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極簡版壁壘結構
作者:白雨涵      更新:2020-08-08 09:04      字數:2326
  “夏科大電子流實驗室。”

  金色的牌子上黑色字體醒目,懸掛在門外的牆上,電子流實驗室掛牌,就這樣悄無聲息完成。

  這既有杜恪本人低調的想法,更有學校刻意低調的想法,畢竟杜恪現在還隻是一名在讀研究生,為一名在讀研究生建立校級重點實驗室,於情於理都有些背離規矩。

  不過,慶祝餐的時候,還是來了不少人。

  有些是陳暘請來的教授,有些是陶勳請來的教授,還有些是他們的研究生,剩下的就是杜恪自認關係不錯的教授、研究員,林林總總竟然超過了三十多人。

  觥籌交錯,互相吹捧,倒也熱鬧。

  “小杜應該是我們夏科大,第一個以研究生身份,申校級重點實驗室的。”一名教授讚道。

  一名微尺度的副研究員說道:“什麽都有第一次,小杜的論文連發p一個校級重點實驗室是應該的。等這個電子流理論熱度上來了,可以繼續申請省級重點實驗室,最好是直接申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

  “上麵說過要撥下來多少資金沒有?”

  “暫時還沒討論好,我估計第一筆經費應該能下撥一千萬左右吧。”陳暘說道,“今年學校經費還算充裕,電子流理論前途很廣,加上包校長信任,一千萬應該阻力不大。不過應該是分批支付吧,小杜第一次當實驗室主任,學校肯定得盯緊一點。”

  錢多錢少無所謂,杜恪是真的不怎麽在乎,他現在都是自己在家做研究,不過花國家的錢做研究這個感覺不一樣。

  恰好一些關於電子流的實驗項目,可以拿來練手和生產數據,增加論文的說服力。

  ……

  和掛牌一樣低調,電子流實驗室成立,隻是在夏科大自己的官網上,發表了一則簡短的公告。

  杜恪找了個代駕,與陶勳一起坐車回去,路上他想起陳暘的提示,便問道:“老陶,管理實驗室我沒經驗,心虛得很,你過來做實驗室副主任怎麽樣,幫我支棱起來?”

  “再說吧。”陶勳沒有明確拒絕,但也沒有立即答應。

  直到返回別墅,杜恪才恍然,可能陶勳已經拒絕了。想想也是,陶勳怎麽說也是杜恪的碩士導師,現在學生當實驗室主任,他去給學生打下手,這不是鬧笑話嗎。雖說陶勳隻是副教授,能當個實驗室副主任很不錯了,但人都是要麵子的,他也不例外。

  “唉。”

  “看來請老陶當副主任的可能性沒了。”

  “明天回學校一趟,發個招聘啟事,看看有沒有人過來給我當副主任……如果沒有就算了,副主任不要也罷,就招點研究生,跟著我做實驗就好。”反正有沒有電子流實驗室的協助,杜恪都能搞出科研成果,所以他對實驗室的人員配置問題,沒有那麽上心。

  看看時間還早。

  他進入別墅的書房,迅速具象化出試驗台,開始了今晚的工作,很快在實驗台上,一枚方方正正跟板磚一樣的金屬外殼裝置出現。

  杜恪接通電源,開始對這個裝置進行充電。

  很快,裝置表麵的充電等就亮起來,一共十二個小燈,五分鍾之後,十二個小燈全部點亮,代表著裝置已經充滿了點。他立刻將這個裝置,接到了具象化的電動機上麵。開啟開關,電動機開始瘋狂轉動,持續一個半小時之後,裝置的十二個小燈,才滅了第一個。

  摸一摸裝置的溫度,一點沒有升高。

  “漂亮!”杜恪看著穩定運行的電動機,哈哈大笑。

  這枚裝置就是他最近開始打磨的電子流電池,被他命名為“杜恪一代”,采用了電子流極簡版壁壘技術——電子流電池的儲能結構,最完美的自然是長毛炸彈中的超級鎖鏈結構,和藍色繭蛹中的超級壁壘結構。超級鎖鏈結構儲能大,但不穩定,超級壁壘結構儲能大的同時還很穩定。

  但是這兩種結構,都太過於驚世駭俗,一瞬間釋放的能量太大,不能輕易放出來。

  所以他一再降低結構標準,最終從超級版,改為高能版,再改為中能版,接著改為低能版。但是低能版儲能結構,依然吊打所有電池種類,依然能驚呆人的眼珠,所以他琢磨琢磨,又給改了改,改成了極簡版。即便是應用極簡版儲能結構技術的電子流電池,依然比市麵上最好的鋰電池,性能高出至少一倍。

  “現在,隻等論文放大招,然後開始拉投資開發完整的電子流電池,再投入市場中,一舉占領新能源高地!”杜恪手一抹,電動機和電池都消失不見。

  雖然他已經通過心靈戰甲,製造出電子流電池,但在現實世界,依然要按部就班,把電子流電池的全部開發步驟走一遍,將能注冊的專利注冊一遍,這樣才能放心的投入市場。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鋰電池研究,不過距離鋰電池發明已經過去幾十年,等我的電子流電池問世,有需要多少年拿獎?”

  “不對!”

  躺在床上入睡前瞎捉摸的杜恪,想到了自己與鋰電池獲獎者的不同:“鋰電池獲得諾貝爾獎,有三位學者共同拿到,是表彰他們發現了作為電池正負極的鋰類材料,本質上來說他們隻是發明了新材料,而不是創造了鋰電池的理論。”說白了,鋰電池就是蓄電池的一種。

  沒有創新理論誕生。

  但是電子流電池不同,產品的背後是杜恪研究出的電子流理論,一旦理論被驗證,這就是為凝聚態物理開創新領域:“這麽說的話,是不是意味著,我把理論發表,就能坐等諾貝爾物理學獎;然我後反手推出電子流電池,是不是還能躺著等一等諾貝爾化學獎?”

  越想越有可能,因為電子流理論和電子流電池,雖然一體但橫跨兩個體係。

  電子流理論不一定隻能局限在製造電池,是一個領域的物理奠基理論;電子流電池則是立足於電子流理論的全新發明,從材料到結構上,都屬於化學層麵。

  想到這裏,杜恪興奮的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如果自己真能做到,那麽他將成為繼居裏夫人(化學、物理學)、約翰·巴丁(物理學、物理學)、萊納斯·鮑林(化學、和平)和費雷德·桑格爾(化學、化學)之後,第五位兩獲諾貝爾獎得主。關鍵是,他有可能是唯一一位活著的梅開二度得主——前麵四位大犇都已經去世。

  “good!”

  杜恪將被子踢開,感覺渾身燥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