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誰做大元帥
作者:扶桑太守      更新:2020-09-21 23:41      字數:2543
  張夢陽猜對了,本來還在洋洋得意的郭藥師,沒想到她會當場指出他言語中的不實之處,更沒想到她一個嬌滴滴的美人兒坐居深宮,對前方的軍情竟了解得如此清楚,有如親見一般。

  郭藥師不由地心中一凜,也不知道她在自己軍中到底安插了多少耳目,但想來絕不會隻是一兩個那麽簡單。細一琢磨,十天前殺死了那個小校,非但得不償失,反倒是打草驚蛇了?

  郭藥師尷尬地哈哈一笑,說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太後既懷疑我所言有虛,我倒懷疑太後道聽途說,為奸詐之人所哄騙呢。這些都已經是過去之事了,虛虛實實的,徒然去計較也沒什麽用處。

  我今夜此來,其實是想向太後提一個建議,當然,也可以算是一個請求。太後乍一聽來,可能會覺得有些冒昧,但郭藥師一腔赤膽忠心,全然是為太後和我大遼的國祚著想,絕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私心。”

  張夢陽心想:“你個老小子胡說八道,簡直無恥之尤。那邊與童貫明裏暗裏勾勾搭搭,,這邊居然還有臉對太後說什麽赤膽忠心。妓女雖說口是心非,但到底還生著一副好皮囊,似似這等口是心非而又容貌醜陋的賴漢,簡直是生在大遼國肌體上的一顆毒瘤。”

  蕭太後冷笑道:“剛才就讓你說,可你這人非得東拉西扯淨說些沒用的。本宮還是那句話,此殿中盡是我信得過之人,你心中有話便隻管說來,如果不說,時候已然不早,那就退下吧。”

  郭藥師背對著張夢陽,張夢陽在他身後兩米之地,視線越過他的肩膀望向太後,太後冷豔的麵孔與眼神,此時也正越過郭藥師,衝著他望將過來。

  他此時的心情興奮而激動,心想:“太後既然默許了我在這殿中的存在,而且剛剛還對郭藥師這個癩蛤蟆說,此殿中全是她信得過之人,那自然也包括我了。

  想想也是,雖然我張夢陽不是契丹人,但我是太後的至親小郡主鶯珠和衛王護思派來的人哪,我既然被他們信任而交托以大事,那麽在太後的眼中,我自然也不是外人了。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朋友的朋友……不對,敵人的敵人即是朋友。這樣的邏輯應用在此處,那便是至親的親信即是親信。嘻嘻……”

  想到這裏,他的心中得意不已,不自覺地露出了一絲笑意來。目光正在盯著他的蕭太後卻不知他在想些什麽,隻覺得他那笑,既像是與郭藥師捉迷藏竟不被發覺的得意,又像是對著自己意含輕薄的壞笑,於是冷哼了一聲,便把眼光移向了別處。

  郭藥師的破鑼嗓子開始發音:“太後,如今我大遼受金宋兩國交攻,天祚皇帝播遷西北,天錫皇帝大行而去,燕京一道已然成為我大遼存亡絕續的根基,太後雖然統兵禦將甚是得法,把金兵鐵蹄阻在燕山以北,使其無法南牧。

  又屢挫宋國北犯之師,揚我大遼國威,令天下英雄側目,古來巾幗豪傑之中,無出我太後之右者。但是,即令太後天縱聖明,晝夜操勞之餘,難免心神交悴。假令太後因為久勞國事,致使鳳體稍有損傷,我大遼數十萬將士將何所依憑?”

