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幻想發論文
作者:白雨涵      更新:2020-09-18 00:25      字數:2385
  nature忽然將封麵論文換成了封麵人物,自然引起了業內的一陣騷動。

  作為三大頂級sci期刊之一,或許nature的普通讀者很少,基本都是科研人員訂閱,但它的影響力絕對不局限在科研圈子裏。

  “華夏青年科學家杜恪,成為nature首位封麵人物,時值諾貝爾獎評委最後投票緩解,因此nature此行為被指責有拉票嫌疑。”——太陽報。

  “nature羅盟區ceo大衛博士發表推特長文:無意替杜恪拉票,無意幹涉諾獎選擇,隻是為了向世界介紹一位值得欽佩的青年科學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長christer·jann表示,物理學獎評選工作正在準備中,提名人選中是否有杜恪無可奉告。”

  “科學家應該用更科學態度對待諾獎評選,而不是用政治手段施加影響。”——米利堅駐瑞大使,麵對路邊社記者時,義正言辭說道。

  羅米那邊已經炒作起來。

  國內媒體自然不甘落後,官媒、自媒體一時間齊齊下場。

  “我國科學家杜恪登上《自然》雜誌封麵,這是《自然》雜誌首次以真人為封麵。”——《朝聞天下》。

  “從電子流到杜恪波,天才學霸的華麗轉身,‘老狗說天下’本期內容,為你細數杜恪緣何能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b站粉絲無數的某up主。

  “如何評價杜恪首登nature封麵?”——逼乎老哥提問。

  “謝邀,人在英吉利,王子殿下請吃飯……dukephysics,本期nature封麵可謂是別出心裁,一時間內業業外目光全部聚焦nature和杜恪……眾所周知,二十一世紀是生物大爆發的世紀,snc三大刊每年發表的生物論文加起來可以繞地球01圈還拐個彎……尤其物理,已經幾近停滯不前……杜恪橫空出世……”——某自稱英吉利留學生回答。

  但很快就被逼乎老哥們翻記錄,發現這家夥身份多變,上一個回答,人還在白房子跟大統領笑談亞太局勢,這個回答,人就跟七十年太子共舉大事了。

  但鑒於回答順暢自然、代入感滿滿,依然獲得逼乎老哥們的高票點讚。

  微博當日的熱搜,“杜恪nature封麵”悄然來到第四,前麵三個分別是“王xx煙熏妝”、“鹿xx為張xx慶生”、“棒女團用衣服遮腿被阻止”。

  不過很快“杜恪nature封麵”就被微博官方頂置。

  另一邊,超燃的bg中,“杜恪首登nature封麵人物”,也在一眾抖音短視頻的渲染下,成為當日的熱點新聞。

  擱在以前,杜恪可能還會心情激動的刷半天新聞,就為了看自己在新聞中被一頓狂誇。但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他頭條、熱搜也上過不止一次兩次,早已經不在乎這些紛擾的炒作新聞。畢竟他可是在人民大會堂上,跟核心握手聊天合影,鑄造出不壞金身。

  而日常中,他甚至可以直接跟政局大領導直接通話,想要見個麵也不是難事。

  都這地位了,還在乎什麽新聞熱度。

  “nature還是給麵子啊,我這好久沒寫論文,是時候整一篇發表了。”杜恪自從第十六篇論文《杜恪波與duv方程》在nature發表後,第十七篇《杜恪波中相位光交方法的應用——全息投影術》被官方隱藏,便再沒有抽時間寫論文,所有約稿都推了。

  或者說,論文對他已經不是很重要。

  真要寫論文的話,不管是電漿武器,還是光劍光盾,都是隨便寫寫都能發在snc三大刊。更有甚者,如果光籠技術可以發表,估計全世界都會沸騰。

  這可是可控核聚變的真正前置技術!

  奈何保密原因,發表不了,他也就漸漸沒啥動力寫論文了,寫出來也發表不了,還費那個勁幹什麽,幹脆直接開發技術就好。

  但俗話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感覺混入什麽奇怪的東西——nature給麵子,他自然要還回去。

  所以看著nature新一期上自己的油畫封麵,他已經決定好自己的第十八篇論文該怎麽寫,《瞬間移動的暢想——論量子力學中波函數坍塌的因果關係》。

  這並不是規範的論文,文如其名,這是杜恪的暢想,類似寫一篇科幻。

  但要說有沒有科研價值,肯定是有的,很多物理發現都是基於科學家的幻想,尤其在當下實驗條件跟不上的情況,隻能以幻想方式來預言未來。

  杜恪啃食量子力學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以他現在的大腦記憶力和思考力,對量子力學有很多自己的感悟,故此才有資格在已經有的量子力學基礎上,進行暢想。而且,也不算是暢想,更像是一種猜想。根據他觀察奇幻世界,會瞬間移動的移位獸和會水遁術的變色小魚。

  “一篇綜述,兩千個單詞應該能搞定,費不了多少時間。”

  杜恪是個行動派,回到別墅之後,就開始著手寫論文。當然並不是在地球寫,而是在奇幻世界蘇醒後,一邊研究四腿蜘蛛的隱匿魔法,一邊寫論文。

  因為瞬間移動是他好早之前的想法,斷斷續續在筆記中寫過不少新舊感悟,所以找出這些感悟,稍作整理,隻花了三天不到,一篇綜述論文就搞定了。

  地球分身蘇醒後,將論文整理出來,直接就投給了nature雜誌。

  如今他是nature的重點合作對象,並且還是nature的審稿人,他在官網和投稿係統的帳號,自帶提醒功能。所以論文剛投過去,那邊nature的編輯就第一時間獲得消息,並開始。

  “唔,很有意思的設想,這是否定了海森堡的真隨機,杜恪加入了愛因斯坦和薛定諤這一派?”nature編輯本身就業內大牛,不然也看不懂這些世界頂尖論文,“這篇論文真的很有意思,而且其中的觀點和設想,份量不清,召集其他編輯,討論一下吧。”

  看完之後,編輯就召集了編輯部會議,一起商議起這篇論文。

  換成新人估計論文還得在投稿庫中沉睡個一兩月,但身為物理學界新大犇,杜恪隨便一篇論文就引動編輯們群體討論。討論結果很一致,雖然這篇論文隻是幻想,但觀點很別致,預言很高端。

  所以在主編也看過並同意後,直接提交了同行審議,並附帶要求,請審稿人在兩周內完成評議。

  也就是說,基本確定發表了,隻是需要審稿的業內大犇,給個專家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