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時間敲定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9      字數:2237
  如果李天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未必沒有可能,將他們說服,轉投到自己的陣線中來。

  類似魏國公府這樣情況的勳貴,其實並不在少數。

  這些人大多都是開國功勳的後代。

  至於為什麽是這些人,倒也很好分析。

  他們算得上是第一批吃衛所紅利的人之一。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因為搞貪官搞的太狠了,讓他們根本就不敢動這個心思。

  而後,朱棣接連幾次北伐,對衛所的情況看管的也比較嚴格,他們也沒什麽機會大撈特撈。

  衛所混亂,其實就是從三次北伐之後,這七八年的時間才開始的。

  因為三次北伐,基本上就已經把草原上兩大勢力給打服了。

  形成了,現在瓦剌,韃靼,朵顏三衛三足並立的局麵。

  其實後麵的兩次北伐,在後人看來,並不是非打不可的。

  大明此時甚至已經做到了封狼居胥的地步,這樣的功績對朱棣來說,其實已經很了不起了。

  隻不過,朱棣想要是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徹底的將北方的隱患給掃除,達到漢唐時代的巔峰。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願,朱棣過高估計了大明軍隊的長途奔襲能力,也低估了,草原勢力的逃跑的能力。

  人家打不過可以跑啊。

  可以說,最後兩次北伐,不是朱棣的策略不成功,而是徹底的被人家給拖到無疾而終的。

  朝廷之中,其實有很多人,當時就很反對朱棣的後麵兩次北伐的。

  其中南京的那些勳貴元老們,更是堅決的反對者。

  因為,後麵兩次北伐的時候,北京城已經被確定成為新的京城了。

  南京的地位受損了不算,朱棣居然還要從他們他們的手裏扣軍糧要兵馬。

  他們心裏是有怨恨卻又沒地方發泄。

  為了彌補自身的損失,他們這才開始肆無忌憚的壓迫衛所,從軍戶的身上抽血。

  這才是,衛所製度逐年變得腐朽不堪的主要原因。

  但因為當時,跟隨在朱棣身邊,建功立業的新勳貴們,還要仰仗戰功和朱棣的加官進爵來獲得更大更好的待遇。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隻有那些老牌勳貴這樣做。

  近十來年誕生的勳貴,可都沒怎麽動手。

  經過,這些年,老牌的勳貴,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就開始向著其他的方向伸手。

  但新勳貴見到,衛所居然還能這麽玩之後,也開始學著他們的前輩,肆意從軍戶們身上吸血。

  有了他們這一批生力軍的加入,讓衛所的軍戶的生存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從整體上分析可以基本將南京的勳貴們分成,新舊兩批。

  老的一批,已經完成了資本的積累,其實並不怎麽在乎衛所的收入了。

  可新的勳貴們正處在資本的積累過程中,遠沒有老牌勳貴,那樣的底蘊和財富積累。

  所在壓榨衛所這件事的看法上,也是呈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而李天在這個時候,搬出來清查天下衛所這麵大旗,這對新生勳貴們來說,無疑是斷了他們財路的做法。

  他們自然是玩命的想要反抗了。

  李天,也並不是打算,一舉將勳貴集團全都瓦解了。

  最好的情況是打一批,收買一批。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老牌勳貴,對抗的情緒不是很嚴重,正是最好的收買對象。

  這也是,李天有信心,能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南京的所有事情的主要依仗之一。

  楊士奇他們畢竟隻是臣子,看問題,想問題的角度,都和李天是完全不同的。

  他們想不到這一點,但李天卻不得不想。

  安全問題有新軍在側,應該沒什麽問題。

  對抗方麵,有老牌勳貴可以拉攏,也不見得處於下風。

  有了這兩個基礎,李天根本就不懼怕南京的那些家夥們能鬧出什麽風浪來。

  隻不過,現如今,新軍的裝備還沒有配置齊全,就算槍炮全都到手了,也需要一個短暫的熟悉過程。

  時間總是需要一些的。

  而且,李天這次也不打算就這麽幹走著去南京,那樣的速度未免也太慢了。

  正好,他和索菲亞聯合設計的新型蒸汽輪船,一兩個月左右就能下水測試了。

  所以李天打算,在二月初或者中旬,在輪船進行測試的時候,隨著這艘新船一同趕往南京。

  時間上還是有一些的。

  現在才是大年初一,距離二月中旬還有一個半月左右。

  有了這麽長的時間,李天足可以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了。

  當他將這個時間點定在了二月初或者中旬的時候,楊士奇等人知道,李天並沒有打算,現在就出發之後。

  一個個都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在他們看來,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內,凡是都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有了這段時間的緩衝,他們或許能想出更合適的辦法來也說不定。

  到時候,或許就不用李天孤身犯險了。

  時間雖然定下了,但這又暴露出一個問題來。

  他們可以等,徹底的解決南京問題,也可以等到那時候再說。

  可馬大忠的問題,現在可是已經火燒眉毛了,不得不趕緊做出決定。

  他們此時不能過去,所以解決馬大忠,就隻能交給,楊素問和太子他們那一幫人了。

  繞開了最難搞的問題,這回楊士奇他們幾個開始各抒己見,發表自己意見。

  楊士奇率先開口道,

  “陛下,老臣覺得,素問這孩子在密信中提到的方法,就很不錯,老臣支持素問他們用這個方法,試探一下馬大忠的真正斤兩!”

  聽到,楊士奇已經將楊素問叫的這麽親切了,李天不僅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了然的笑意。

  “楊素問密信中提到的這個辦法,的確是不錯!

  如果這個馬大忠真如傳言般的那樣貪財無度,必然會暴跳如雷,之後,太子他們隻需要靜靜的等待,就可以等到他自己露出破綻,然後再出手收拾他,也就順理成章了。”

  見李天也讚同了這個主意,楊士奇樂的有些合不攏嘴,稍微遲疑了一下之後,帶著點試探性的口吻,對李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