  張夢陽暗忖道:“這老小子張口大遼閉口太後的,乍聽一下還真以為他是個一心謀國的忠臣呢。隻不知他接下來會說出什麽話來。既然他不知我就在後邊站著,我暫且不拆穿他的西洋鏡,看他接下來如何演戲就是了。”

  隻聽郭藥師接著說道:“為太後計,為大遼的江山社稷計,末將及駐防易州、涿州數萬將士不忍太後繼續如此操勞,建議太後設立大遼兵馬大元帥之職,於此非常時期統領燕京一道所有將帥士卒,以替太後稍分憂勞。”

  張夢陽心中一驚,暗道:“哦,這老小子原來是嫌自己官小,權力不夠大,向太後要官來了。大遼兵馬大元帥,光聽這官名兒就夠威風,夠霸氣,也虧他想得出。”

  蕭太後聽罷笑了笑說:“郭大將軍能夠替本宮著想,替大遼江山社稷運籌,本宮甚感欣慰。不瞞郭大將軍說,這些時日以來,本宮是既要管軍,又要管民,宮裏頭的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哪一樣操心不到都不成。

  設置兵馬大元帥一職,本宮這些時日來也一直在籌劃,郭大將軍竟然也想到了此處,咱們君臣可真是不謀而合了呢。”

  聽太後如此說,倒是出乎郭藥師的意料之外,本來還以為她聽了之後會不以為然或是勃然大怒,斷然拒絕,哪想得到她竟會說出這麽一番話來,倒令自己本來準備好的一番說辭應用不上了。

  難道她真的會情願把最重要的兵權拱手讓人麽?會是肯定不會的,想來她這是在繞著彎子反駁自己,先聽聽她怎麽說,反正兵馬大元帥一職,今晚說什麽也要拿到手。兵權拿到手了,也就能把她慢慢地拿到手了,嘿嘿!

  假若她堅執不肯的話,可就怪不得我姓郭的不仁不義了,趕明天一早,便傳令軍中盡皆換上大宋旗號,不僅手上的易州、涿州要從她耶律家投誠出去,燕京我也要趁其不備迅雷不及掩耳地拿下,到頭來,她仍還跑不掉要做我的枕邊人。

  想到此處,郭藥師的一張醜臉上帶出了一絲令人難以覺察的笑來。

  蕭太後麵帶微笑著說道:“本宮已經想好了,這兵馬大元帥一職,就由太子太保、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來出任吧!誠望郭大將軍以後能與大石元帥和衷共濟,同心同德,為大遼的中興做一個有功之臣。大石若是知道此任命乃是由你所推薦,想必是要對你感激莫名的了。”

  眼看著太後對郭藥師的戲弄,張夢陽看不到郭藥師此時的表情,心中覺得可笑之餘,未免稍有遺憾。郭大將軍厚著臉皮向太後伸手要權,到頭來竟為他人做了嫁衣。

  隻聽郭藥師一臉肅然地對蕭太後說道:“太後,由誰來出任兵馬大元帥一職,關乎我大遼的存亡絕續,末將認為該當慎之又慎,人選麽,恕末將直言,末將覺得大石將軍並不適合出任此職。”

  蕭太後冷笑道:“大石那裏不適合,郭將軍不妨直說出來。”

  郭藥師支支吾吾地答道:“稟太後,大石在我大遼軍中,雖然也算得上是一員能將,但當真正麵臨大的陣仗時,殺伐不夠決斷,將如此重要的任命付諸與他,恐怕關鍵之時會誤了太後的大事。

  再說大石乃是文人出身,是我大遼立國二百餘年來首位高中進士的契丹人,不僅契丹人,整個大遼皇族都與有榮焉。因此,相對於衝鋒陷陣,末將覺得大石更適合在翰林院做一些抄抄寫寫的勾當。

  況我大遼能征善戰的武將多多,假若讓一個文人來擔當這個大元帥,勢必引起各方武將的鬱悶,且會讓金人宋人笑我國中無人,實在是得不償失。”

  蕭太後臉上的笑容不見了,冷冷地道:“古往今來,文人帶兵者可曾少了?漢人中的關雲長,可算得是古來的名將了吧,本宮聽說,此人精研《春秋》常常廢寢忘食,手不釋卷,他其實也是個文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