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不同尋常的奏折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229
  雖然是安慰之語,可周鎮還是聽得冷汗直冒。

  官場就是官場,不比自家的後院,想怎麽來就怎麽來。

  這其中的水可是深的很。

  此時天工院雖然未出什麽紕漏,可一旦出了,可能就是踏天的大禍。

  周鎮做事的本事是有,態度也足夠端正認真,這也是李天這麽喜歡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是李天並未細想過,一個大組織,光是會有幹事的人還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擅長搞人際關係,協調各方的人。

  這方麵卻正是周鎮所欠缺的。

  楊榮目光如炬為人老辣,一樣就看出了,天工院目前所欠缺的東西。

  但他要忙的事,實在太多,不可能一直照看天工院和周鎮,他能對周鎮這麽語重心長的提點,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在此時大明的官場之上,這種提點別人就算求都還不一定求得道呢。

  周鎮對此也是十分的感激。

  對楊榮一番感謝,各種賭咒發誓,也是情理之中。

  ......

  他們這邊耳提麵命自不必多提。

  李天回到宮中之後。

  坐在禦書房中可是批閱這兩天積攢下來的奏折。

  經過他前段時間的一通亂拳,六科言官和都察院,都消停了不少。

  反對變法的呼聲似乎小了很多。

  對此李天十分的高興。

  與往日不同的是,今天的奏折大多是關於昨天雨水倒灌京城的事情。

  禮部侍郎提議,舉行在民間舉行祭祀活動,平息百姓恐慌。

  這種事看似荒唐,但在古代,各種封建迷信還大行其道的時候,朝廷出麵舉辦的祭祀活動還是非常的有受眾的。

  李天考慮了一下,還是同意了這道奏章。

  戶部侍郎夏元吉也上了一道奏折。

  其中所說的內容也和當日給出的建議如出一轍。

  就是由朝廷下旨號召城中屯糧大戶,平倉放糧,解決城中少糧的困境。

  他在奏章中十分清楚的列出了各種辦法,細細數來,竟然多大十多條。

  但在李天看來,這些辦法其實效果都非常一般。

  在古代大災之年,什麽東西最寶貴?

  金銀?不是,是糧食。

  雖然這次隻是一次洪災,不管是受災人數,還是造成的損害,在曆年的大災麵前,都隻算是小打小鬧而已。

  但若想從這幫商賈手中敲出糧食來,即便有朝廷的詔令,恐怕真正願意出錢出糧的人,還是不多的。

  李天其實早就想到了更好的解決辦法,而夏元吉在奏折中所說的各種辦法,在他看來並無多少可取之處,也就放任不理了。

  而且,經過夏元吉的一石三鳥之計,不少官員開設了粥鋪賑濟災民,讓受災的百姓多少受到了一點實惠,而且太倉存糧還有一些,他也不急於一時。

  接下來的奏折可就有意思。

  也不知道是不是郭文玉的事走漏了消息,還是這郭文玉真是罪大惡極。

  居然有二十多道奏折是彈劾檢舉郭文玉貪墨太倉存糧一事的。

  李天吩咐人將黃嚴早上交上來的名單拿來。

  兩相對比,發現這些人居然一個都對不上,料想,這些人定然是花了錢,上了另一個分名單的人。

  他氣的差點當場就要掀桌子。

  “這幫鳥人,當真以為老子不敢動你們是不是。”

  “這麽急著和郭文玉劃清界限,還上奏折想要邀功,真當老子不清楚你們的屁股不幹不淨嗎!”

  “來人,給朕將黃嚴叫來!”

  見他發了這麽大的火,王福也不敢多問,連忙吩咐人去傳喚黃嚴。

  李天強忍著怒火,繼續看了下去。

  猛然間他居然在眾多的彈劾奏折中,發現了一道彈劾呂震的奏折。

  膽敢彈劾朝廷二品大員,七卿之一的呂震。

  此人必定有些膽識,一看彈劾之人的名字,李天反而笑了。

  “諸葛正,居然是他!”

  都察院每次朝會都必到的兩個人之一。

  一個是他,另一個就是於謙於節安。

  兩人都是相貌堂堂,風度不凡。

  雖然隻是區區七品監察禦史,但還是給李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要彈劾呂震的事,和此次的貪腐大案並沒有多大幹係。

  而是彈劾呂震饞言媚上、任人唯親,結黨營私之類的事。

  這讓李天有點意外。

  倒不是,他的奏折另類,而是因為他一個監察禦史,居然彈劾自己的主官,這點讓人感到意外。

  自古以來,文官想要彈劾他人基本都是集合一些自己親近的人,一起上書。

  而親近的人多數都是同一部門的人,畢竟每日都見麵,相比其他各部的官員,本部的人更容易結交。

  不過,這個諸葛正不顧上下尊卑同僚之宜彈劾呂震,不能不說,他要麽是腦子出了什麽問題,那麽就是因為什麽事,狗急跳牆了。

  關於呂震的具體處置方案,楊士奇等人還未給出最終的裁定。

  鑒於他的檢舉,最終查出邊軍將領勾結當朝官員之事的功勞,估計至多也就是革職職查辦,冷藏個三五年留用罷了。

  郭文玉既是這次貪腐大案的首犯,又隻是一個三品侍郎,他倒了也就到了,估計沒人會惋惜,甚至有的人恨不得上去踩上兩腳。

  可呂震不同,他畢竟曾經是禮部尚書,現在都察院左都禦史,朝堂之上權勢最隆的幾個人之一。

  他可不是那麽容易倒下的,即便這次革職查辦,沒準過個幾年還會崛起也是說不準的。

  所以即便呂震此時身陷囹圄,可敢彈劾他的人並不多。

  李天仔細的審視諸葛正的這道奏章,心中暗想,“這個諸葛正有點意思,但他奏章中所彈劾的事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看不出什麽來,其中可能另有隱情,倒是不妨見上一見。”

  於是他對王福說到,

  “去給朕將都察院的諸葛正叫來,朕有事詢問。”

  王福領命,吩咐手下抓進去辦。

  沒多久,黃嚴滿頭大汗幹了過來。

  “老奴....老奴參見陛下!”

  李天瞧他那副上氣不接下氣的狼狽樣,想到早間給自己送上的幾十萬兩,責備的話到了嘴邊,卻又生生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