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爭分奪秒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201
  李之涼走了半天,朱高煦才姍姍來遲,倒不是朱高煦又覺得自己腰杆子硬了,而是其宅邸乃是在京城最靠北的金台坊。

  金台坊中,有大名鼎鼎的鍾鼓二樓,也有威名赫赫的騰驤四衛,可謂是人盡皆知的漢王老巢。

  在正陽門之變發生前,朱高煦一直自認為穩操勝券,皇帝寶座不過是囊中取物,畢竟他是天下兵馬大都督,又是先帝最疼愛的兒子。

  住在金台坊,也是朱高煦想提前感受一下帝星在上,坐北朝南的快感。

  房屋的坐向在古代大有講究,古人向來覺得北為陰,南為陽,隻有坐北而陽的房子,才稱得上是合乎自然之道。

  本著吸收山川之靈氣,日月之精華的美好願景,故朱高煦一等朱棣蹬腿兒,便急忙將王府遷到了金台坊中。

  金台坊距離明時坊,橫跨了半個京城,就是平常的豔陽天,那也得走上小半個時辰,更不用說眼下盆潑的暴雨天氣了。

  乘著奢華貴麗的馬車而來,一路上看著城中愈發誇張的積水,朱高煦心裏那叫一個提心吊膽,想不明白李天為何要召他前來。

  馬車駛入明時坊,到了周大河家的小院,朱高煦一腦袋都是大大的問號,不等隨從打傘,便急匆匆的長驅而入。

  不過幾步落在雨中,朱高煦便被淋了個落湯雞,隔著大老遠,就忙不迭的喊著臣弟來遲,參加皇兄之類的話。

  聽見動靜,李天轉臉站起了身,將朱高煦一把拽到屋簷下,順手端起一盞熱茶:

  “高煦來啦,快喝口熱茶暖暖身子。”

  看到李天的動作,朱高煦心神頓時一鬆,看來大哥突然傳召自己不是什麽壞事。

  雨氣氤氳,涼氣襲人,說是熱茶,其實也就比涼茶溫了那麽一丁點,朱高煦刺溜刺溜幾口喝了個精光,趕忙問起正事:

  “敢問皇兄突然召臣弟前來,所謂何事?”

  “當然是水患的事兒了。”擺手示意江保給朱高煦搞張凳子過來,李天大馬金刀的坐下,直接道:

  “朕叫你過來,主要是城外現在築堤,那邊得有個能鎮得住的人去看著,朕左思右想,也唯有高煦你能擔此重任了。”

  皇帝口中無廢話,李天一語作罷,朱高煦的腦瓜子便轉了起來,思考李天此舉有何深意。

  心思急轉,朱高煦腦海一驚,頓時全然明了,大哥這是怕自己趁著水患滋擾生事啊。

  念及至此,朱高煦滿心複雜難言,心裏那叫一個不是滋味,自己現在都破落成錦衣衛指揮使了,大哥居然還不放心他。

  大雨下的四周一片烏漆嘛黑,李天雖然已讓江保點起油燈,但仍是看不清朱高煦的臉色。

  半天聽不到朱高煦回話,李天眉頭微微一皺,口氣中略帶著幾分不滿道:

  “怎麽,可是朕的安排有哪裏不妥?”

  朱高煦聞言,趕忙收起心神抬起了頭。

  這時,突然一陣狂風刮了過來,劈裏啪啦的雨滴不過呼吸之間,便將朱高煦的後背盡盡數打濕。

  腦海中鬼使神差的冒出一句‘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朱高煦抿了抿嘴,垂著腦袋把手舉過了頭頂:

  “皇兄安排甚是妥當,臣弟接旨。”

  雖不知朱高煦先前在琢磨什麽,不過李天也沒什麽興趣,下意識點了點頭,當即出聲道:

  “雨情緊急,事不宜遲,高煦你速速前去吧。”

  見大哥毫無要與自己解釋的意思,朱高煦臉皮子頓時一暗,微微弓著身子,甕聲甕氣道:

  “那臣弟就先告退了。”

  懶得再整一出雨中送別的戲碼,李天嗯了一聲,便靜靜目送著朱高煦往院外走去。

  雨下的著實不小,黃嚴領來的三百東廠番子,被李天派出去了大半個時辰,這會兒也陸陸續續的開始回來複命。

  黃嚴就守在院門口,每有屬下回來稟報,便會細細聽後再給李天複述。

  “聖明無過陛下,陛下,老奴的兒孫們來報,城西的泄水工事一切正常,街上的積水也隻有淺淺一層。

  水患稍微有些嚴重的,都在陛下先前部署的十二坊中。”

  雨下的都已經調動禁軍親衛了,黃嚴還在這兒一口一個稍微,一口一個有些,李天心中頓時有些不喜,瞥了黃嚴一眼,淡淡道:

  “其他各坊呢,可有什麽突發情況?”

  “回陛下的話,東城十二坊的消息還未遞過來,不過老奴就目前情況看來,不太樂觀。”

  趁著昏暗的光亮瞅見皇上臉色不對,變臉比竄稀還快的黃嚴趕緊換了說辭。

  不置可否的哼笑了兩聲,李天擺了擺手示意黃嚴滾蛋,轉臉看向周鎮,突然想起了天工院,隨口道:

  “周鎮,朕要是沒記岔的話,天工院的工期可是明日結束?”

  周鎮聞言先的點了點頭,然後趕忙拱起了手:

  “陛下記得沒錯,明日八月初九秋分時節,正是天工院工期結束的日子。”

  秋分秋分,晝夜平分。

  李天知道秋分一過,黑夜就會一天比一天長,不過即是到了秋分,那中秋節豈不是近在咫尺了。

  初九天工院工期結束,初十皇家錢莊開業,十一又該早朝,李天稍一思量,隻覺一個腦袋兩個大,這麽多事情居然都湊到一塊來了。

  不過湊到一塊兒也好,正好中秋節前把這些事情都給辦了,免得捱到過節,讓群臣背地裏說他這個皇帝不體恤臣子。

  “陛下,東城幾個坊有消息過來了。”

  啪啪踩著水,提著官袍,黃嚴又急忙過來匯報情況。

  斟酌了一番措辭,往屋簷下多站了幾步,黃嚴不敢廢話,快速道:

  “陛下,黃華坊和思誠坊積水嚴重,坊內都出現了大範圍的倒灌,不少百姓家中,都淹到了小腿處深,白起良正領著武侯巡使加緊疏通泄水溝。

  仁壽坊情況稍好一些,但仁壽坊內有兩座石橋被衝垮了,不少碎石都被滿溢的河水衝上了岸。

  被水浪裹挾著衝入了明照坊中,不過暫時還未有百姓傷亡。”

  聽到僅僅是雨水倒灌,河道滿溢,李天微鬆了口氣,這些都是小事,隻要沒有百姓傷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