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走上舞台
作者:白雨涵      更新:2020-09-01 09:22      字數:2575
  “能發表nature,還能有封麵大圖的,怎麽就不能帶研究生了,碩士研究生可以帶。”一名副校長附和包校長的話,肯定了杜恪的能力,“主要還是給你們電子流實驗室開放碩士、博士學位授權,你作為實驗室主任,要是沒有帶學生的資格,那還怎麽升格省部共建。”

  三言兩語,杜恪的博士學位和帶研究生資格,就這麽定下來。

  特事特辦,象牙塔比起政府單位來說,還是要寬鬆許多,你真的在學術上做出驚天動地的成就,不需要熬資曆你就能起飛。

  “校長,我這幾年還不想帶研究生,我開一門課就夠了,不想浪費時間在教學中。到時候實驗室招研究生,就交給嚴嗣同他們去帶吧。”

  雖說帶研究生的資格很爽,真帶一批研究生,說不定他就是國內最年輕的導師。但本著對別人負責的態度,杜恪並不認為自己現在就做好了帶研究生的準備。再說了,他也不想多一批學生,整天纏著自己,他連實驗室都很少去,平時需要太多時間忙自己的事。

  而且他穿越時,一走就是一個月,到時候說不清楚。

  “不帶就不帶吧,反正資格給你了,什麽時候你想帶了就帶。”

  “對了,校長,電子流實驗室升格之後,你們給我幾個正高幾個副高的編製?”杜恪又問道,他很關係這個問題,沒有編製真不好招人。

  接下來的電子流理論,他是要放手交給下屬,自己當學術帶頭人,安心做老板的。

  “給你三個正高編製,五個副高編製。”包校長和幾位校長簡單討論一下,就說出了一個數字,“你肯定要占一個正高,小嚴也可以占一個正高,剩下一個正高,夠你找個年輕小牛了吧?”

  年輕小牛們嗷嗷待哺,一個正高編製,毫無疑問可以吸引他們。

  杜恪也不貪心,直接點頭:“行,但是實驗室人員,我自己看著選,學校不要隨便插手。”

  一名副校長笑道:“隻要你能不斷出成果,就是把實驗室拆了,我們都裝作看不見,隨便你怎麽折騰。”隻要有成果,什麽都好說。

  ……

  接下來幾天時間裏,杜恪都在忙著寫申請跑手續,辦理自己的博士學位和副教授職稱。

  而他發表nature並榮登封麵的消息,已經開始醞釀爆發,一批一批媒體記者,開始向電子流實驗室趕來。杜恪剛進門,就看到幾個記者坐在實驗室正門的書架前,翻看著擺放成一壘的期刊。

  這是nature實體雜誌,杜恪特意跟nature聯係,讓他們幫忙加印了兩百本nature和五百本單行本,郵寄回國內。

  隨著網絡的發展,很多sci期刊都不選擇出版實體了,直接在網站上更新。以前論文作者都能收到樣刊,這是很光榮的事情,現在想看論文得上網,要不然就自己從網站上下載並裝訂。好在nature還保持著少量出版,作者有需求可以自費訂購,散發給親友。

  電子流實驗室有錢,所以杜恪就走公賬去訂購了一批雜誌。

  他還打算以後實驗室的每一篇論文,都要重新校訂,再集結起來自費出版,用以宣傳——主要是宣傳自己。

  “老板。”李娟喊了一聲。

  頓時將記者們的目光吸引過來,看到英俊帥氣、身材挺拔、氣質出眾的杜恪,全都愣了一下,隨即圍上來:“杜主任,接受我們采訪吧。”

  “李娟,先帶記者們去招待室,我隨後就到。”

  杜恪先去找了嚴嗣同,他把自己寫好的《電子流理論》教材,拿給對方看:“幫我看一遍,順便看看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好。”嚴嗣同幹脆回答。

  杜恪這才起身前往招待室,接受記不得第幾批的采訪,早幾天的時候,就陸陸續續有記者來采訪。夏科大這邊也對他進行了全方位的專訪,網站上首頁最醒目的地方,還掛著標題為《夏科大提出凝聚態物理全新電子流理論》的報道,點開就能看到一張拚湊的圖片。

  左側是杜恪的帥氣半身照,右側是nature的封麵。

  來的記者並非那種娛樂圈記者,都是與學術板塊相關的記者,因此問題也是比較側重於學術領域,很快就對電子流理論問了好幾個問題。

  接下來,一位女記者問道:“杜主任,您看起來非常帥氣,而且也非常年輕,能取得現在的成就,您一定是一位學霸吧?”

  “哈哈,恰恰相反,我大學畢業之前,都是學渣。”

  “學渣?”記者表示驚訝。

  “我本科就讀的是皖理工,你們知道吧,我在學校忙著談戀愛,所以好幾門都掛科補考。很幸運,當時竟然還能修完學分拿到畢業證書。我大概是恢複單身後,決心投入科研,然後沒想到就這樣爆發了小宇宙。”杜恪笑了笑,將自己的經曆,簡單描述一下。

  “哇,這可太有傳奇性了,我詢問過很多業內人士,他們認為您提出的電子流理論,有爭奪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潛力,您自己怎麽看呢?”

  “這個太遙遠了,我從沒想過,我現在工作比較忙,一邊自己要教學,一邊還要學習,科研更是丟不開,就很少會去思考這些問題。”私底下他天天意淫諾貝爾,但接受采訪時,該有的姿態還要擺出來,國人不都講究謙遜麽,先把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拿到手,再吹不遲。

  “您還要教學嗎?”

  “對,我下半年就要在物理學院開一門本科選修課。”

  “今年高考成就就快下來了,杜主任您作為夏科大的前輩,有沒有什麽話想對即將到來的學弟學妹們說呢?”

  “額……”杜恪想了想,說道,“夏科大是一個專注做科研的地方,希望學弟學妹們是因為興趣選擇這裏,那麽你們將度過紮實的大學時光。”

  采訪結束。

  接下來一陣子時間裏,《廬州晚報》、《江淮晨報》、《科技日報》、《華夏青年報》、《皖省商報》等等一係列報紙媒體都報道了杜恪以及電子流理論,然後《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等國家級別的報紙,雖然沒有派記者前來采訪,但也開始引述這些報道。

  最令杜恪想不到的是,包校長忽然告訴他,央視那邊過來要了資料,要在《朝聞天下》的早間新聞節目上進行報道。

  “真的嗎?”

  “是真的,不過也不要太激動,國內很多科研成果都上過央視新聞,你這個還隻是《朝聞天下》,老潘都不知道上了幾次《新聞聯播》。”包校長笑嗬嗬的說道。

  話雖如此,但杜恪怎麽能不激動,這可是央視報道啊,等於是國家在為自己背書。

  他確定了會在6月28日報道後,立刻打電話給親朋好友,讓大家準備好,到時候看央視新聞。他自己也在這一天,早早就爬起來,等著《朝聞天下》播放,一直播了十分鍾左右,終於等到了自己出場。

  “近日,夏科大電子流實驗室,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對電子流理論的全麵構思》的論文,這是我國首次在凝聚態物理領域提出的全新物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