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五道密旨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8      字數:2174
  現如今的大明,不管是刑部,東廠,錦衣衛,大理寺,都察院,都有被人收買的可能,若是真讓他們查這件事,指不定會給他們查出什麽花來呢。

  唯有剛剛建立,還未形成羽翼,並未被朝廷那些官場彎彎繞給侵蝕的司法衙門,才是一塊真正的純潔之地。

  於節安正是後世曆史上,鼎鼎有名的名臣於謙,放著這麽一尊大神不用,豈不是浪費人才。

  而且於謙此人忠君愛民,清正廉明,智計謀略皆是頂尖,這次的事件,十分紛雜。

  不是大能耐大智慧之人,是不可能從這個巨大的泥潭之中找出真正的幕後黑手的。

  其實李天也大概能猜到,到底是什麽人在背後搞鬼。

  無外乎就是被清查衛所,損害了自身利益的勳貴們,以及征收商稅開設交易所,蒙受巨大損失的那些官紳們。

  這兩幫人可是代表著大明最頂級的統治集團。

  李天雖然用各種手段,暫時壓製住了他們的反彈,可是損失已經造成,他們要是不想今後永遠的吃虧下去,就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反擊。

  原本李天以為他們會用商業上的手段和自己打擂台。

  卻不曾想,交易所這一招實在太狠了。

  憑借皇家錢莊和京城幾個大商號的財力,李天幾乎是壟斷了京城所有貨物的貨源,被人捏住了命根子之後,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還手的能力。

  這條路走不通,於是他們就開始想辦法從官場上來打擊李天。

  而且上來就是放大招,目標直指兩個內閣大臣以及最近李天新提拔起來的一波官員。

  這根本就是準備將李天手底下的精銳一網打盡啊。

  能弄出這麽大手筆的人物,絕對不可能是什麽阿貓阿狗,也不太可能是單獨幾個人在背後操縱。

  極有可能是一大群人群策群力秘密謀劃的結果。

  他們以楊道私開茶馬交易會作為突破口,而知道這件事內情又敢直接說出去。

  不怕得罪當朝首輔的也就隻有孟賢英等人了,有此可以推斷,孟家和王家必然是其中的參與者。

  可李天也知道,單憑王家和孟家是沒可能在官場上調動這麽大人人脈資源的,所以他們的背後指定還有人。

  怎麽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以最低限度的損耗,將這幫人給找出來,是一件十分考驗人能力的事情。

  或許唯有於謙這樣的治世能臣,才能勝任這個任務了。

  朝堂之上的百官,在聽到李天居然將這麽重大的責任扔給了一個名聲不顯的監察禦史,有的人是一臉的震驚,而有的人則是幸災樂禍。

  神情不一而足,也就說明此時朝堂之上也有不少人秘密的參與其中。

  李天雖然察覺到了眾人的神情各異,可他手裏沒有證據,隻好將那些表現異常的人,記在心裏,並沒做出什麽特殊反應。

  見沒人出聲反對,也沒人在開腔,江保在他就站了起來之後,宣布了退朝。

  表麵上看這樣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此平息了下去,其實暗潮洶湧才剛剛開始而已。

  李天在回到禦書房之後,連續寫了五條密旨,在京城的命江保王福等人親自去傳旨,保證密旨內容不會外泄。

  在京城外的則是命心腹手下秘密傳旨。

  其中兩條密旨是傳給朱榮和吳克忠的,讓他們即日起厲兵秣馬,隨時準備應對外敵的入侵。

  九邊是大明對抗外敵的最後屏障,雖然根據楊道的情報,瓦剌和韃靼的聯軍至少要明年才會入侵。

  可是朝廷這次畢竟會有一次大震蕩,他也不確定他們會不會因此提前發動入侵,以防萬一,李天還是給兩人傳去了密旨。

  密旨之中順帶給兩個人各帶去了幾十萬兩的軍費,已暫時穩定邊軍的軍心。

  當然,這軍費目前還是口頭上的,交付日期在幾個月之後。

  以李天的估計,這件事即便再怎麽拖遝,一兩個月也終究會見到分曉,隻要能拖到那時邊軍不出什麽亂子,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京外的密旨還有一封是傳遞給了正在北直隸清查衛所的兵部尚書李慶。

  李天命他在半個月內結束北直隸的清查事物,人後火速趕往南京。

  之所以這麽做,是李天有預感,這件事的背後,一定少不了南京那些勳貴的暗中支持。

  此時南京勳貴們和馬大忠打的難解難分,若是再讓李慶前去插上一竿子。

  說不定會徹底打亂南京那些幕後之人的節奏,多少能給京城這邊的調查,騰出足夠的時間。

  京城中的兩道密旨,一道是傳給了於謙,李天在密旨中給了他極大的行動特權。

  不管是刑部、都察院還是錦衣衛、東廠,凡是能對他查案有用的人,他全都可以調遣。

  這樣的權利比之禦賜尚方寶劍,擁有先斬後奏之權的巡撫還要牛叉很多。

  猛然間將他提報到這個程度,李天也是有點擔心,此時還很年輕的於謙是否能駕馭的了,為此李天還特意在密旨中,好生安撫了他一番,

  並且,為了保證他的人身安全,他還派出了一小隊大內侍衛保護他。

  如此重大的責任加身,再加上李天的直接關注,直接讓原本一名不文的於謙,一夜間成了整個京城風頭最盛的人物。

  就連街頭巷尾,也都有人在談論,這個司法衙門的六品承直郎不知道是走了什麽大運,居然直達天聽,受到了陛下的如此重用。

  若是此次她真的有所建樹,恐怕將來成就不可限量,一時間很多人爭相和他套近乎、拉關係,搞得於謙是連找個地方躲清靜都做不到。

  最後一封密旨傳給了鄭和。

  李天對鄭和的信任,比自己的親兒子都要高,沒和他說那些有的沒的。

  直接告訴他,最近這段時間京城可能不怎麽太平,讓他務必要整頓好兵馬,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五道密旨發了出去之後,時間已經是中午了。

  可在這種風雲突變的時刻,李天並沒有會見任何人,直接出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