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王安石瀉湖造田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9      字數:2190
  朱瞻基也跟著湊熱鬧說道,

  “沒錯,哪裏的確是沈萬三的莊園,不過現在哪裏已經成了一個園子,好像也沒什麽特殊的地方吧!”

  說起沈萬三,這個可是明初最家喻戶曉的人物之一,在南京城的出名程度,甚至可能比他們老朱家的人還要出名。

  但可惜的是,當年一場藍玉案,牽扯的人實在太多了,沈萬三的兒子因為和藍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也被牽連,導致曾經富甲天下的沈家徹底從曆史上銷聲匿跡了。

  就連他們家曾經問鼎天下的莊園,現在也不過成了供遊人玩了的消遣之地。

  但楊素問想要說的並不是沈萬三莊園以及沈萬三。

  他想說的其實是另一個人。

  那人就是北宋鼎鼎有名的大詩人,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

  之所以楊素問畫的那個圈會被人誤會成是沈萬三的莊園,主要原因是這個草圖是在是潦草,而他想說的那個地方,又和沈家莊園太近了,所以眾人才誤會了。

  他瞧一時半會眾人也猜不出來,所幸就自己說了出來。

  “你們都誤會了,我真正想說的其實並不是沈家莊園,而是想說一塊碑!”

  聽到碑這個字。

  突然有人好像想起了什麽,大聲說道,

  “楊隊長,你說的該不會是,當年的王安石瀉湖造田碑吧!”

  楊素問臉上終於是露出了笑容,總算是有人想起來了。

  一說到這個石碑,在南京也住了不少年頭的朱瞻基,猛地一拍大腿,驚喜的道,

  “楊隊長,你該不會是想……想效仿王安石……”

  說道這裏,朱瞻基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言語來表達的自己想法了。

  楊素問微微一笑道,

  “這還要多虧了太子殿下您的提醒。

  放幹整個玄武湖的湖水顯然是不現實的,但如果我們效仿當年的王安石,將西北角的堤壩重新連通,憑借東高西低的優勢,未必沒有可能將,玄武湖的西北角變成一塊良田!”

  當年,王安石先後在浙江,安徽,江蘇等地為官,從一個小小的通判做到了知州。

  宋熙寧七年,王安石任江寧府知府(江寧就是後來的南京)。

  在一次在玄武湖上遊玩的時候,感慨良多。

  原本的曆史上,金陵這個地方其實是沒有玄武湖的,隻是後人為了遊玩方便,便引河水倒灌,生生在江寧的中心造出了這麽一個占地兩萬多畝的巨大人工湖。

  他感覺,這樣一大片好地方,隻是為了玩樂,實在是太浪費了。

  於是就上書朝廷,想要將整個玄武湖的湖水放掉,造萬畝良田,充盈江寧百姓。

  他的這個提議,得到了宋神宗和江寧百姓的一致讚同。

  於是,王安石就帶領,江寧十餘萬百姓,“開十字河,立四鬥門!”

  將湖水傾瀉一空,得良田兩萬餘畝。

  兩萬畝良田是個什麽概念,要知道江南地區雖然良田眾多,可因為人口的也同樣眾多的原因。

  其實人均耕地不足兩畝,有的時候,甚至一家四五口,都隻能靠僅有的幾畝田活命。

  這兩萬畝良田一下幾乎解決了一萬戶無田可重的百姓生計問題。

  一萬戶不等於是一萬人,就算以每戶隻有三個人算,那也就是相當於解決了三萬人的溫飽問題。

  當年的江寧還不是現如今的南京,人口還沒有這麽多,總體算起來估計也就隻有三五十萬人。

  王安石的這個一舉動,算是一下子幫江寧十分之一的人口,擺脫了貧困,成了有田可重的人。

  這等功德,這種功績,也為他後來成為改革大宋的重要人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如果沒有王安石當年瀉湖造田的舉動,也就沒有後來的著名改革家王安石了。

  不過可惜的是,大宋之後就是元朝,以及明朝崛起的各種大亂。

  由於但年王安石修築的堤壩常年無人搭理,原本的兩萬畝良田,到了元朝中期的時候,就隻剩下七千畝左右了。

  而後經過元末的長江幾次改道泛濫,以及天災人禍,等到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時候。

  玄武湖原本被開墾出來的良田已經基本上所剩無幾了。

  朱元璋雄才大略,大明的國土也不是宋朝能比的,他也不在乎南京城中是否有這幾千畝良田,所幸大手一揮,重新將玄武湖複原了。

  現如今又成了供遊人玩了的地方。

  雖然玄武湖又成了湖,但當年王安石留下的堤壩其實還在,隻要稍加修葺,就能輕鬆的重現,當年王安石造田的奇景!

  朱瞻基也正是因為有機會見到這千載難逢的一幕,才會激動成這個樣子。

  要知道,王安石當時立下這個不世之功,他在老師的口中可是聽說過不止一回了。

  現如今他也有機會體會一下當年王安石的壯舉,如何能不興奮。

  當然了,他們的時間短,人手也有限,將整個玄武湖的湖水給泄掉是根本就做不到的。

  但如果隻是,將西北角的一片區域的水給放幹,兩三天的時間,可是勉強能做到的。

  而楊素問也正是因為知道這段曆史的秘辛,才能想的出來,破解馬大忠這個死局的關鍵方法。

  但現在又有一個問題冒了出來。

  重新將堤壩修整起來,少不得要大動幹戈,動用不少人手的。

  但這樣一來,就極有可能會引起馬大忠的警覺。

  當嶽峰提出這個疑問的時候,楊素問微微一笑,看看了朱瞻基又看了看王誠,然後微笑著說道,

  “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好解決,順便還能幫王誠解決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也算是一舉兩得了!”

  王誠聽到這件事居然還和自己有關,當即擺手道,

  “我可不行,我幫你打探消息,已經冒了很大的風險了,這麽危險的事,你們還是找別人吧,我做不來的。”

  楊素問神秘的一笑,

  “如果你參與進來,那你到時候該怎麽和曹冉解釋江千戶的事。

  你不會真的想按照他的吩咐,真的去燒了江浩家的老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