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甚合我意!
作者:扶桑太守      更新:2020-09-10 00:51      字數:2578
  趙得勝想到了天開寺裏的那場混戰,童貫被鐵索綁得粽子也似,差點被身下燃起的柴堆燒死,幸虧後院裏及時衝出了一對凶猛的僧兵,將紅香會的那些賊黨殺得七零八落,這才把童貫從鬼門關給拽了回來。

  他看了張夢陽一眼,心內頓時恍然:“哎呦,不對,那哪裏是什麽僧兵了,那根本就是遼國兵將假扮寺中僧人,安排在天開寺裏的殺手鐧。那幾個扮作頭陀的人,包括眼前的這位張夢陽,自然就是那些遼兵和尚的將官了。

  童太師一向自作聰明,自以為提前一天領兵趕到了天開寺,居然沒有看到大遼的一兵一卒,當時他還嘲笑大遼朝中無人,這才使得他童太師有機會在這談判場上反客為主。

  豈不知,人家大遼君臣早就在寺裏布置得妥妥當當且不著痕跡了。也虧了人家布置得妥當,否則他童太師此刻哪還能有命在?怕是早就在柴火堆中化作灰燼了。

  可他氣惱之下,居然聽信了紅香會賊黨的挑撥言語,把一番仇恨記在了左企弓丞相的頭上,這可是何等的昏聵?”

  趙得勝歎了口氣說道:“張都統,我們自以為先一步趕到了寺裏,掌握了主動,哪裏想的到你們大遼的人早就在寺內外從容布置妥當了,就連寺中的僧人火工,也全都由你們的官兵充任。想起來,未免使人慚愧得緊。”

  張夢陽暫無心思與他說這些客套話,而是迫不及待地問:“趙將軍,聽你剛才說,那紅香會的方天和,本名翟彥龍,是江南方臘的外甥,你曾於他有救命之恩,是也不是?”

  趙得勝答道:“不錯,末將曾隨童太師征討江南,在攻破了方臘的賊巢幫源洞之際,曾將翟彥龍捉在了手上,隻是看他打扮好似書生,談吐也還斯文,錯以為他本是被賊寇擄掠的讀書人,便有心放他一條生路,隻盼他將來得了科舉功名,能於朝廷於百姓,都有些益處。

  哪裏想得到他居然竟是方臘那賊頭的至親。為此,末將曾悔恨不已,深悔當初一時心軟,錯將他當做了良善之輩,竟給朝廷種下了一個禍胎。”

  張夢陽一邊聽他說著,一邊在趙得勝剛剛順在坑道一側的粗大樹枝上坐了下來。“來來來,我們都坐下說吧,大家都辛苦一整天了,幹嘛都站著?”

  “嗯!”趙得勝應了一聲,便也在粗木枝上坐了下來。晴兒也撩起衣袍,緊挨著他坐下了。

  張夢陽說:“給大宋朝廷種下的是禍胎,如今宋與金聯合,要不利於我大遼,這禍胎於大遼而言,說不定能成為一個臂助呢。不瞞趙將軍說,我一時心熱,已經在太後跟前誇下了海口,要找到方天和他們,說服他們歸順大遼。至於到哪裏才能找到他們,找到他們又如何勸說得他們動,我心裏其實並沒有底。

  趙將軍既然與方天和有這樣的一番淵源,不知能否助我一臂之力。若果真能說得方天和一黨來降,不僅使在下不至於在太後跟前失信,於趙將軍,不也算得是一件投名狀,見麵禮麽?”

