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佬搶學生
作者:白雨涵      更新:2020-07-22 20:15      字數:2422
  對於杜恪來說,0.4影響因子的SCI期刊而已,連發三篇論文,也不過才1.2個影響因子,確實不用大驚小怪。

  大二學生忽然說不出話來,他能考進夏科大,本就是天之驕子,但同樣知道要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難度,尤其是在《化學物理學報》上發表。要知道雖然今年影響因子下降,隻有0.4左右,但是去年,《化學物理學報》可是一度衝上0.791,就快到0.8了。

  影響因子就是一本期刊,前兩年被引用論文的次數總和,除以前兩年發布論文量的總和。

  簡而言之,一本期刊有0.4影響因子,就表示發在上麵的論文,平均會被引用0.4次。這個次數絕對不能說少,畢竟還有很大一批期刊,連影響因子都混不到。當然同一本期刊上的論文,質量也有高有底,高的可能會被多次引用,低的可能誰都看不上。

  不管怎麽說,夏科大普通學生心目中,《化學物理學報》就是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最大奮鬥目標。

  杜恪連續三篇論文能上《化學物理學報》,又被編委們熱烈討論,足以說明他的論文質量很高,未來被引用次數絕對少不了。對於這位大二學生來說,這樣的學長就是牛人,但牛人似乎有點太傲了,一副《化學物理學報》隨便誰都能上一樣——雖然的確濫竽充數的不少,但他相信,大部分能發表的論文都是有真材實料。

  “或許這就是天才吧。”看著杜恪進入編輯部辦公室,立刻被一眾編委熱情招待,回到自己角落的椅子上,大二學生心中有些淡淡的失落。

  這份失落來得快,去得也快。

  畢竟夏科大最不缺的就是天才,真要遇到每個天才都感覺失落,他估計會得抑鬱症。

  ……

  “小杜來了。”編輯部裏,陶勳立刻展現出自己情商一麵,拉著杜恪就開始介紹起來,“這位是陳暘院長,夏科大少年班學院的院長……這位是……”

  杜恪一一打招呼。

  在座各位雖然不是什麽學界大牛,但都有教授、副教授職稱,介紹起來還是很唬人的,尤其是陳暘的少年班學院院長,分量十足。不過變魔術時見慣了大場麵的杜恪,一點不怯場,很快就與各位編委暢談起來,主要是講解自己三篇論文的思路。

  當然,是有選擇的講解。

  真正的核心秘密,他不會隨便拿出來。

  學術爭奪這種事情,屢見不鮮,哪怕杜恪以前沒經曆過也聽說過,還有各種學術競爭、刺探情報、搶注專利,都是學術界弱肉強食的淋漓展示。杜恪從不吝嗇以小人之心去揣測他人,至少在他沒有圍繞電子流,構建一個完整的專利壁壘之前,絕不能鬆懈。

  不過即便遮遮掩掩,他的很多思路,還是讓在座各位驚歎不已。

  電子流理論並沒有多麽高大上,但是內部的細節同樣專業,非行業內人士很難深刻理解。編委們自身的學術方向不同,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經過杜恪這麽一解說,才感受到電子流理論的真正潛力。陳暘院長更是直接表示:“這三遍論文放在最前麵,封麵就把小杜畫的這副力學平衡圖放上去。”

  一名編委重重點頭:“說不定今年咱們期刊的影響因子,就靠杜恪的電子流理論來爭取了。”

  一旦電子流理論掀起熱潮,這三篇論文引用次數必然增加,為《化學物理學報》狂刷影響因子。去年《化學物理學報》能衝到接近0.8影響因子,就是因為前麵有幾篇好論文被多次引用。後麵沒有好論文發表,導致了影響因子直接腰斬,跌幅大的有點嚇人。

  當天晚上,陶勳做局,邀請了陳暘、杜恪等人一起吃飯。

  大二學生也被順帶安排上,作為跑腿忙前忙後,杜恪也知道了他的名字,叫許煒軍,工程學院的學生,同時也是院學生會的副會長。在給一位教授編委打掃辦公室衛生時,被編委看重,把他安排到《化學物理學報》編輯部來打雜,提前混一份資曆。

  酒至半酣,話題也越來越放得開,不再局限於學術層麵,從政治到軍事,從娛樂到八卦,都瞎聊起來。

  杜恪並非長袖善舞之人,不過隻要別人拋出話題,他就能跟著侃大山。正吹噓著,忽然陳暘院長招手示意大家靜一靜:“先等等,我說個事。”

  等人安靜下來,他問杜恪:“小杜你是皖理工畢業的對吧?”

  “是的。”

  “可有打算考研了?”

  沒等杜恪回答,陶勳教授原本的醉態瞬間消散,接著又恢複眯眼笑的表情,接口道:“陳院長,小杜沒打算考研,不過我跟他說好了,回頭給他安排一個保研名額,讓他報我的研究生。”學術要爭,學生也要爭,聽出陳暘有挖牆腳的意思,他趕緊堵上。

  “是這樣嗎,小杜?”陳暘直接問杜恪。

  杜恪點頭:“是這樣的,我跟陶勳教授說好了,我也沒時間再念書了,所以就打算保研,混一個文憑吧。”說完笑了笑,對於混文憑的事情,沒啥不好意思,學術圈的混不算混哦。

  “哦。”陳暘點點頭。

  這時候一名編委忽然笑道:“老陶你是搞材料與工程的吧,算化學係的,杜恪研究方向是電子流,應該算物理係吧?怎麽不報物理係的研究生?”

  “電子流理論是物理,但是想要實現它,製造出電子流電池,還是要從材料方麵著眼,小杜鑽研這方麵沒什麽毛病。而且他也沒多少時間學習,碩士頭銜就是個……怎麽講呢,榮譽吧。”陶勳忽然有點後悔請客吃飯,這分明是一場針對自己的鴻門宴。

  《化學物理學報》這群人不懷好意,是要跟自己搶學生啊!

  這個老陳也不地道,帶的少年班出了一個曹原不夠,現在還想把杜恪也收到麾下,太貪心了呀!

  然而雙拳難敵四手,陳暘無需多說話,熟悉的編委們就主動挑起話頭,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勸杜恪從新選擇保研方向,最好是跟著陳暘讀研究生。

  不過讓陶勳稍感欣慰的是,杜恪一直沒點頭,不接換研究生導師的茬。

  “還是現在的年輕人好,懂得感恩,念舊,不想這群老東西,一個一個吃著碗裏看著鍋裏,恨不得把什麽好東西都劃拉自己嘴裏。”陶勳心中感慨。

  這時候陳暘忽然說道:“陶勳你帶他研究生,順利哪個碩士文憑也好,正好潛心鑽研幾年電子流理論。等研究生畢業了,可以來報我的博士。”他已然選擇放棄碩士爭奪,將戰場改為了博士爭奪,這是一招無解的招式,因為陶勳沒有帶博士研究生的資格。

  杜恪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麽,貌似忽然間自己就成為未來的博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