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1560億光年
作者:白雨涵      更新:2020-09-02 16:08      字數:2312
  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降。

  杜恪還沒去夏科大報道,他的職稱又提升了,正式趕在開學開課之前,晉升為正高教授。現年二十四歲的杜恪,正式成為國內第二年輕的正高教授研究員。

  第一年輕的正高教授研究員,則是解決了西塔潘猜想的劉路,年僅二十二歲就被中南大學破格聘請為正高教授研究員。

  隻能說夏科大還是受到體製約束不敢邁開大步,不然的話去年就該破格聘請杜恪為教授,而不是等到今年,陳嘉庚科學獎授予之後,才提拔杜恪為正高教授——當然,也可以看做是發生在杜恪身上的事情太多,學校來不及這麽進行提拔,畢竟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籌備,就夠學校忙碌了。

  由於夏科大正在忙碌軍訓,杜恪沒有課,所以抽空去了一趟金陵南大。

  今年,香江求是基金會將在南大大禮堂舉行,2022年度求是頒獎典禮,為過去一年裏在數理化生領域有傑出貢獻的華夏科學家授予獎勵。大獎項一共有四類,分別是求是終身成就獎、傑出科學家獎、傑出青年學者獎,以及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毫無疑問,憑借電子流理論,杜恪已經開啟橫掃獎項的勢頭。

  他將前往頒獎典禮,接受傑出科學家獎與傑出青年學者獎,將近共計兩百萬。頒獎典禮乏善可陳,頒獎嘉賓是國內生物界的大犇施一公,杜恪在院士大會的時候,與施一公交換過聯係方式。而頒獎結束後,他又被南大物理學院李院長拉著,去給南大的學生做演講。

  “杜主任啊杜主任,難得來一趟南大,不留點知識下來,我身為地主就是不合格的。”李院長還不是院士,但也快了,資曆快熬到。

  “李院長這麽說就折煞我了。”杜恪從善如流。

  南大北大夏科大,華夏物理專業昔日三劍客,南大的物院底蘊沒話說,但目前有所沒落,僅剩下聲學和凝聚態還不錯。再加上當年王聞事件元氣大傷,這幾年在國內多多少少有點抬不起頭。而依靠張铖收的理論、薛忠坤的實驗,水木大學凝聚態方向迅速飆升,早取代三劍客地位。

  物院多功能大廳,晚上濟濟一堂,學生老師基本全都到了。

  麵對今年華夏物理學界最拉風的科學家,所有人都想要來領略一番杜恪的風采——頒獎典禮上的明星風采不算,那英俊瀟灑的相貌,對平凡的科研工作者和學生們來說,屬實屬於降維打擊。

  “很高興能來到南大,與南大師生麵對麵交流……南大曆史底蘊豐厚,要說的話說上一天一夜也說不完,所以我就不在這裏多說了。”

  杜恪沒有準備ppt,演講的內容也沒有橫貫東西,更沒有從遠古到未來,神侃一通。

  他隻是以自己的專業,電子流理論為基礎,進行不斷的發散延伸。

  從電子流理論講述到凝聚態物理,從凝聚態物理勾引起量子力學,從量子力學進一步彌散到相對論。這兩年為了修煉心靈力量,他可沒少讀書,物理方麵的大部分著作他都看過一遍,精神力強大之後,過目不忘還做不到,但看完之後記住主要內容沒問題。

  “物理是一門基礎科學,探尋一切物質的本質,和很多領域都可以進行交叉,物理化學、材料學、生物物理、計算物理、天體物理等等……”

  杜恪的演講漸漸進入尾聲,台下的老師學生全都在認真聽講,有不少人臉上已經浮現起向往,被他描述的世界所吸引:“很多年前,我躺在老家房頂上夏夜乘涼,看著天上閃爍的群星,想到的是星星上會不會有人居住。時隔多年,我已經學有所成,然而我最渴望的研究方向依然是天體物理學。”

  “宇宙有多遙遠,有人告訴我是1560億光年;宇宙存在多久,有人告訴我是1382億年;他們說,我們人類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宇宙的盡頭。”

  “我不以為然。”

  杜恪微微一笑,麵對台下師生,朗聲說道:“我認為,隻要思維有多遠,我們就能看到多遠,不管是1650億光年,還是1382億光陰,都無法阻止我們的好奇心。同學們,朋友們,保持好奇心,它會是我們在科研道路上,最重要的驅動力……謝謝!”

  嘩啦啦,掌聲雷動。

  科學家同樣需要雞湯,杜恪毫無疑問帶來了一碗營養豐盛的雞湯,還是剛剛燉出來的新鮮雞湯,由陳嘉庚科學獎最年輕獲得者親手熬製。

  演講結束後,杜恪立刻被蜂擁而來的師生圍住,向他詢問各種問題。

  杜恪也耐著性子與師生們交流片刻,這時候笑嗬嗬的李院長走過來:“好了同學們,時間不早了,杜主任還沒有吃晚飯,提問留著以後有機會再問,先讓他去吃晚飯吧。”

  打發走老師和學生,李院長等幾位物院老師,陪著杜恪一起前往附近酒店用餐。

  等到氣氛烘托起來後,李院長問道:“杜主任……”

  “李院長喊我杜恪就行。”

  “那好,杜恪,我是這樣想的,南大物院這邊想要聘請你為客座教授。沒有什麽義務,就是每年過來給我們物院的同學們講兩節課,什麽內容也不拘束,或者幹脆你就為同學們講一講電子流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之類,讓他們開一開眼界,看看國際最前沿的理論進展。”

  客座教授一般多為榮譽性質,普通高校對客座教授要求不嚴,一些社會名人都能被聘來當客座教授,但名校對客座教授要求嚴格。

  南大邀請他當客座教授,這是對他學術成就的巨大肯定。

  杜恪想了想回道:“李院長,能被南大聘為客座教授,我肯定是願意的。但前提得說好,我接下來幾年時間肯定非常繁忙,真不一定有時間四處跑,所以肯定講不了幾節課的。”

  “沒事沒事,有時間就來做做客,沒有固定要求的,至於待遇方麵……”

  “待遇看著給就行,我不在乎這個。”杜恪擺擺手。

  於是賓主盡歡。

  觥籌交錯再起。

  等回到廬州之後,夏科大軍訓也快結束,他要準備履行自己的教授職責,為夏科大物院大一新生講《電子流理論》必修課。

  是的,《電子流理論》從選修課改為了必修課。

  背靠電子流實驗室、電感實驗室兩座國家重點實驗室,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電子流理論》已經有資格成為物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