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接替的人選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1-01-19 21:43      字數:2236
  李天微微一笑,然後說道,

  “怎麽?你想跟著朕去南京?”

  王福用力的點了點頭,身體輕輕一拱,

  “還望陛下能夠恩準!”

  其實帶誰去,帶多少人,對李天來說,都是為所謂的。

  但有一點,李天這次去南京,風險難料,誰也不知道,事情真的到了哪一步,會不會遇上什麽意料之外的風險。

  相比之下,功夫更勝一籌的江保,和掌控東廠多年的黃嚴貌似更合適一點。

  然而除此之外李天也有其他的考量。

  目前,張永日已經帶著隊伍趕往南京準備開設肥皂工坊的分部。

  三夫人已經出發趕往佛山開辦鋼廠。

  而南京作為背景和南端的佛山的中專地,在最短的時間,將南北互通的架子搭起來,讓北方的技術可以支持南方的發展。

  讓南方的物資可以補充北方的技術革新。

  這也是一步很關鍵的大旗。

  王福擁有在京城籌備多家工坊的經驗。

  相比其他人,他雖然武功不成,但在這些方麵,卻是有著天然的優勢。

  所以帶上王福,也是李天的計劃之一,即便今天王福沒和他說,他其實也是準備帶著王福一塊去的。

  可有一點還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那就是,目前京城的陳記冶鐵坊,蜂窩煤等工坊,都是王福在和管事的人對接。

  他要是走了,這邊可能短時間就沒辦法對接了。

  所以臨走之前,尋找一個合適的人頂替王福去管理這些工坊,也是十分必要的。

  但像王福這樣,和自己待得時間久,十分了解自己脾氣,對工坊各種事情也有著很深理解的人,並不多。

  除了王福,其他人還未必能玩得轉。

  還有一點就是,王福每天都在自己的眼皮子低下晃悠,他就算是想要伸手撈些好處也是沒啥機會的。

  但要是換成了其他人,就未必能手腳這麽幹淨了。

  畢竟,不管是冶鐵廠,還是蜂窩煤的工坊,還是西郊的蔬菜大棚,現如今看來,都是非常非常賺錢的買賣。

  讓人眼紅心熱,也不足為奇。

  接手的人沒有王福這種地位,難免不會被有心之人攛掇,升起什麽不該有的心思。

  想到這裏,李天心中也不由的感歎一聲,

  “這人才啊,還是太少了,一到關鍵時刻,人才總是不夠用啊!”

  一邊繼續往皇後的寢宮走去,李天一邊問道,

  “你既然準備和朕一起去南京,那北京這邊的事情,你準備找什麽人代替,可有合適的人選了?”

  王福好像是早就做過這邊的打算。

  他稍微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

  “不滿陛下,其實老奴早就由此準備了。

  老奴準備推薦現如今肥皂工坊的黃斐,接替老奴和其他幾個工坊對接。”

  聽到他提起黃斐,李天有些意外。

  “這個黃斐朕知道,他和永日一起,將肥皂工坊弄的風生水起,自打建成投產一來,基本就沒讓朕再操過心,的確是有些能耐。

  可現在永日去了南京,肥皂和火柴工坊這邊就剩下他一個人了,要是再讓他多兼顧這麽多工坊,他一個人忙的過來嗎!”

  王福則是十分有信心的對李天說道,

  “陛下,您少去工坊那邊,具體的情況可能不太了解。

  雖說兩個工坊名義是國舅爺和黃斐一人一攤,分別管理,但其實,國舅爺每天僅是負責,接來送往,洽談生意上的事情。

  背後,兩個工坊的人員,材料,生產,運輸,倉儲,打包等等工作,其實都是黃斐在完成的。

  相對來說,他們倆雖然分管兩攤,但其實具體的工作,其實都是黃斐在做的。”

  李天微微點了點頭,這件事他好像也有所耳聞。

  前段時間他就聽說過,自打肥皂工坊投產,香皂和肥皂,一時間成了緊俏商品之後,張永日的家門,就差點被人給擠破了。

  每天門口上總是堵著無數的商人,想要從他的手裏弄到點現貨。

  有的人為了得到貨源,甚至不惜花費重金上門和張永日相交。

  這也讓張永日一時間成了京城,乃至整個北直隸,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

  別的暫且不說,李天曾經答應給三夫人幾千塊香皂的現貨。

  他們將現貨運送到南京之後,一轉手就賣出了一倍以上的高價,生生賺了一萬多輛銀子。

  這種一本萬利的買賣,可不隻是三夫人在盯著呢。

  凡是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現如今的香皂,隻要能弄到貨源,那就等於是錢到手了。

  要知道大明可不僅隻有南京一個地方是繁華地段。

  不管是杭州,蘇州,揚州,還是開封,洛陽,西安,這些曾經當過國都的城市,在底蘊山可是一點都不比南京差多少。

  富貴人家有的是。

  多的不說,每個城市,一個月銷售個三五千塊,還是非常輕鬆的。

  國內的城市已經這麽多了,那些盯著外國的商人們,也是不少的。

  眾所周知,外國人一般都有嚴重的體味。

  對於香皂的渴求,可是比國內的富貴人家還要熱切的多。

  就算是亞洲的幾個小國皇室成員,也是將能得到這種奢侈品的供應當成是一件十分有麵子的事情。

  林林總總的算起來,北京的工坊,能滿足整個北直隸的供應,其實已經是捉襟見肘了。

  對外銷售的香皂,其實都是張永日咬著牙,從工坊的牙縫中擠出來的。

  這也難怪張永日為什麽對拓展分部這麽上心了,因為這東西是真的賺錢啊。

  說起來,張永日和黃斐他們兩個人,一個像是後世的銷售經理,一個像產品經理。

  管的事情不同,但作用卻都是不小的。

  可以說他們兩個人不管是少了誰,肥皂工坊,都火爆不到現如今的這種地步,他們的分工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黃斐能在張永日幾乎不怎麽關心工坊生產過程的情況下,依舊將兩個工坊搭理的井井有條,堪稱典範。

  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且心思細膩的家夥。

  現如今工坊已經走上了正軌,他需要忙的事情,比一開始的時候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