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如獲至寶
作者:扶桑太守      更新:2020-09-10 23:32      字數:2483
  於是,張夢陽趿拉上鞋子走到外屋裏去看。隻見暖兒指揮著幾個男仆,正從屋外抬了一張小床進來。他疑惑不解地問:“暖兒,你讓他們抬床進來幹什麽?裏屋不是有床麽?”

  暖兒笑道:“裏屋裏有床,那是給老爺睡的,抬這張床進來,是給我自己睡的。”暖兒既對他說自己曾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照理說這官宦小姐,雖不曾服侍過別人,但從小也應是在別人的服侍中長大的,知道奴婢服侍主人之道才對。

  而在這樣的夜間,她的這位張夢陽老爺有什麽需要,如喝水、蓋被子、更衣等等,她是要第一時間趕過去伺候的。因此便指揮著幾個男仆從前院裏搬了一張小床過來,撂到張夢陽所睡房間的外屋裏,以方便有事隨時答應。

  張夢陽哪兒知道她考慮得多,隻道是暖兒膽小,剛剛入住這所宅院,於那幾個男女奴仆既不熟識,也不知根底,因此在別處不敢安然入睡,才想到要跟自己睡到一個屋裏。

  那幾個男仆按著暖兒吩咐的位置,把那張小床擺好,把枕頭被褥也鋪在上麵。然後見暖兒與張夢陽再沒別的吩咐,便相跟著步了出去。

  張夢陽安慰暖兒說:“在這燕京城外雖說很不太平,但在城裏,暫時倒還算是個太平世界。你不要擔心,有老爺我在,一定能護得你周全。”

  暖兒不明他意之所指,隻道這是他尋常的撫慰之辭,因說道:“不須老爺交代,暖兒理會得。”

  張夢陽要她睡到裏屋裏去,由自己在這張小床上歇息。暖兒渾沒想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主人睡在外屋的小鋪上,而奴婢卻睡在裏屋的大炕上,這是哪一門子的家法?

  自己的這位老爺雖說行事不依常理,但這主仆間最起碼的規矩,豈容得如此顛倒錯亂?因此暖兒說什麽也不肯依,執意要伺候張夢陽在裏屋睡下,由自己在外屋的小床上安歇。

  張夢陽拗不過她,也隻好隨她的便了,隻問她道:“你自個兒一人睡在外邊,不害怕麽?要不要我也出來跟你一處睡?”

  暖兒聽他如此混說,雖說臉上羞怯,內心裏卻也極感甜蜜,因此油然想到了與他在天開寺裏同床共被的那一個晚上。但那晚上實是由於被褥缺少及情勢所迫不得不爾,今時今地豈能與那一晚同日而語?

  暖兒笑著說:“放心吧老爺,暖兒不怕。假如做了噩夢害怕起來,我就呼喊老爺出來保護我便是。”接著又連哄帶勸地把張夢陽推到了裏屋的炕上,服侍他睡下,給他蓋上了被子,才又回到外屋把那兩盞羊油燈吹滅,然後到自己的小床上歇下。

  從這天起,張夢陽和暖兒便如後世的工薪階族一般,白天分別到宮裏或局裏應酬差使,夜晚便回到被暖兒稱之為“家”的這所宅院裏,儼然一對起居有序的小夫妻一般。

  隻是張夢陽雖偶爾在手腳上對暖兒會做出一些親昵動作,但大多情況下都會以禮相待,既不像主仆,也不像夫妻,倒有幾分像是後世合租房裏的男女同學或朋友之間的關係。

  他每天都盼著太後能有旨意給他,能令他帶著那旨意回到西北的草原地帶,傳達給小郡主和衛王,他也能有始有終地了了這樁差事。但是一天天地過去,卻始終都得不到太後的旨意。

  雖說在宮裏當值時偶爾能見到太後,但情況也多是在太後上朝或下朝之時的紫禁禦道上,群臣或宮女太監簇擁而來簇擁而去,人多雜亂,根本不適宜奏請機密事宜。況且每當此時,太後都如高貴的天鵝一般走過,連正眼瞧都不瞧他一眼。

  他也曾在太後偶得閑暇的間隙裏,來到內苑門口,由小黃門向太後通稟:“禦營近侍局副都統張夢陽請求叩見,”但也都被太後以體乏為由所拒。由此他便越發地鬱悶起來,不知道太後這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

  但是這段時間他也沒有閑著,派了信得過的一個侍衛喬裝打扮,出了燕京朝西北衛王處傳遞口信,將燕京城裏的情況做了番大致的匯報,告訴衛王他在此處正在想辦法兼且等候消息,萬請衛王和小郡主稍安勿躁。

  同時,他也與暖兒每日堅持對推拿之術的鑽研與探討,暖兒在宮裏學到了新的手法,回來後便傳授給他,兩個人便互相嚐試,在手法與認穴上相互切磋,由於學習起來都很認真,進步竟也十分迅速。

  張夢陽閑來無事,於內城外城閑逛之時,在各街上的書鋪裏用心找尋與推拿按摩有關的書籍,沒想到尋了半日,竟一些兒收獲也無。大概是因為這時代裏醫道乃是旁門小術,多在父子兄弟或者師徒間口耳相傳,類似推拿解穴一類的書籍,怎能如在後世的大小書店裏琳琅滿目,任意挑選?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一番辛苦總算有了回報,最終竟讓他在法源寺左近的一家不起眼的小書鋪裏,得到了一部九冊裝訂的推拿認穴書籍,在付了兩錢銀子之後,如獲至寶地拿回了家來。

  可拿回來一翻看,不覺傻眼起來。原來這部書的書封上字跡,乃是契丹與漢字兩樣字體,但翻開一看,裏麵的正文與注解文字竟毫無例外地都是契丹文,就連圖形插頁中諸穴位上的蠅頭小字,也盡是如此。

  麵對這樣的文字,張夢陽直如睜眼瞎一般,哪裏還有剛拿到手時候的欣喜之情?他心中自責道:也都怪自己,拿到書時隻顧得興奮,竟忘記了打開來看看,這樣的破書,於自己來說跟天書有什麽區別?

  暖兒夜裏回來,他把這當做笑話與她說起,沒想到暖兒高興地問:“是麽?在哪裏,快拿來給我看看。”

  他驀地恍然,想起暖兒本是仕宦人家的女兒,說不定能夠識文斷字,對這天書一般的契丹字反倒並不陌生。他於是急匆匆地把那整部的“天書”取出來給她看。

  暖兒果然識得那字,取過一本來拿在手中,一頁一頁翻看,嘴裏喃喃地念叨著:“果然如此!”“原來是在這裏。”“怪不得,怪不得。”

  張夢陽被她這些話語念叨得心癢難撓,一迭聲地問她這書上都是寫著些什麽。暖兒告訴他,此書是一百多年前編就的宮廷藏本,書中所說的定稿時間是在大遼聖宗皇帝開泰三年。至於如何會從宮廷裏流出,又如何會出現在法源寺左近的那個尋常書肆裏,他們兩人實在是不感興趣,更懶得去猜測。

  他們兩人並肩坐在暖兒的那張小床上邊上,她從第一冊開始,逐頁地把書中的內容翻譯給他聽。張夢陽細心且耐心地聽著她的譯介,而暖兒的這個譯介過程本身,於他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他們的這種譯介、切磋、探討,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共同學習。

  他知道這種知識得掌握,是他修煉神行秘術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要想獲得戴宗那樣來去如風得神行之法,就必須要把這最基本的學問與功夫吃透、紮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