子在其中探出頭來。

  張夢陽見那石墳裂開了一條縫,本已駭異不已了,不知這倆丫頭將要如何整治自己。待見在這縫隙中居然探了個人頭出來,更是吃驚的無可如何。

  “原來是你們,怎麽小郡主沒跟你們一起來?”說著,石墳上的縫隙被她開得更大了些,雙手扳著兩邊的石板微一用力,便從墳裏彈身跳了出來。

  張夢陽見這女子笑靨盈盈,身體柔軟,膝關節也會打彎,知她原來並非女鬼,於是便放下心來。

  隻見這女子約十七八歲年紀,見到梅裏、月裏十分高興,臉上笑意盈盈,與她們兩個咭咭格格地說個不停,顯見得三個人非常熟識。

  梅裏、月裏說明了來意,並說小郡主可能一會兒就到。

  那女子聽她們說小郡主的一個侍衛被人冤枉陷害,想要把他寄存到淑妃娘娘這裏暫避一時,便張目朝他們身後的張夢陽看了一眼。

  這一看不打緊,那女子頓時驚恐地說道:“怎麽……是,是你?”一時間,隻見她一張臉被驚得煞白,嘴巴張得大大的半天合不攏來。

  梅裏奇怪地問:“咦,月理朵姐姐,你認得這家夥麽?”

  月理朵一時回過神來,搖頭說道:“不……不認得,是我看錯了,認錯人了。”

  梅裏壞笑地揶揄道:“月理朵姐姐是不是想情郎想瘋了,把我們帶來的這個小子,錯認做了日思夜想的情郎了吧?”

  月理朵粉麵一紅,笑罵道:“你這妮子專會胡說八道,看我不撕爛你的嘴。”說著便作勢要打。梅裏嘻嘻笑著躲開了。

  月裏趁機稍稍地湊近了他,低聲說道:“這裏是淑妃娘娘的行宮所在,你要小心在意,切不可亂說話。”

  張夢陽答道:“謝謝姐姐交代,我記下了。”

  剛說完,內心裏猛然咯噔一下——

  “淑妃!”

  “淑妃娘娘!”

  張夢陽的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了在長青縣官衙裏,無意中聽到的韓打虎與高保奴之間的對話。當時他們說自己與那個什麽淑妃娘娘有染,而所謂的淑妃娘娘,就是他們認為被自己所勾引的那個有夫之婦了。

  淑妃,是一個被他們稱作老爺子的人的女人,他當時推斷,那個所謂的老爺子,應該就是指的天祚皇帝而言。

  自己之所以被他們追殺,之所以被害得隻剩下了半條性命,之所以被小郡主救下,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得救活轉來,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自己勾引了這個所謂的有夫之婦了。

  這個淑妃,究竟是何許人也?自己因何被人指說與其有染?待見到了她,或許就能分辨得明白了。

  那個月理朵,想來應該是淑妃的婢女了,她剛才見到自己之時,聽她的話裏,應該是對自己不陌生的,可她為什麽又是一臉的驚恐之色呢。

  雖然梅裏問她之時,她否認與己相識,並說是認錯了人,但那明明是欲蓋彌彰的遮掩之詞,是她竭力地想要隱藏什麽?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她為什麽想要隱藏,她到底想要隱藏些什麽東西呢?

  他的心中,頓時生出了一絲隱隱的不安來。心中極欲看看這個淑妃,這個別人口中與自己有染的有夫之婦,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女子。

  從那石墳打開的空隙中鑽進去,是一道下行的石質階梯。

  沿著石階向下走了約十幾米後,便是一溜長長的甬道。甬道的盡頭,又是一道可供上行的石階。

  由於石墳之上的那道空隙已被重新闔上,整個甬道中沒有一絲光亮,張夢陽全憑三個女子的腳步聲引領,才走到了這可供上行的台階之前。

  月裏對他說了聲:“小心台階。”他這才發覺該要拾級而上了。於是伸出手掌,在月裏的小手上輕輕一握,表示謝意。

  黑暗之中,月裏低著頭沒有出聲,臉蛋兒卻悄悄地紅了。

  沿著石階上行了十幾米後,月理朵把一堵石門往兩邊一分,一道陽光霎時射了進來,幾個人便由這刺眼的陽光中鑽出了甬道。

  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座被周圍的山梁圍起來的小小山穀,山穀中布置著一座靜雅清幽的莊院,一道小溪自遠處的山間蜿蜒而來,由這莊院內曲曲折折地潺潺流過。清澈的小溪之上,一遠一近地架設著兩座木橋,木橋欄杆上的雕刻,簡易而不失精雅。

  每座橋的兩側岸上,各起著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屋。一些叫不出名色的花草,點綴在石屋的前後,使得這座寒冷季節裏的莊院,處處洋溢著春天般的色彩。

  張夢陽不自禁地口中讚道:“好清幽的所在!”

  月理朵回頭看了他一眼,目露驚慌,左右看了看,然後把手指豎在唇邊,對他做了個噤聲的動作。

  梅裏白了他一眼道:“就你話多!”

  張夢陽莫名其妙,暗忖道:“怎麽這地方還不能隨便說話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