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夏天的瘋(下)
作者:百裏春花      更新:2020-07-23 03:07      字數:2848
  農村生活,嚼舌根必不可少。

  在沒有多少娛樂設施的過去,農人就指著打牌、嚼舌根這兩項娛樂活動活下去了。現在雖說家家有電視,在年輕一輩的拾掇下,網絡都通到了很多人家,但是嚼舌根活動還是沒有斷絕傳承。

  韓進寶的老婆沈琳琳從家裏出來,溜達到了隔壁鄰居家門口。

  她透過亮著燈的窗戶往裏一瞧,見阿霞在家,便尻了尻不鏽鋼窗架。

  “有人哎?”

  裏麵立刻傳出聲音,“來了來了。”腳步聲便到大門口,把門開了,將沈琳琳迎了進去。

  沈琳琳一邊進,一邊笑著說:“進寶又開夜工,剛回來,說晚飯還沒吃,讓我給他炒個菜,結果一看家裏鹽都空了,過來你家借點鹽……”

  阿霞點頭,“來來來。”

  說著兩人就進了廚房,沈琳琳一邊拿鹽一邊漫不經心地說:“對了,許漢好像瘋了,你曉得伐?”

  阿霞一愣,“哪個許漢?”

  沈琳琳說:“就村東頭,許茂生家那個兒子,上了大學,年初剛回來種田的那個!”

  阿霞“哦”了一聲,“是他啊。他怎麽瘋了?你聽誰說的?”

  沈琳琳說:“進寶說的,他騎車回來的時候看到他站田裏都不動的,就跟站崗一樣,不知道在幹嘛。問他,他說在曬月亮。你還記得二麻子家的老二嗎?一開始不也是差不多這樣嗎,神神經經的,然後就那樣了……”

  阿霞默默聽完,末了歎了一口氣,道:“你說好好一個人,怎麽就這樣了呢?”

  沈琳琳也歎了一口氣,道:“是啊。估計是他在外邊遇到了什麽事,不然也不會一下子跑回來種田,好歹是個大學生啊。”

  阿霞道:“我猜也是。他都三十多歲了還沒結婚,估計這事跟女的還有關係,害人呐……”

  兩人一通唉聲歎氣,為許漢那個可憐人同情不已,順便還把村子裏的人際關係又給梳理了一遍。最後直到實在無話可說了,沈琳琳這才終於想起來自己是來借鹽的了,趕緊拿了鹽回家去了,結果在家裏放下了鹽後,她又立馬竄出門去了。

  “都這麽晚了你瞎跑什麽,我褲子呢!”

  韓進寶在房裏叫了一聲。

  “馬上就回來!”

  沈琳琳叫著回應了一聲,腳步卻是半點不停,竄去了前頭人家。

  稍早一刻,阿霞從家裏出了門,去了西邊人家。

  她是去借醬油的,結果被借的丁潔比她還積極,阿霞還沒開口,對方就忍不住說道:“你曉得伐,茂生家兒子好像瘋了!唉!……”

  阿霞一愣,“誰跟你說的?”!…愛奇文學iqiwxm¥!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丁潔說:“我婆婆說的,她看到茂生家兒子大晚上的站橋頭那邊一動不動,像是要跳河一樣!”

  阿霞翻了個白眼,“那河也淹不死人。”被搶先了消息,多少讓她心裏有些惆悵和失落。

  丁潔“啐”了一聲,說:“真想死還能死不了?我婆婆當時也嚇了一跳,還跟他說了幾句話,問他站那裏幹什麽,他說這橋漂亮,在看橋,我婆婆想這不就是有病了嗎!當時都沒敢走,就怕自己一走他就跳河了,還好沒一會兒他也走了。我婆婆回來還說呢,他家真是遭了孽了,這要是真被他跳下去了,茂生家到時候真不知道成什麽樣。唉……”

  阿霞也歎道:“誰說不是呢,唉……”

  ……

  光速被公認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僅次於光速的,則是八卦的傳播速度,這也是公認的。

  不到一個晚上的時間,在村人們普遍入睡之前,“村東頭許茂生家兒子好像瘋了”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大半個村子。