  趙得勝聽了他的話,也覺得是個不錯的主意,隻是方天和等人在天開寺裏火刑童貫未成,被大遼和大宋的兵將一陣劫殺,死傷慘重,餘下的殘匪倉皇奔逃,受驚之餘,誰能料得到他們跑到哪裏去?於是便對張夢陽答道:

  “張都統,他們那些江湖人物,不比我們這些有正經出身的朝廷命官,行有所止,且又都身在明處。他們行蹤漂浮不定,很難說有固定的山頭和居所,臨時有事,往往千裏傳書以相號召,要找尋他們,實在是不知該從何處入手。

  況且在天開寺裏遭受了重創,那些烏合之眾已成了驚弓之鳥,誰能料得到他們此刻遠颺到了什麽地方。

  不過據我所知,在河北曲陽的龍泉鎮,有一個姓吳的大戶人家,新近剛入了紅香會,我得到消息之後,本欲報請童太師知會地方官府,予以暗中監視。隻是與大遼突起戰事,便把此時臨時擱置了下來。

  眼下想來,方天和欲要加害童太師,興師動眾地想要謀成此事,發動的人力實堪比擬一支朝廷的偏師。那龍泉鎮雖在大宋界內,其實與大遼相距不算甚遠。

  據我猜想,那龍泉鎮上姓吳的大戶,就算不是方天和此番謀劃的巢穴,也必與此番謀劃有重大的牽連。若要找到方天和一黨,跟他們牽連得上,倒是可以去這龍泉鎮上試一試水。”

  張夢陽聽他一說見有蹤跡可循,仿佛在滿天黑雲裏見到了一線陽光,一時間極受鼓舞。

  “太好了趙將軍,我怕的不是路途遙遠,我怕的是尋不到蛛絲馬跡抓到他們。你可知道去這龍泉鎮的道路怎麽個走法?咱們天明就動身如何,去找那個姓吳的大戶探探究竟?”

  趙得勝接口道:“張都統,這龍泉鎮說是距離大遼不是太遠,那隻是相對汴梁、鄭州等地而言,其實距離我們所在著六聘山,至少也得有上二三百裏的路程。依在下看來,不如我們暫且先到燕京麵見太後,將紅香會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奏報給太後,如何招降他們,或許還要從長計議。

  我的意思是,我們若是就這樣隻身前去,空口言詔安,何以取信於他們?莫如我們先去燕京,向蕭娘娘討一道詔安的聖旨,再取幾套相應品級的官服及禦酒等物。然後到了龍泉鎮上,見到了那幫賊寇,將大遼詔安的意思一說,既見得咱大遼朝廷對他們的看重,也顯見得咱大遼朝廷的體麵。”

  其實,趙得勝如此說,非是全然出於詔安方天和等人的考慮,主要還是覺得,若是就此隨著張夢陽跑一趟龍泉鎮,多費一些腿腳倒是不妨,可身邊帶著晴兒,若不先把她安頓好,未免徒然使她受這無謂的奔波之苦。

  最好的辦法,是先到燕京城裏,能見到蕭太後最好,見不到蕭太後見到左企弓等大臣也行,先從他們手裏討個一官半職,把晴兒安頓下來,那時候沒了後顧之憂,別說是隨張夢陽去龍泉鎮,就是隨他遠去汴梁也在所不辭。

  可張夢陽涉世未深,哪裏知道他的這一番心思?聽他說得頭頭是道,又記起來電視劇《水滸傳》中宿太尉前往水泊梁山詔安一眾英雄好漢,確是攜得有禦書丹詔、金銀牌麵等物,且用龍鳳盒裝運禦酒,確實是顯得氣派排場。因此也就對趙得勝所說深以為然起來。

  張夢陽本來就對主動請纓詔安方天和眾人起了悔意,很是懷念暖兒營造給他的溫柔鄉。再者得了趙得勝這麽一員大將,而且他還與方天和有著那麽一點不尋常的淵源,對將來詔安方天和十分有用。因此今晚之行已不可說是全然無功。所以一聽趙得勝之言,立馬就覺得處處合理,決定予以采納。

  張夢陽一拍大腿,說道:“好,趙將軍之言,甚合我意!”此言一出口,頓時覺得自己仿佛也成了個人物。電影電視劇裏的那些孤王主公們,每當聽到手下謀臣的建言獻策之時,好像就經常會來這麽一句。

  “等到天明之時,咱們就取道前往燕京,麵見太後,請太後降下禦書丹詔,然後再前去龍泉鎮行那詔安之事便了。”

  趙得勝道:“嗯,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