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章
作者:尤小蕪      更新:2020-09-06 22:33      字數:1812
  另一邊,林翡已經快步出了內院,自己受傷之事林翡根本沒敢讓黛玉知道。

  直接封鎖了院中的消息,不許人告知黛玉,免得黛玉擔心。

  如今也隻待行刺之事塵埃落定,等待賞賜而已。

  林翡倒也是樂得清閑,每日也不過讀書習文,隻晚間在父母靈前換香頌福。

  京中這幾日仍然是亂糟糟的,自太子遇刺之日起,菜市場的血都沒幹過。

  朝中凡是與紫檀堡有些幹係的,不知死了多少,好在忠順王及時送上名號為琪官的蔣玉菡,忠順王府也不過被查證一番,忠順王被叫到宮中被皇上一通怒罵,罰了三年的薪奉才算完了。

  而榮國府原本與此事毫無關係,偏偏琪官之事牽扯上了賈寶玉,但查證一番,榮國府與此事無關。

  但宮中傳聞說皇上依舊大怒,差點就奪了榮國公的爵,命人查抄了榮國府,但關鍵時刻賈妃拖著病體前去求情,才讓皇上熄了盛怒。

  一張聖旨下來,隻降了爵,並未提及別的。

  而此事是真怒了賈氏族人,一齊要將賈寶玉除族,再不許他姓賈。

  偏偏聖旨才下來,緊接著就是一道賈妃的懿旨,裏麵字字句句,都在告訴賈氏族人,賈寶玉是她唯一的弟弟,無論賈寶玉如何,也都是她的親弟弟。

  直叫賈府中人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而唯有深宮中的賈妃自己知道,自己去求情,不過是宮人傳了皇上的命令。

  去求情,榮國府晚些頹敗,降爵三等。

  不去求情,抄家奪爵,元氣大傷,即便家族中人費盡心力,也再難東山再起。

  賈妃隻當這是皇上利用自己過甚,故而心慈手軟了。

  雖然暗地裏為父母灑下不少憂心的眼淚,心中卻也覺得自己盡了女兒的本分了。

  而實際上,宣皇不過是覺得這般即便是能動榮國府,也不過是隻毀了一個榮國府。

  賈史王薛四家一個個的皆是奢侈肆意的,既然是同氣連枝,又怎能不一網打盡。

  宣皇不過是想斬草除根,暫時覺得時機未到而已。

  何況賈寶玉招禍本事已顯,隻要留著賈寶玉,給他發揮的時機,這通靈寶玉也許就成了榮國府覆滅的根本。

  而刺殺太子之人宣皇也是查出來。

  當年先皇臨死,原該傳位於皇後嫡長,可先皇臨終之際不知為何對皇後與嫡長子決裂。

  先皇也是狠絕之人,愛則欲其生,恨則欲其死。

  先皇硬生生將繼位之人換成了自己,還逼得皇後為尼,嫡子身死,雖然叫他坐穩了皇位,可在世人眼中他的位置來的名不正,言不順。

  畢竟先皇隻有二子,總有宣皇謀殺親兄,威逼親父,繼而繼位登基的謠傳。

  而此次刺殺太子之人,就是嫡兄的舊部,想殺了太子,讓他為了秦氏的江山,不得不將皇位讓出去。

  隻是世人皆以為嫡兄無後,故而嫡兄身死之後,追隨著甚少。

  而他卻知道,嫡兄的太子妃是懷著身孕被送走的,所出是男是女,更無人知曉。

  這也是當年先皇做的決定隻是這等皇室秘聞,外人不知而已。

  宣皇雖然很想將所有事情公之於眾,但朝中尚有嫡兄派別的官吏豪強,若是直接泄露出去,難免這幫子已經倒戈自己的臣子又起了別的心思。

  宣皇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推一個替罪羔羊比較好,再捎帶上幾個嫡兄的忠心耿耿之臣就更好了。

  於是,離京城外最近的一個城的一個村鎮中,突然有幾個外來戶被抓住了,原來是青潭會的成員,策劃殺太子不成,逃匿在此。

  無辜的清潭會成員??

  我們是反天秦朝不錯,可我們真沒刺殺太子。

  但皇帝想要一個替罪羔羊,就得有一個替罪羔羊。

  無論他們是不是罪人,罪名也都扣在了他們頭上,無論是敲定此事的皇帝或者執行此事的官員都覺得沒什麽不妥。

  宣皇更是強盜邏輯,反正你是清潭會的,是試圖反天秦複興前朝的教會,雖然這次太子不是你們刺殺的,可下次沒準就是你們幹的。

  你們早死晚死都是一樣,何必在意這幾天。

  無辜的清潭會成員:“……”

  我們在意,很在意,非常在意。

  而朝中也有幾位曾經站錯了隊的倒黴家夥被揪了出來,被按了一個清潭會幕後主使的罪名,上了法場。

  宮中也來了一次大清洗,這次宣皇手段之狠,也給史書上留了一筆狠的,也讓朝中臣子不得不重新看待這個看似寬和的仁明之君。

  而懲罰過後,便是獎賞,負責做宣皇打手的幾位臣子自然不必多說。

  林翡則是保護太子有功,給封了個五品的,三等侍衛虛銜兒,並無實職,此外另賞了一些金銀珠寶及一些名貴藥材。

  黛玉原不知林翡為何有賞,問了才知道林翡與太子遇刺,讓黛玉後怕不已的同時,少不得生了幾日悶氣,氣林翡瞞著她。

  好在幾個嬤嬤實在是太過知冷知熱,七嘴八舌的哄著勸著,黛玉倒也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