  村婦們為此歎息不已,似乎國家失去了一位棟梁之才,實屬天妒英才。村夫們或是默默聽著,或是對自家婆娘斥責上一兩句“閑著沒事幹”,卻也是把這事給記下了。

  作為這件事的主人公,崗頭村今天晚上的風雲人物,許漢正在遠離村子的西邊的某塊田裏,身後不遠處就是一堆墳頭,葬著村裏的一些老人。幾個修的比較好的墓碑上還有照片,正幽幽盯著他的背影。

  而許漢正蹲著,舉著手機對準麵前的一把雜草。

  他打開了“掃一掃”功能,手機的攝像頭已開啟,隻是屏幕上所顯示的,顯然不是正常的微訊掃碼功能。

  細密的瑩綠色網格密密麻麻布滿了手機屏幕,攝像頭下那一把雜草的形態被纖毫畢現地映在上麵,像素高到離譜。

  隨後,那把雜草的形態更是被定格在了屏幕上,成了3D形態在上麵轉動著,被瑩綠色網格迅速分解,最終兩行紅字出現在了屏幕頂端。

  “禾本科植物,細葉千金子,可用於該項目原料提煉,信息已錄入。”……

  下田、上橋、鑽墳地、爬樹,許漢花了好幾個小時,都快從崗頭村跑到另一個村子去了,總算是把可用材料數據掃描完畢。

  材料一共是五種,總共是三種雜草,兩種樹皮,全都不要錢,按現在這個年代的說法就是純白嫖,可把許漢高興壞了。

  又用電動三輪車去轉悠了一圈把車鬥塞得滿滿當當拉回家之後,許漢就正式開始提煉製作了。而因為某人的知識水平有限,且實驗器材嚴重缺失,所以小艾因地製宜地設計出了一套提煉製作的本地化方案。

  ……

  許漢家在崗頭村東頭,是一棟二層民房,門前一塊場地,左側連著主樓有個棚屋,是村裏常見的房屋製式。

  因為工作的關係,他爸媽在寒江市市郊租了一個便宜房子住,許漢回家種田的這幾個月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住在村裏老家。

  此刻已經是淩晨兩點半,整個崗頭村都已入睡,一片漆黑,隻有許漢家還亮著燈。

  他正在廚房裏炒菜。

  為了控製火候,他用的是煤氣灶,鍋裏滿滿當當的都是綠色的細長菜葉,乍一看還以為是韭菜呢,細一看才知道是馬唐,也就是許漢所搜集的幾種原材料之一——在他的認知中這東西原本隻是一種田間雜草。

  鍋裏沒放油,就隻放了些水在炒,許漢右手拿著鍋鏟,左手還端著一杯水,隨時準備再往裏麵加水。

  他的手機被他用粗鐵絲臨時搭了個架子架在牆壁的小排風扇上,後置攝像頭對著鍋。

  “溫度超標,火調小……加水……慢……停!……翻炒速度加快,別慢下來……”

  小艾利用攝像頭控製著整個進程,臨時又客串了一把溫度計,攝像頭測溫的功能令許漢大開眼界。

  “許漢炒菜”,這就是小艾設計出的本地化方案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蒸、煮、烘焙、醋溜、鹽焗等,甚至還有一些神神叨叨的操作,比如說讓許漢將從馬唐中提煉出來的紅色液體拿出去曬月亮15分鍾之類,許漢雖不明所以,但還是照做了。

  在這整個提煉過程中,小艾控製著手機起到了溫度計、濕度計、高精度量具等多種功能,更兼總指揮,居功至偉,許漢就是個工具人。不過這工具人總算勤快,一點也不偷懶,可饒是如此,因為條件實在太過簡陋,且初次製作不熟練,還是浪費了不少材料,一直折騰到淩晨三點多才終於做出了成品來。

  “這就是極簡閹割版的‘神性1號’嗎……”

  許漢看著眼前的那半碗液體,喃喃自語。

  那是他家裏的吃飯的一個粗瓷大碗,抬起來還能看到碗底有個“南”字,是他爺爺那輩留下來的,一直用到現在。

  現在在這個粗瓷碗裏有半碗淡黃色的液體,多少有點像尿,氣味很淡,幾乎聞不到,看著平平無奇。

  “請做最後檢測。”

  小艾說著,手機上方耳機孔的位置伸出來一根5厘米長的圓頭探針。

  許漢拿著手機,把這探針伸入到這碗淡黃色的液體中,過了五六秒後,小艾開口了:“成品性質無誤,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