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遼王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9      字數:2199
  而且這個些個女兒各個嫁的都不算差。

  其中有兩個女兒成了正經八北的王府正妃,其他幾個官職最低的也是一衛的指揮使。

  郭家一門,可謂是門庭興旺,枝繁葉茂。

  如果有人以為,郭家的勢力這就算完事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郭英的二兒子郭銘的一個兒子繼承了武定侯的爵位。

  一個女兒嫁給現任的遼王朱貴烚。

  而另一個女兒則是成了李天自己的妃子。

  這麽算起來,郭家人,總共是有一個駙馬,一個侯爺,兩個王妃,兩個帝妃,三個將軍。

  這樣一個龐大的家族,就算是整個大明算起來,也是屈指可數的。

  李天在聽說居然連郭家這樣一個滿門勳貴的家族,都牽扯到這件事之中時,為何如此的吃驚,也就可以理解了。

  也就難怪,黃嚴這個一個東廠督公,在說到這一家的時候,都這麽猶豫了。

  其實說來說去,什麽將軍,什麽王妃的,對別人來說,可能會特別的忌憚,可李天畢竟是一個皇帝,這些都可以不用管,隻要凡事,弄他就完了,沒什麽好商量的。

  可偏偏郭家不僅有一個朱元璋的妃子,還有一個大長公主,以及自己的一個妃子。

  這三個人加起來,可是足夠李天也喝一壺的。

  雖然郭肅妃已經過世很多年了,可她也是生了好幾個王爺的,這些都要算到郭家的勢力之中去。

  再加上自己便宜老子朱棣的親妹妹,自己親姑姑,那可是現存為數不多的幾個長輩之一,她要是特異跑來和李天說點什麽,李天除了答應之外,恐怕也不能多說什麽。

  還有就是自己的正牌妃子之一的郭氏。

  雖然平時李天不怎麽待見她,可她不管怎麽說也是給自己生了三個兒子,位列四大妃子之一的貴妃的人。

  在後宮的地位也是僅次於皇後的人物之一。

  李天就算不看她的麵子,那個兒子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現任的武定侯可是這個小家夥的親舅舅,自己的大舅哥之一,不看僧麵看佛麵,真要是動他,也是比較困難的。

  李天思慮的好半天,最終還是有些不確定的問黃嚴道,

  “黃嚴,你的確是沒有弄錯,那些人真的是去了武定侯府?”

  黃嚴無奈的繼續點頭,一字一頓的道,

  “老奴確信沒有弄錯,那些人的確是去了武定侯府。”

  李天既憤慨又無奈的錘了自己的手掌一下,然後歎息道,

  “這個郭玹到底是在搞什麽,你閑著無聊亂參合這種事幹什麽,真是沒事找事啊!”

  “黃嚴,你暗中查了沒有,郭玹到底是為了什麽參與到這件事中來。”

  黃嚴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

  “這件事是老奴下午的時候就查到的!

  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就來稟告陛下,就是因為老奴又去調查了一番武定侯最近過往親密的人。

  老奴發現,最近這段時間,武定侯和遼王朱貴烚來往十分密切,常聚在一起會麵。

  但他們對會麵的警惕非常高,老奴多方打探,卻始終未能查出他們會麵談論的內容。”

  李天聽到這件事又牽扯上一個遼王,心裏頓時咯噔一下,繼續問道,

  “那你查遼王了沒有,他有沒有參與到這件事中來。”

  黃嚴稍微沉默了一下,然後臉色不太好的說到,

  “不敢欺瞞陛下,老奴查到,遼王最近活動頻繁,料想和這件事也有很大關聯,而且遼王很有可能是整件事的幕後策劃者。”

  聽到這話,李天的雙眼頓時瞪得如渾圓,整個人氣的差點原地爆炸。

  “好哇,我就說,郭玹這小子,應該沒這麽大的膽子,參與到這種事情中來,沒成想背後居然還有一個遼王給他撐腰。”

  一想到遼王的封國所在地,再想到韃靼和瓦剌朵顏三衛和朝廷目前的緊張局勢,李天多少也明白了一點,遼王為什麽會在這個時候搞這種事了。

  頓時將遼王這個幕後真正主謀的可能姓提到了最高。

  說起遼王這一家,可謂都是奇葩中的奇葩。

  第一代遼王朱植,是朱棣的弟弟,是大明九邊九個實權王爺之一,世鎮遼東,也算得上是一個位高權重,擁有極大權利的一個王爺。

  他的封國不可謂不大,東渡榆關,跨遼東半島,西控渤海,南製朝鮮,北聯開原,控製東北諸夷並監管交市貿易。

  算的上是要地盤有地盤,要財路有財路。

  作為遼國的說一不二的王,他不說向朱棣一樣將封地治理成未來的國都,享譽世界的名稱,但保證自己的開銷,享受一輩子的富貴應該不是什麽難事吧。

  可巧就巧在,他才成年就藩沒幾年,朱元璋就掛了,隨後就發生了大名鼎鼎的靖難之役。

  一麵是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一麵是自己的四個朱棣,兩方麵都希望他出兵幫忙,他是左右為難啊。

  本來這個時候,選擇觀望,才是最明智的決定。

  可最終,他居然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奇葩決定。

  他向建文帝要了一道聖旨,直接扔下幾十萬大軍,自己一個人跑到了京城,來個奉召進京。

  這個舉動可是把朱允炆和朱棣都給氣的夠嗆。

  朱棣就不說了,大家都是王爺,都是九邊的重要將領之一,都是有封國的人,建文要削藩裁撤九邊。

  你不幫忙也就算了,但也不至於直接逃走吧。

  而建文帝就更氣了,你說你回來就回來吧,至少把邊軍給帶回來守衛京城啊,可你倒好,放下十幾萬大軍,自己一個人跑回來了,要你有什麽用。

  就這樣,靖難之役最後以朱棣的勝利告終。

  朱植這種奇葩的舉動自然是得不到好的。

  最後,朱棣大手一揮,雖然沒撤了他的王位,但是卻把他的俸祿給降低到了比郡王還差的地步,不止如此,還按照當年建文的意思,將他給攆到湖北荊州。

  從一個手握重兵,統領整個遼東的實權親王,一下淪落成了,名不見經傳一抓一大把的草根王爺,這心裏的落差到底有多大,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