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圖紙麵世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9      字數:2185
  皇後這次也算是和索菲亞正式認識了。

  幾天之後,經過兩人的悉心研究,在綜合了很多造船工匠的意見之後,他們總算是重新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東西方之前都未曾有過的一種新式的輪船。

  這種船結合了東西方船隻的優點,不僅兼具美感,更是保證了遠航和內河航行的便利性。

  這種新式的蒸汽輪船,分為大小兩個型號,最大的也就是遠航船,比之先前最龐大的寶船還要大出一圈,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五十米長,要足足四個蒸汽機一同運作才能勉強開起來。

  而小型的那種,則是專門為內河航行準備的。

  別看它好像很小,但這種小船連同蒸汽機在內,理想狀態下載重量也達到了驚人的二十多噸。

  也就是大約兩萬公斤,也就約等於三百石,這個數字可是足足多了三倍不止。

  當然了,這是在犧牲了,大部分住人的船艙的情況下,才達到的。

  不過,因為是在內河行駛,沒有太多的住人船艙,也是沒什麽大問題的。

  而那種最大型的用於遠航的蒸汽輪船就完全不同了。

  它僅是船艙的高度就有十多米多米,足有四層樓那麽高。

  即便是一半裝貨物,一半用來裝人,也足以容下一萬多噸的貨物。

  如果這些載重全都用來裝煤炭,不僅能保證它自己來回大明和地中海沿岸,還能為不少於五艘中等規模的戰艦提供足夠的燃料。

  可以說,它已經不僅僅是一艘遠航輪船了,更是一艘海上補給船。

  它的體型龐大,不僅能讓它承受更強的風浪,還能作為大型運輸補給船,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成為大海中的戰場。

  就算說它是一船多用也不為過。

  當然了,將它設計的這麽龐大,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這艘船的唯一缺點就是,它因為體型過於龐大,風帆基本上已經起不到什麽作用了。

  於是李天和索菲亞幹脆就徹底除去了桅杆和風帆,讓它完全由蒸汽機來驅動。

  但這並不表示它的速度可能就會比蒸汽和風帆動力相結合的普通船來的慢。

  按照設計的數據來推算。

  在四個蒸汽機全力開動之下,船速甚至可以達到驚人的十五節。

  要知道在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西方的帆船工藝已經達到了巔峰,即便在順風的狀態下也不過是能達到十節左右。

  在這個時代,能造出一艘不受風力影響,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順利航行的船,已經是吊打全天下所有的船隻了。

  以這個速度計算,從廣東地區,開往倫敦,即便繞過好望角走很多冤枉路,也能在三個月之內完成一次航行。

  這麽說可能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聽明白。

  但隻要橫向對比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鄭和的船隊僅是到達非洲大陸沿岸,一個來回就需要將近兩年的時間。

  這還是在風調雨順且不出現任何意外的情況下。

  如此一來,就相當於,生生將這個速度提升了四倍不止。

  這是什麽概念。

  原本需要兩年才能完成一次的航行,現在半年就行。

  一年之內就能來回兩次,這簡直就是做夢一般的速度啊。

  如果你隻是認為,船速提升了,好像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在商場上有這麽一條定理。

  在你本金不變的情況下,你賣出貨物的頻率越高,那麽你一年之內能賺到的錢也就越多。

  海上貿易也同樣是這個道理。

  原本你兩年才能完成一次交易,現在一年之內就能完成兩次,效率提升了四倍,也就等於說你賺錢的速度提升了四倍。

  但這還隻是最基本的優勢而已。

  航行的時間縮短,影響的可不隻是賺錢的速度。

  首先,在海上漂泊的時間越短,消耗也就越小,相應的你需要攜帶的生存物資也就可以相應的減少,從而能拉更多的貨物。

  其次,船海上的時間越少,可能出現危險的也就越低。

  打個比方說,一艘船,一次遠航就是兩三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之內,船基本全都是泡在水裏的,即便船體出現了腐爛破損,你也是沒辦法修補的。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擱淺在某個地方,最壞的可能就要船毀人亡了。

  可航行縮短了,這個問題出現的可能將會極大的降低,即便真的遇上了這個情況,隻需要簡單的修補一下,堅持一兩個月,就能順利的達到目的地,安全性大大的增加。

  當然了,這種最頂級的大型蒸汽輪船,也不是說想建造就能建造的。

  且不說,大明的工匠們從來都沒造過這種新型的船,短時間之內,能不能上手還是兩說,單說一艘船就需要四個蒸汽機,李天現在就是想要找四個機器來也是找不到的。

  以最好的情況估計,這艘注定要載入人類史冊的巨輪想要麵世,少說也要等上一年的時間才行。

  之後遠航測試,修改出現的問題,這一套流程下來,少說還需要半年的時間。

  即便這些全都完事了,等到大批量製造,有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也就是說,李天想要實現自己去歐洲觀光的夢想,少說也要兩年半之後才能成行。

  在他原本的構想中,大明的蒸汽艦隊,最遲明年底就要見到雛形,三五年之內,達到一千艘,實現製霸全球的海洋的目的。

  如果按照目前的這種速度,三五年估計是沒戲了,少說也要七八年。

  這麽長的時間,李天可是不能忍的。

  且不說,北美洲那邊還有土豆玉米等高產農作物在等著他和嗷嗷待哺的大明百姓呢。

  就說這個時間也足夠等死人的。

  七八年之後,他都四十多了,哪裏還有滿世界閑逛的閑情逸致。

  所以李天在設計這艘船的時候,采用了一種這個時代人類根本就沒辦法理解的設計理念。

  他將整艘船,像是積木一樣,拆解成了無數個部分單獨設計,讓每一個部件都是可以替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