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船廠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30      字數:2223
  誰也不敢保證,每次都能像這次這般幸運,沒有任何人受傷。

  萬一將來那個兄弟出事了,他們的家人可就成了孤寡無依的人了。

  雖說他們也能力所能及的幫助這些人一些。

  可他們每天都在大江南北奔波,很少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根本就起不到照顧人的作用。

  所以能有這麽一個讓人放心的地方來安置死去兄弟的家人,他也是比較放心的。

  善堂的首筆錢是他們這幫人用自己的賞錢出的,善堂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他們這幫人的名義上的,將來也沒有理由拒收。

  楊素問此舉算是給所有同生共死的兄弟們,一個可以安心去執行任務的定心丸。

  至於說清高,楊素問還沒那麽無聊,去搞這種沒什麽營養的花活。

  有的人能理解,有的人可能並不能理解。

  但這對楊素問這中生性就比較淡薄的人來說,其實都無所謂,他覺得凡是隻要能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根本就不必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朱瞻基是否懂楊素問的這種心思,楊素問不是很清楚。

  可他最後還是同意了下來,還替他們找了一個大家都信得過人的人,來管理此事。

  這對他來說,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沒比較深究那麽多。

  一個善堂,即解決了朱瞻基的尷尬,又讓王誠有了一個不被人事後算賬的庇護所,還讓玄甲軍的隊員們沒了後顧之憂。

  算的上是一舉三得的大好事了。

  朱瞻基也是非常的欣慰的。

  接著他有說道,

  “提起善堂,又讓本宮想到了一件事。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們這次縱然能一舉消滅大多數的水盜賊患,但將來水盜會不會又冒出來,誰也說不準。

  所以江浩他們的儀真千戶所就成了保衛這一方水域的重中之重。

  但他們光有人還不成,還要有船。

  俸祿方麵今後會有朝廷的撥款,也不用本宮費心了。

  但船的事情,可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

  所以本宮打算,將剩下的錢拿出一部分來,重新修建一座大型的造船廠。”

  “而這個造船廠的選址,本宮已經有了目標,那就是混江龍等人此時盤踞的那個天然良港。

  那裏曾經就是一座造船廠,因為經營不善所以才歇業了,這才讓混江龍等人有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老窩。

  本宮這次能不能一舉蕩平這個賊窩,重新將這個造船廠開起來,就看大家的努力了。”

  眾人都跟著點頭讚同,又豈是江浩,更是興奮的不得了。

  其實朱瞻基之所以這麽做也是有私心的,不光是他嘴上說的那麽冠冕堂皇。

  唐賽兒等人將來出海建造屬於自己的樂園,這件事已經是鐵定會發生的了。

  他們將來要運送大量的百姓和物資出海,要用到的船隻數量,必然不會是一個小數目。

  朱瞻基覺得自己既然沒辦法發左右人家的想法,但至少自己還能幫得上一個小忙,也送算是聊勝於無吧。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聽從京城過來的何林和周忱等人說,李天目前正在籌劃建造一種新式的船。

  所說他聽得不是很認真,也不太清楚這種新式的船有什麽了不起的。

  但他有一種感覺,李天之所以會如此大張旗鼓費時費力的去鼓搗這種新式的船,那一定是為將來做準備的。

  至於是為什麽做準備,不用猜也能知道的,船是幹什麽用的,自然是用來出海的。

  而出海是要幹什麽,無非就是繁榮商貿和開疆拓土了。

  大明自打開國到現在一共有四個皇帝,若是不算朱允炆這個倒黴蛋的話,就有三個。

  不管是太爺爺朱元璋還是爺爺朱棣,都算得上是雄才偉略,建功立業的千秋一地。

  自己的老爹,雖說暫時還看不出什麽來,但也有朝著他們兩人看齊,甚至是超越他們的跡象。

  大明的前三個皇帝既然都能成為一代千古名君。

  而自己這個未來的皇帝,可也不能太拉胯。

  即便達不到他們三個那麽輝煌的成就,至少也要在大明崛起的關鍵時刻,做點力所能及的努力。

  將來史書上也好給自己多積攢一旦功勞,讓自己履曆看起來也充實漂亮一點。

  還有一點就是,朱瞻基的性格其實更像朱棣一點,是一個比較喜歡打仗,一輩子閑不下來的家夥。

  既然有機會能開疆拓土建功立業,自己又怎麽能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呢。

  當然了他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將來唐婉晴等人若是真的定居在海外某個島嶼上,自己這麽做也是有機會經常去看他們的。

  說來說去,這個家夥,其實還是繞不開女人。

  但是能為了能多見一個女人幾麵,而想要建功立業,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誰也說不出什麽反對的話來。

  除了江浩十分的讚同,造船這件事之外,其他人雖然興致寥寥,但也不能駁了朱瞻基的麵子,也都跟著點頭讚同。

  “您說怎麽著就怎麽著吧,反正錢在你手裏,你說了算。”

  其實建造一座造船廠花銷也不是很大,有幾十萬兩就足夠了。

  可打造船隻的花銷就大了去了。

  打造一艘最頂級的戰艦,少說要十幾萬兩銀子,就算是一艘普通的可以遠航的漁船貨船,也少說要幾百兩,甚至上千兩銀子。

  不過,朱瞻基並不怕。

  因為隻要他猜測的沒有錯,將來大明的航海事業,一定會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狂潮。

  而南京又是一個僅靠長江,距離大海也不是很遠,水路極其發達的地方。

  在這裏建設一座大型的造船廠,將來是一定穩賺不賠的買賣。

  至於說,有沒有可能猜錯了,讓這筆錢白花了,朱瞻基其實並不怎麽在乎,反正這些錢本來就不是自己的。

  還有一點就是,就算他的預料錯了,但僅是能支援一下唐婉晴師徒的拓荒行動,對他來說也是值得的。

  他的這點小心思,沒多少人能明白,但他自己明白就夠了。

  說不定,將來還會有巨大的驚喜等著自己呢,這都是說不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