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勳貴集團與鎮守太監的矛盾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1      字數:2235
  “馬大忠身為南京守備太監,職權極大,像他這樣的人物,要是不貪不腐是不可能抓得住人心的。”

  “但南京除了他這個守備太監之外,還有不少的王公貴族,同樣讓人不可小覷。”

  “馬大忠因為張儀良的事情,險些栽個跟頭,這個時候,願意看到他倒台的人,大有人在!

  想必你徐景年就是其中之一吧!”

  徐景年聞言渾身一顫,頭垂的更低了。

  李天見到他如此反應,知道自己應該是猜對了,繼續說到,

  “但若想辦到這樣一個實權人物,僅憑一個小小的監察禦史是不夠的,你還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扳倒馬大忠明著看上去,受益最大的應該是南京兵部尚書張儀良,但朕卻並不這麽認為。

  且不說張儀良此時被劉綱構陷全家入獄,他本人更是被擄截不知所蹤。

  那剩下的人就不難猜出是誰了。”

  說到這裏,李天輕笑著道,

  “徐景年,給朕說說吧,到底是哪幾個掌握兵權的公爵、侯爺出麵給你撐腰的!”

  徐景年此時已經是汗如雨下了,臉色慘白的道,

  “不敢隱瞞陛下,雖然此事是魏國公在背後支持,但臣知道南京其他的勳貴也都是站在魏國公一邊的。”

  聽到魏國公這個名字之後,李天心中有些奇怪,因為在他的記憶中,

  此時的魏國公應當是徐輝祖的長子徐欽。

  這個徐欽在永樂十九年的時候,被朱棣給奪了爵位,貶為了平民。

  朱高熾登基之後,為了安撫天下百姓軍心,又將國公頭銜還給了他。

  不過在他的恍惚記得,這個徐欽貌似也是個短命鬼,在恢複了國公的頭銜之後,沒過一個月就死掉了年僅三十三歲。

  但此時看來,這個徐欽不僅沒死,還活蹦亂跳的想要搞事情。

  通過這件事,李天覺得可能是自己的到來,影響到了原本時空的連續性。

  即便是自己的一個個小小的異常舉動,帶給這個世界的可能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的曆史,可能也就隻能當成一個參考了。

  明悟了這點之後,李天也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隻不過還有一點,李天一時間沒法搞清楚。

  南京的那幫勳貴,為什麽會突然聯手發難,要搞馬大忠這個實權太監呢。

  想了半天,李天總算是弄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其實他們這麽大搞特稿的,主要還是由於前段時間,自己讓兵部尚書李慶帶頭清查天下衛所的事引起的。

  南京曾經是大明的京城,不管是周邊百姓的人數,還是勳貴集團的根深蒂固,都不是此時的北京能比的。

  南京在被這些勳貴集團們經營了幾十年之後,此時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模式。

  那就是大家暗中劃分好蛋糕,共同謀取其中的利益。

  但馬大忠和他們不同,他是個閹人,不可能有後代,自然也不可能像那些勳貴們一樣。

  開枝散葉,將自己根紮在南京,做細水長流的打算。

  他本就是打算撈一筆就閃的心思,瘋狂的斂財也不知道節製。

  這就成了馬大忠和這些勳貴之間的最直接的矛盾之一。

  原本,馬大忠還能憑借收攏來的大批錢財,暫時安撫住這些勳貴們。

  但自打京城中傳出,朝廷要清查天下衛所的消息之後,那些勳貴們不幹了。

  自己賴以生存的根基都快要被拆了,誰還願意讓一個太監壓著自己啊。

  於是他們就聯合起來,想要弄死這個馬大忠,然後在想辦法解決朝廷清查天下衛所之事。

  可是他們想不到,馬大忠在南京這麽多年時間,手底下也是積攢了不少的人脈和人手的。

  眼看財路就要斷了,而且還要被那些勳貴們斬草除根,他又怎麽甘心引頸就戮。

  於是就大把的錢財撒了出去,一路上安排了多次截殺,就是要至徐景年與死地。

  要不是那些勳貴給徐景年安排的人手還算忠心,身上也還算不錯,恐怕徐景年能否出了南京城都是個問題。

  徐景年身為監察禦史,這次其實算是被人給利用了。

  勳貴和守備太監之間的爭鬥,最後卻讓他遭受了許多無妄之災。

  其實,不管勳貴集團還是守備太監馬大忠,都不是什麽好鳥,他們鬥來鬥去為的也不過是自身的利益而已。

  徐景年是個好官,清官,也正因如此,他才如此的好被人利用。

  李天不知道他此時心裏是如何想的,但他知道,若是自己這麽被人利用,心裏一定是非常不爽的。

  於是李天對他說到,

  “徐景年,你能冒死進京揭發馬大忠等人的罪行,僅從這一點上來看,你是個有正義感的,不懼強權、不畏生死的好官!”

  “不過身為一個朝廷命官,僅是有正義感還是不夠,你必須還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不管是勳貴還是馬大忠,他們在朕看來都是一群蛀蟲,是早晚要被清除的。”

  聽到李天這麽說,徐景年渾身一震,卻是不知道是因為李天的誇獎而震驚,還是在聽到李天想要對那些勳貴們動手而激動。

  好幾次想要開口,但到了最後,他還是忍住了。

  其實不管是勳貴,還是馬大忠,在李天的眼裏真的算不了什麽,想要弄死他們,也不過是一道旨意的事情而已。

  但在徐景年這些人看來,那些人可都是掌握著實權的要員,是能掌握很多人生死的大人物。

  都說眼光不同,境界也會有所不同。

  在徐景年看來仿佛天大般的事,但在李天的眼前,可能連雞毛蒜皮都算不上。

  誠然徐景年的確是個好官,他也的確是冒著生死危機,度過了艱難險阻才來到京城,才有機會和李天說上這麽兩句話的。

  但即便這樣,又能改變什麽。

  李天是可以一紙詔書,將馬大忠免職甚至就地處死,可南京的事情總要去解決的,否則就是殺了十個八個守備太監,也是沒什麽用的。

  想要根治南京的情況,就要先將那些根深蒂固的勳貴集團們打疼打服。

  但此時的李天是根本騰不出手來對付他們,他目前能做的,至多也就是苛責他們兩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