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皇子們的將來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261
  什麽叫愛子莫若母,恐怕這樣就算是了吧。

  若李天還是原來的朱高熾,可能也就笑著答應了。

  畢竟朱瞻基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年齡性格,在一種皇子之中,也算的上是出類拔萃的了。

  按理說,任何一個父親,都會因為擁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而感到高興。

  可李天身體雖然還是原本的朱高熾,可靈魂早已經換成了另一個人。

  他是打心底裏不認同朱瞻基是自己親兒子的。

  皇後借著這個機會,想讓自己最看重的兒子曆練曆練,原本也沒什麽大問題。

  可李天早就對未來有了其他的計劃,根本就不打算讓朱瞻基繼承自己的位置。

  但從皇後的話中,他還是品味出了一些問題。

  那就是整個天下,除了自己之外,任何人都是深信不疑的認為。

  隻要朱瞻基不出什麽事,將來繼承自己衣缽的一定會是他。

  即便到時候自己擁有了自己的兒子,想要將皇位傳承給他,恐怕也會受到極大的阻力。

  就算皇後可能也會站到自己的對立麵去。

  想到這裏,李天不禁打了個冷顫。

  在這個禮法大於天的時代,即便自己是帝王,有些事情也是沒辦法作用的。

  而繼承者的人選,正是這其中之一。

  “這樣不行,要想個辦法削弱一下所有人對朱瞻基的這種看法。

  否則今後自己的兒子,估計還真不一定鬥得過他這個天命之子呢。”

  可是到底有什麽辦法能讓他被人忽視呢。

  “暗中找人將他幹掉?”

  “不行,即便他掛了,後麵可是還有八九個人虎視眈眈!

  而且這樣似乎也太冷血些,自己也不是那樣六親不認的人啊,這個方法不可取!”

  “讓他出去就藩?那就更扯了,他是當今的太子,哪有讓太子出去就藩的道理。”

  想到就藩,他突然猛地眼前一亮,想到了一個不是主意的主意。

  讓朱瞻基等人去就藩,全都攆出京城是不可能的。

  而且李天心裏早就打算,將現在已經在各地紮根,正在不斷吸食著大明骨血的藩王們逐一清理掉的。

  他之所以一直都沒動手,就是因為清理掉這些藩王之後,該怎麽安排他們,他先前一直都沒有想好。

  可就在剛才,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他自己都覺得是天方夜譚的可能。

  大明的國土是有限的,可是大明之外的國土可是無限的啊。

  比如比此時整個大明都大上三五倍的北美大陸,和大明麵積差不多的澳大利亞,甚至還未被歐洲人打攪的南美大陸。

  這些地方在後世可都是好地方啊。

  尤其是北美,兩邊靠海,地勢平坦,一度被稱為最適合人類繁衍的寶地。

  這樣大的寶藏,若是不利用起來,任由歐洲那些野蠻人占據禍害,豈不是太浪費了。

  有人可能這時候就要問了,那些地方還都是不毛之地,而且大明此時也沒能力進行大規模的遷徙活動啊。

  但李天卻是不擔心這個問題。

  以他目前的日漸好轉的身體狀況,他在皇帝的位置上,再幹上個二三十年估計也是沒什麽大問題的。

  他不信在這麽長的時間之內,大明的現狀還是如此。

  隻要花上個三五年的時間,將蒸汽機被鼓搗出來,蒸汽輪船也就能應運而生。

  有了蒸汽輪船,這個天下還不是想去哪就去哪!

  日本的白銀,北美的黃金,澳大利亞的鐵礦,秘魯的鳥糞和智利銅礦。

  每一樣都足以讓人瘋狂,每一樣都值得大明的無敵艦隊去探索和征服。

  而在這個過程中,將老朱家這些吸血鬼,一個個都攆到外麵去開拓新世界。

  既能解決封地的問題,又能極大的促進大明的各項發展,一舉多得,豈不完美。

  一旦這件事真的做成了,到時候,整個世界都將遍布大明的子民。

  到處都是大明的國土,那個時候得大明,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日不落帝國。

  想到這裏,就連李天都被自己這個大膽且瘋狂的想法,給弄得有些熱血沸騰了。

  當即就忍不住想要將鄭和等人給叫來,同他們商議一下征服世界的想法。

  然而,夢想總是好的,但現實總是殘酷的。

  蒸汽輪船的誕生固然意味著航海技術的革命,但其中涉及的問題,考驗的卻是一個國家整體的工業水平。

  想要造蒸汽輪船,就必須有蒸汽機。

  想要製造蒸汽機,就必須要有足夠強韌的鋼鐵。

  而想要製作符合規格的鋼鐵,就要升級現有的煉鋼技術。

  可煉鋼技術是一切工業的基石,又豈是那麽容易就能實現的。

  雖然此時大明的冶鐵冶鋼的技術是世界第一,不管是是規模還是產量,都不是其他國家能比的。

  可卻存在著兩個重要的問題。

  一是明朝的冶鐵工坊大多掌握在私人手中,也就是所謂的私營工坊。

  而國營的冶鐵工坊不管是規模還是產量,甚至連私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第二,就是質量問題。

  因為冶鐵的技術和工坊都掌握在私人手中,而他們最大客戶也不是朝廷,而是普通的百姓。

  這就使得,大明的冶鐵的規模相比以前的朝代,要遠遠的超出。

  可因為大多服務於百姓,百姓對鋼沒什麽要求,所以民間大多數的冶鐵坊都是冶鐵的。

  反而對質量更高的鋼,不管是規模還是技術,並未有太大的進步。

  質量還達不到李天的要求。

  想要達到,能夠承載蒸汽鍋爐巨大壓力的水平,李天覺得,大明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從原本的抱怨奏折太多,一下子跳到開疆拓土,然後又跳到提升冶鐵水平上。

  這個巨大的彎,讓李天都差點沒轉過來。

  心中知道,提升整個大明的工業水平,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的事情。

  他原本激動不已的心,在皇後有些擔憂的注視下,慢慢的平複了下來。

  “陛下,您剛剛是怎麽了,為什麽突然愣住了,臣妾叫了你好幾聲,您都沒反應,可是嚇壞了臣妾。”

  李天愛憐的將她抱在懷中,輕聲道,

  “讓伶兒擔心了,朕沒事,隻是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