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錢幣的概論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9      字數:2204
  玩鬧的事情告一段落,但是製造新錢的想法,卻是深深的烙在了李天的腦海中。

  但是自打漢朝繼承秦朝的衣缽,錢幣的係統,就沒怎麽發生過重大的變化。

  除了中間有王莽篡漢的時候弄過一陣貝幣娟幣之類遭人唾棄的東西之外。

  基本上各朝各代所使用的錢幣都大同小異。

  貿然進行改革,總是會引起各種各樣的麻煩。

  甚至遭受百姓們的抵製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經過這麽長的時間思考,李天也不是沒有準備。

  整體來說,大明現在用的依舊是銅本位的貨幣體係。

  銅幣在生活在依舊扮演者機器重要的作用。

  如果將銅本位上升到銀本位,國內的存銀貌似也不太夠用。

  畢竟現在還沒有到大航海時代的蓬勃階段,日本的海量銀子還沒有流入中原。

  但如果以金銀同時作為本位,倒是也勉強夠用了。

  所以李天就打算,仿照西方的經濟體係,打造出一套屬於大明的特有貨幣係統。

  當然了,李天也沒打算完全照搬西方的貨幣模式,而是打算以清末北洋政府打造的袁大頭作為參考。

  俗稱的袁大頭,其實隻是當時北洋政府發行的貨幣中的一種。

  後世多以含銀量百分之八十九,重量約為二十六到二十七克的標準銀元作為袁大頭的代表。

  但其實,當時除了這種流傳最廣的袁大頭之外,還有好幾種銀幣。

  分別是,重約十三克左右的中圓,五點三克左右的二角,和重約二點六克的一角。

  以及一種價值五分的鎳幣,和價值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的五種銅幣。

  每種錢幣,都是按照一比十的換算方式進行換算。

  這樣算來,一枚銀元,等於二十枚五分的鎳幣,二百枚五厘的銅幣。

  以這樣的模式來計算。

  比如說,你要買一個價值一快二毛五分的東西。

  你隻需要拿出一枚銀元,四十一枚鎳幣就可以了,或者你直接拿出一枚銀元,一枚中圓,讓對方找你四十一枚鎳幣就可以了。

  可若是以現在的錢幣係統的交易方式,那就就需要一兩銀子,加上二百五十枚銅幣才可以。

  且不說,這二百多沒銅幣有多重,攜帶是否方便。

  僅是在買賣的過程中,要數清楚這些銅幣,估計都要費上好大一會功夫。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如今的普通百姓,是極少一次性花一兩多銀子去買東西的。

  買賣的區間也就在一兩百文之間。

  可這也是非常的不方便的。

  若是采用了這種新式的錢幣之後,幾百枚銅錢,完全可以壓縮成十來枚錢幣就可以了。

  相對應的,不管是花錢的,還是數錢的,都能節省非常多的買賣時間。

  而且采用新式錢幣,還不用擔心,銅錢的磨損程度帶來的折潤,可謂是好處多多。

  不管是銀元還是銅錢可能大家都有所了解。

  但是這個鎳幣估計就很少有人能一眼就看出來了。

  所謂的鎳幣其實就是現代人所用的硬幣,俗稱鋼鏰,而鎳正是鋼材所蘊含的一種常見元素之一。

  雖然目前大明還提煉不出來專門的鐵鈷鎳等能被吸鐵石吸引的幾種特殊元素。

  可一般的鋼材的製造還是沒啥問題的。

  在這個鋼產量還不怎麽發達的時代,一塊比指甲蓋大不了多少的鋼想要被製造出來,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材料的成本,是遠高於鋼材的價格的。

  所以短時間之內並不擔心有人假冒仿製。

  而原本的銀子,和銅幣,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價值。

  即便以一個全興的形式出現在百姓的生活中,也不會引起百姓的反感。

  最後就是比銀元價值還要高出十倍的金幣了。

  這種錢幣即便最小麵額的都等於五兩銀子,也就是五個銀幣,所以能被用到的地方是極少的。

  或許隻有大宗買賣交易的時候,才會被用到。

  這樣一來,既不用擔心,金幣沒人用,也不用擔心,國內的金銀不夠用,或許就能徹底解決,新發型的錢幣不夠用的尷尬境地。

  這時候可能就會有人問了。

  發行金幣銀幣不僅重量和原本的一兩差不多,成色也十分的接近,為什麽會說從銅本位變成了金銀本位呢。

  這裏要解釋一個概念,那就是什麽才是本位。

  說起來也非常的好理解,其實就是允許兌換的意思。

  現如今的大明的,別看用銀子的有,用銅錢的也有。

  但其實大家都是不太願意,用這兩種東西進行折換的。

  可以說是基本上,不怎麽發生交集的兩套貨幣係統。

  這其實也是一個沒辦的事情。

  因為,不管是銅幣還是銀幣,都存在一個在使用中不斷磨損的過程。

  凡是超過一定年限的錢幣,必定在分量上都會產生一定的損耗。

  而且,銀子的純度,普通人沒辦法鑒定,而銅錢的磨損程度也沒辦法一概而論。

  所以一個百姓扛著一千枚銅錢,找人來兌換一兩重的白銀,是極少有人願意換的。

  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手握著幾兩銀子,他想要兌換成幾千枚銅錢,也是沒啥人願意給他換的。

  且不說,你的銀子是否為足量,純度夠高的銀子,一般的商家中誰有事沒事,再家裏存著幾千枚的銅錢,隨時準備給客人兌換啊。

  一般情況下,這兩種貨幣想要進行兌換,都是要去錢莊,經過錢莊的專門人員進行數量純度的鑒定之後,才能進行兌換。

  但錢莊也不是開善堂的,想要讓它幫你兌換,收取一定的費用是一定的。

  有的錢莊為了賺的更多,還有可能會對銀兩或者銅幣的成色進行一定程度的折潤。

  這樣一來,你原本能當成足量銀子使用的錢,經過兌換之後,就會憑空少上那麽幾十或者上百文。

  普通百姓賺點錢,有多麽的不容易,一下子少這麽多,就更沒人願意去兌換了。

  他們寧願每次出門買東西,都背著幾十斤重的銅錢,也不願意讓自己手裏的錢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