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驚才絕絕
作者:糯糯酒      更新:2021-03-08 10:21      字數:2146
  至於清梨和清王的身份,讓老太太說,老太太都不想說出來給魏長風添亂。

  且老太太早瞧出來了,清王分明是偏向皇上的,雖然老太太不清楚清王與秦家之間到底怎麽回事,不過隻要清王別誤傷了她老兒子,這些軍政大事,她也不費那個腦子。

  這想法,跟長樂華方的顏氏一模一樣,說起來,這個懶還真是一脈相承的。

  清梨就日日這樣懶洋洋的。

  老太太想了想,到底沒讓府裏的人走這一趟,反倒是給府裏去了一封書信,再次叮囑他們,閉悶謝客,外頭亂,家裏人別出去湊亂,哥兒姐兒們都安心在家念書,婦人們也在屋裏抄些佛經道經。

  又說了她在山上住的很好,叫他們不必來看她,安心在家待著便是。

  清梨回了清音畫館,跟清王說了此事,正抱著死皮賴臉抱著不願搭理他的女兒的清王,聽了之後淡淡一笑,神色溫和,“清貴人家的老祖宗就是清明。”

  清王不知想到了什麽,薄唇揚了一抹譏諷的弧度,“那些世家大族的勢利眼,這會兒可都忙著趁亂裹亂,劃撥些蠅頭小利呢。”

  清梨打了個哈欠,抱過了不跟清王的小丫頭,把沉甸甸的胖兒子塞給了娃他爹,然後出門招呼嫿兒讓膳房傳膳。

  吃過了晚膳,清王牽著清梨的小手在園子裏遛了兩圈,剛過戌時,清梨就已經睜不開眼了。

  清王白日裏趕了一日的路,夜裏拉著迷迷糊糊的小人兒欺負了一次,也摟著洗得香噴噴的小妞妞老實睡了。

  清王抱著懷裏軟乎乎的小妞,飄浮冷硬了兩個月的心仿佛一下落回了實處,安定安寧,薄唇勾了饜足,總算睡了一個好覺。

  長夜漫漫,此處燈歇昏燭憂,吾心安處是吾鄉,卻仍有秉燭夜難寐之人。

  旺林縣驛站裏,四處都掛了六角宮燈,幽幽暗暗,恍惚如夢魘。

  正殿之中,安景帝一身玄色常服,盤坐在火炕之上

  盤,闔目養神,手放在沉香木騰龍浮雕矮桌上,一下一下,輕輕叩擊著,“咚咚咚”在靜可聞針落的室內回蕩,仿佛一下下敲在心上,不怒而覺威穆。

  炕桌上,香鼎嫋嫋,龍涎香盈溢了滿室,桌上明珠蒙錦綢,遮了光芒,隻餘一燭台昏幽明滅,一如帝心如淵難測。

  珠簾相撞,泠泠微聲。

  顧長德抱著拂塵悄無聲息地走到了近前,躬身細聲回稟,“陛下,魏大人來了。”

  “嗯,”沉悶壓抑的敲擊聲依舊,安景帝闔目未抬,隻被花胡遮住的嘴動了動,“傳。”

  帝王一聲沉穩,顧長德躬身應下,又無聲地退了出去,不一會兒便領了一身布衣的魏長風進了正殿,自始至終,兩人的身影都隱匿在夜色之中。

  腳步聲在室內響起,安景帝睜開了幽深濁暗的狹長雙眼,端起了新上的熱茶抿了一口,見人近前,未等其禮,便擺了擺手,蒼聲沉沉,“昌鄰坐吧,犁州那邊如何了?”

  魏長風,字昌鄰。

  魏長風拱手謝了恩,便順著安景帝的意思坐到了他的對麵,“皇上慧眼識人,舟堂不負眾望,已拿到犁州知州與戶部尚書的數十條大罪鐵證,明日奏折便會呈遞到陛下麵前,如今秦老賊後方叛軍被截,遲遲不到,正是自顧不暇的時候,咱們趁機再斷其一臂,也算大獲全勝。”

  舟堂此人也是一奇才,都說亂世出英雄,先前在京城時,舟堂尚未入朝,卻能花言巧語搭上了秦家的線,竟是借著秦家的東風,以道士的身份,打著為不能安眠的皇上驅鬼避邪的幌子,入宮麵見了皇上。

  於幽室之中,本該為安景帝“施法做場”的人,竟是說了一席毛遂自薦的話,還順手送了秦家一份“大禮”。

  也就是那之後,舟堂屢出奇招,每每都能挫了秦家所為,得了安景帝的信任。

  說起來安景帝能想到忽然北上,亂了秦家的計劃,也是舟堂進言的,秦家一直到安景帝聖駕出了京城,

  都沒能有機會對安景帝發難,也有舟堂在暗中攪和的功勞。

  如今安景帝午後下令,讓舟堂扳倒戶部尚書和犁州知府這樣一個正二品大員,一個封疆大吏,舟堂這夜裏就辦妥了,可見其本事。

  安景帝聽了這消息,冷硬肅穆的臉色終於鬆了鬆,點頭,“賢才天賜,這是我大懿命不該絕,讓朕得了舟堂後,又送來一位奇才謹行。謹行此子驚才絕絕,康軍有足足五萬之數,嶺城裏隻有八千軍,倒是讓他生生給截住分剿了。”

  安景帝拿起了嶺城知府送來的密信,遞給了魏長風,上頭詳細地記述了“謹行”如何出謀劃策,以及退敵圍剿的過程。

  五日之前,安景帝聖駕剛剛走過嶺山,魏長風便匆匆而來,告知安景帝剛剛有一人闖入他的車駕,帶了一封密信以及一個消息——秦家打算動手了,聯合了後方的康軍,打算形成合圍之勢。

  五萬康軍於後方襲擊,欲打安景帝一個措手不及,就在禁軍奮力抗擊康軍之時,秦家再以精兵猛虎撲食。

  密信上則記錄了秦家詳細的計劃。

  當時安景帝和魏長風見到密信時大驚,甚至來不及細思是何人送信,立時遣人各方證實。

  而與此同時,就位於聖駕後方,作為即將迎擊康軍的第一道屏障的嶺城,也來了消息——嶺城同樣來了一個告密之人,字“謹行”,姓名不詳,所給的消息與遞給安景帝的消息一模一樣,唯一區別的是,這位謹行公子還加了一句:在下有計,可助大人退敵。

  嶺城知府是安景帝的心腹,當即派暗探出城查看,證實了康軍消息的準確。

  而此時康軍幾乎已經兵臨城下,奏請安景帝從旁地調兵已經來不及,隻能一紙加急密奏遞給安景帝告知情況,就全城阻擊康軍。

  苦戰三日四夜,嶺城八千軍竟真得以弱勝強,分困圍剿了將近十倍的五萬康軍。

  捷報傳來,安景帝算是轉危為安,頓時化被動為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