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百工獎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269
  既然他們明白了,那自己的下一個大計劃就該到了實施的時候了。

  於是李天抬手示意他們不用如此。

  “都平身吧,你們本意都是好的,朕又怎麽忍心真的責備你們呢。”

  說完,從身邊摸出一遝紙來,遞給了他們。

  “這是朕前段時間,無聊時想出來的!你們都看看,然後說說自己的意見吧!”

  楊士奇等人一看封皮上的名錄,“百工獎”,一個個又都懵了。

  “這是什麽東西,怎麽從來都沒聽說過這玩意。”

  翻開之後,仔細的看了幾篇。

  楊士奇忍不住拍案叫絕。

  “陛下,這真是一個好主意,絕妙的想法啊!”

  對於楊士奇的讚歎,李天隻是微微點頭示意,並沒有說話。

  待幾人全都看了一遍之後,李天這才開始問話。

  “怎麽樣,朕這個百工獎的構思可有執行下去的可能。”

  楊榮作為天工院的院長,其實是最有發言權的。

  但是因為百工獎和天工院多少有些重疊的部分,他也不好當麵和李天表明自己的態度,反而選擇了沉默。

  黃準作為戶改局的局長大人,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了,拱手道,

  “陛下,設立百工獎,對天下所有創新之人進行獎賞,這的確是一件利大於弊的好事。

  可臣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涉及的是百工,那自然就是將天下所有技藝都飽含在內的。

  這樣一來僅是統計就一時一個浩大的工程,不知道陛下到時候想怎麽處理,難不成要新建一個衙門專門處理此事嗎!”

  輕輕翻弄著身旁的書籍,顯得有些百無聊賴,但李天似乎早有準備,

  “這都不是什麽問題,到時候,隻要將申報之人的申報資料,和名錄,送到天工院,讓天工院進行審批核對就可以了。

  頭幾年,估計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申報,應該能忙的過來。”

  這時最後看完的任瑾說到,

  “陛下,設立百工獎的意義是什麽,難不成僅是為了嘉獎一下,那些在某些方麵比較突出的人嗎!”

  李天的百工獎不僅涉及天下百工,甚至連一年中誕生的首善的,為大明軍武立下了大功的將軍士兵也都計算在內。

  說是百工,其實涉及的行業,涵蓋了方方麵麵。

  粗略的說,其實可以將百工獎當成,諾貝爾獎和人大傑出貢獻獎的合體。

  他弄出這個東西其實有兩個目的。

  百工方麵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搜羅隱藏在民間的傑出技術,從中找出最有用的,然後大麵積進行推廣。

  而對發明者進行嘉獎,給予榮譽,更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

  這方麵很好理解,即便李天不說,他們幾個其實也都能明白。

  其實在曆史上,也不乏某些朝代十分看重發明創新者進行嘉獎的實例。

  就比如當年篡漢的王莽就從搞過幾次。

  隻不過當時世界文化積澱還不夠深,並未發現什麽真正有大用的發明創造。

  但此時不同了,十三到十五世紀,正是資本主義崛起,西方文藝複興的關鍵時期。

  大明的思想其實也算寬鬆,各種發明創造其實一點都不比西方差。

  就單說寫下了《天工開物》一書的坐著宋應星,就算得上是一個奇才。

  以李天的立場來看,宋應星若是換個合適的環境,成就可能比同時代達芬奇更牛逼一些。

  但這麽牛叉的一個人物,除了寫下了一本並不怎麽被人重視的書之外,再無更大的成就呢。

  其主要原因還是,當時的社會根本就不怎麽重視科技的發展和創新。

  李天之所以,要搞百工獎這個東西,其實就是為了給宋應星這類人一個施展自己才華激發他們創造天賦的平台。

  不管他腦子裝了多少後世的知識,不管他在怎麽指揮指導,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他也不可能麵麵俱到的參與到社會的方方麵麵。

  唯有整個國家的思想不斷的發展,才能造就出更多更好的事物出來。

  這些僅是李天對百工方麵期望。

  而將首善和傑出軍人之類的也包含進去。

  其實也不難理解。

  古代人,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或者平頭百姓,誰不想青史留名呢。

  而李天就給了所有人這麽一個機會。

  文官治理地方,武將士兵疆場廝殺,百姓們若是沒有發明,也可以用行善積德來換取一個在史書留名的機會。

  反正是照顧到了幾乎方方麵麵的人。

  而李天需要做的是什麽,僅僅隻是派遣幾個人,寫幾張聖旨通報天下,最後記錄道文獻之中,留待後人查閱。

  他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幾個字,就能讓全天下的人為了一個名號。

  竭盡全力的為大明為朝廷,為他這個皇帝效命,如此劃算的事,為何不做呢。

  麵對任瑾的詢問,李天隻是簡單的給他解釋了一番,並未將自己真的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都表述出來。

  但任瑾還是理解了。

  “臣受教了,還是陛下思慮周全!”

  “恭維的話,朕聽得煩了,有什麽意見或建議,都說說看吧!”

  黃準作為目前大明的錢袋子,發言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他直接說道,

  “陛下,其他的臣還都能理解,可是這個首善又該如何界定呢。”

  “行善是積陰德的好事,可若是有人為了得到這個虛名而去做行善之事。

  豈不是背離了行善積德的本意,這樣一來,首善之名可就有些名不副實了啊!”

  李天微微一笑,直言道,

  “都說行善求得是心安,若是沒做過虧心事,又何必求神拜佛散盡家財的求心安。

  真正有善心之人也不會在乎首善的虛名,唯有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才會爭奪,那朕為什麽不滿足他們一下呢!”

  “既能讓百姓得到實惠,朕也沒什麽損失,何樂而不為呢。”

  聽完李天的話,黃準微微一愣,最後卻是苦笑著道,

  “可是這樣下去,陛下就不怕百姓們說閑話嗎!”

  “朕怕什麽,即便是個假的首善,他若是不實打實的花上個十萬八萬兩的,根本就沒資格入選。

  既然錢都花了,甭管有多少落到了百姓身上,百姓總歸能得到些好處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