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賣報,賣報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1      字數:2202
  禮部郎中杜忠是永樂二年進士,今年已經五十多了,能在二十年的時間內,爬到正四品的一部郎中的位置上,其實也挺不容易的。

  杜忠中進士的時候已經三十多了,當官的前十幾年,還有精力和心思往上爬,可這幾年隨著年歲越來越大,加上看透了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

  這些年他往上爬的欲望是越來越低。

  於是在三年前,他上下打點,從原本繁忙油水很大的戶部,調任到了比較清閑的禮部。

  打算在禮部郎中位置再幹幾年,就弄個離退,安享晚年。

  誰知道前幾天,一紙詔令,將他的這個計劃徹底打亂了。

  他稀裏糊塗的被禮部尚書鄧師顏叫了過去,說是要讓他負責組織一個新的衙門,叫什麽京報司。

  開始他還不太清楚,這個新的衙門是幹什麽的。

  鄧師顏雖然給他講解了半天,可他還是似懂非懂的。

  最後看了一遍,由李天親自撰寫的京報細則之後,他才逐漸搞懂。

  接下來的幾天,他可算是忙的腳不沾地,整個人連個囫圇覺都來不及睡。

  京報司是李天親自下令籌建的,各個衙門必須通力配合,杜忠在尋找人手方麵還算通暢,沒遇到什麽阻礙。

  可是尋找雕版印刷之類工匠的時候,卻是遇到了不小的阻礙。

  由於京報是當天晚上印刷完成之後,第二天就要送到各個繁華街道售賣,工作量是極大的,再加上他找人的時候又比較急。

  即便京報司給出了很高的價格,卻還是沒多少工匠願意來。

  杜忠最後是沒辦法,才不得已運用各種手段,強勢征用了一家書館,這才將印刷的事情搞定。

  其實這時的大明印刷技藝已經到了一個頂峰。

  不管是什麽雕版印刷,還是活字印刷方麵的技術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已經非常的成熟了。

  隻不過,京報的尺寸和排版有別於普通的印刷物,這就導致印刷的難度直線上升了不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杜忠可謂是較勁了腦汁,才總算找到了辦法。

  他想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粗暴,那就是采用複印、雕版和活字相結合技術。

  簡單點說,其實就是每期固定的內容部分采用雕版做出一個通用的模型出來。

  然後在中間部分對雕版進行掏空,將活字的鉛塊填充進去。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省去了每天雕版的煩惱。

  要知道,雕版印刷雖然是印刷質量最好的方式,可也是印刷技術裏麵最耗時耗力的。

  每一個雕版,都需要技術十分純熟的雕版匠人,用刻刀一筆一劃的雕刻出來,隻要有一個地方刻錯了,整張雕版,就算廢了,要重新雕刻。

  ……

  經過了三天緊張的籌備之後,第四天的早上第一版大明京報終於是新鮮出爐。

  在清晨的京城大街上,突然湧現出一大批八九歲到十一二不等的孩童來。

  他們一個個背著斜挎包,高舉著一張張比正常書頁要大上四五倍的報紙,高聲叫賣起來。

  “賣報啦!賣報啦!”

  “今日重大新聞,工舉即將舉行,各地匠人學子齊入京師……”

  “震驚,漢王居然有這種愛好……”

  “重大好消息,京城潔皂工坊招新,預計招募工人五百……”

  一個個往常打聽都打聽不到的消息,頓時在街頭巷尾傳揚開來。

  大時雍坊的一座茶樓之中,幾個正準備去六部衙門點卯的六部官員,突然聽見報童的叫賣聲,頓時來了興趣。

  其中一個官員,伸手將報童招了過來,問道,

  “這京報什麽價錢!”

  那個報童雖然是第一次出來叫賣,卻一點都不膽怯,高興的說到,

  “不貴,一張京報隻需要五文錢。”

  那個官員心裏一琢磨,隻是一碗茶錢,的確是不貴。

  “給本官來一張!”

  在京城的官員們消息自然是比普通百姓要靈通的多。

  禮部和戶部新組建了一個衙門,要發行一版報紙的事情,早就傳遍了朝野。

  但他們雖然知道即將有這麽個東西要出來,卻並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是什麽。

  此時聽見報童叫賣的聲音之後,他們多少是明白了一些。

  那個官員今天似乎心情很不錯,隨手摸出來幾文錢,讓給了那個報童。

  報童一看居然多出一文錢,頓時高興的合不攏嘴,用力的給這個官員行禮道,

  “多謝官爺賞賜!多謝官爺!”

  他們每賣出一份報紙能得到一文錢的報酬,而這多出的一文錢等於是多賣出一份,等於是他今天的額外收入,他如何能不高興。

  那個官員隨便揮了揮手,就迫不及待的開始閱讀了起來。

  由於京報是當天晚上加急印刷出來的,上麵的一些油墨還未徹底的幹透,有一些沾到了那個官員的手上。

  但他卻並不在,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京報上的內容。

  這個京報不同於以往朝廷的任何文件。

  每則信息的都是用加大加粗的醒目標題作為開頭,讓人一眼就能明白,這條信息要說的是什麽事。

  開篇第一條就是有關工舉即將舉行的消息。

  這個官員是刑部的一個員外郎,工舉和他沒什麽關係,他隻是匆匆一掃就略過了。

  下麵的一條說的是漢王的一些小癖好,什麽吃雞隻吃胸脯肉,喝酒隻喝陳年女兒紅之類的。

  用詞語句十分的風趣,看得這個官員是嘴角微微翹起。

  心裏暗自琢磨,這條有關漢王的信息雖然暴露說出來的事,都算不得什麽大事。

  可這麽一來,凡是看過這篇報導的人,都知道了漢王私生活的奢靡,漢王指不定會怎麽發飆呢。

  “漢王奢靡,這事在京城也算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可這麽大寫特寫的被人宣揚,還是第一次,也不知道撰寫之人到底是誰,膽子居然這麽大!”

  看完這條,這個官員就開始看一條。

  看著看著,他的臉色不由的開始變了。

  這條內容十分新奇,居然是用一種評論類型的文體。

  標題叫做,“楊首輔淺談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