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看大戲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9      字數:2214
  新奇的轉桌,讓幾個不到十歲的小家夥,感覺非常的有意思。

  就算李天和他們的母妃在場,他們也是玩個不停,搞得其他人都沒辦法好好吃東西了。

  不過,今天是除夕夜,守歲才是重中之重,吃東西什麽的,對皇族家人來說,其實並不怎麽重要。

  李天現如今的嬪妃加起來一共十來人,除了皇後還有四五個妃子,其他的不是婕妤就是才人。

  一般來說,隻有被皇帝寵幸過的妃子才有可能得到封賞,而生了孩子的,才能被封為皇貴妃。

  就好比連續給朱高熾生了三個兒子的郭氏,就被冊封為貴妃。

  在皇家宴會上,有資格坐在李天和皇後兩側的,隻有生了孩子的那幾個妃子才有資格。

  大明的後妃係統其實非常的隨意,動不動就封個貴妃什麽的。

  其實在唐宋時代,貴妃不是那麽隨便封的。

  皇貴妃相當於一品,那可是有詔書和印璽,而且還要通告天下的,一個家族的女兒要是被封了貴妃,那可是比家裏出了一個狀元,更讓人欣喜的。

  但到了明朝,朱元璋為了防止後宮的女人們幹政,將妃子的品級徹底的廢除了。

  現如今的妃子們,隻是一個稱號,在朝廷中是沒有任何威懾力的。

  大明的外戚始終沒有成氣候,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倒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宴會隻是皇家過年的一個環節而已。

  酒足飯飽之後,還有很多的娛樂活動等著他們呢。

  那些不太懂事的小家夥們,早早的吃完了東西之後,就吵著要去看花燈。

  李天也沒怎麽在意他們的胡攪蠻纏。

  三兩下吃完東西,就帶著眾人來到了早就搭建好的戲台前。

  座次依舊是李天和皇後在中間,其他幾個有孩子的妃子坐在他的旁邊。

  那些懂事的孩子,則是各自坐在或者站在自己母妃的身後,老老實實的陪著李天看戲。

  這個時代的大明,戲曲其實已經很成熟了,雖然沒有清朝時期,將各個區域的戲曲劃分的那麽詳細,但輸出的內容上,已經大差不差。

  但李天始終對這種藝術形式不太感興趣,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的到底是哪一出,他其實也是搞不清楚的。

  稍微看了一會,李天就感覺沒什麽意思,有點要打瞌睡的意思了。

  但皇後等人卻是看的十分的起勁,不時還高聲喝彩。

  皇後更是大方,身旁的托盤中,放著整整一托盤的元寶,她看的高興了,一抬手就是三五個元寶打上下去。

  一個元寶就是五十兩,她一出手就是四五個,那就相當於二三百兩了。

  即便戲台上的是京城有數的名角了,可這樣的賞賜對他們來說,依舊算得上是重賞了。

  那幾個半大的小家夥,其實也是看不明白的,不過看到那些人,穿著顏色各異的漂亮戲服在台上翻跟鬥打把勢的,倒也不算特別沒意思。

  搞得李天想找個兒子,豆豆趣都找不到人。

  沒辦法,為了不掃皇後等人的興致,他隻好強忍著心中的無聊,陪著她們看下去。

  一般,過年的時候,皇宮裏麵的戲曲表演是不間斷的,足足要持續半個多月。

  有的時候是專門為了皇帝妃子們表演,但也有專門給宮女太監們表演的,這也算是皇宮給他們這些不常出宮的人一些補償吧。

  有人這時候可能就要問了,堂堂一個國家的首都,皇帝的住所,難道就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了嗎,非要在大年夜這種合家歡聚的時候,浪費時間看戲。

  你還別說,這個時代的娛樂資源十分的匱乏,看戲還真就是奢侈無比的娛樂活動了。

  不止是明朝,就算是到了清朝,乃至建國前期那幾十年。

  誰家要是家中有大事,擺個十桌八桌的慶祝,算不得什麽了不得。

  但是要花錢請一個戲班子回來,唱戲給十裏八鄉的鄉親們看,那可是非常有牌麵的事。

  戲班子雖然在當時的人看來是賤籍,可能請動一個戲班子,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做得到的。

  最等級的名伶,就好比蝶舞這個級別的,光有錢還不行,沒有一定的地位,那人家是甩都不甩你的。

  這個時代的頂流明星,不是別人,正是那些頂級戲班的頂級名伶。

  當然了,能被皇家看著,被邀請來皇宮給皇帝表演,對戲班子來說,也是不可多得榮耀,更是提升戲班知名度的絕好機會。

  所以戲班子一般會為皇家專門寫一個台本子,來迎合皇家的喜好。

  今年,被請來的戲班子,開始唱了一出,在這個時代算是經典的曲目。

  接著表演的則是一個新寫出來,還從未對外公演過的新曲目。

  前麵的戲,李天看的是稀裏糊塗。

  可是當新曲目開始,換了一身裝扮的人上台來之後,李天卻是突然來了精神。

  皇後這時小聲對李天說道,

  “陛下,你可知道,這出新戲是什麽名堂!”

  李天看著一個一身黑色武生袍,手裏提著一根哨棒,慢慢走向一個掛著“三碗不過崗”的大旗酒家的時候。

  嘴角微微一抽搐,神色古怪的說道,

  “該不是叫做,武鬆打虎吧!”

  皇後猛地一拍桌子,興奮的道,

  “沒錯,就是武鬆打虎。”

  “前兩天,下麵人呈上來這個本子的時候,臣妾還挺納悶的,心說,這武鬆是誰啊。

  沒成想,看完本子之後,發現這居然是一個新本子,有趣的很,陛下不放好好看看。”

  得到確認之後,李天的臉皮更是抽抽了。

  這曲目他可太熟悉了,不僅熟悉而且和他還有很大的關係。

  眾所周知,水滸傳和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名著,都是成書於明朝中後期。

  被改變成戲曲,放到戲台子上演出,那也是明朝後期和清朝的事了。

  現在這幫家夥能這麽早的把這個故事給拿出來,完完全全就是李天的功勞。

  京報不是有一個短篇小故事的版麵嗎。

  李天在無聊的時候,經常會創作一些,有意思的東西,發表上去。

  這武鬆打虎,就是其中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