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傾盆大雨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197
  心知皇上是惦念楊閣老,江保抿了抿嘴,主動出聲道:

  “陛下,要不老奴讓東廠派個人去看看。”

  “看看又能如何,還能把這大雨看停了罷。”

  江保聞言麵色一怔,尷尬的幹笑了兩聲,垂著腦袋拱手一禮:

  “老奴失言。”

  見江保拍馬屁又拍到了馬腿上,王福樂得發笑,吭哧吭哧憋著笑意,轉臉看向朱高燧道:

  “此時大雨下的正急,殿下一時半會也回不了府,不如與咱家商議商議後日開業事宜如何?”

  “自無不可,王總管請坐。”

  錢莊開業算不上什麽大事,有朱高燧負責足以,李天懶得再摻和其中,給江保使了個眼色,便踱步出了後堂。

  錢莊前堂,咚咚鏘鏘的聲音仍舊未停,外頭雖然雨下的跟盆潑似的,卻也影響不到他們忙活。

  來做活的匠人和工部的老官匠,沒一個認識李天,但見王大公公對這位公子的態度恭敬,也都照麵趕忙行禮。

  微微頷首著與一幹匠人見禮,李天緩步走到了錢莊屋簷之下。

  放眼望去,隻見天地之間灰蒙蒙一片,雨滴密的連成了一片,跟天上遭難了似的,鋪天蓋地的往地上跑。

  黃豆大的雨滴砸在地上,哪有詩中那般唯美的意境,傳入人耳中的,隻有劈裏啪啦宛如爆竹似的嘈亂之聲。

  看著街上蒙頭亂跑,猶如無頭蒼蠅般的避雨百姓,李天不著痕跡的皺了皺眉,對這種失控的景象感到有些不喜。

  “江保,現在什麽時辰?”

  “陛下,戌時一刻了。”

  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戌時一刻正是七點十五,不過這會兒的天光在李天眼中,哪有半分七點多的樣子,說是半夜三點他也信。

  雨越下越急,接天連地的雨幕,已到了狂風也無法裹挾的地步,街上很快出現了水坑,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上漲。

  雨聲如濤聲,洶湧如天傾。

  李天看的暗暗心驚,抹了把臉上冰冷的雨水,心中頓生不妙之感。

  這麽大的雨,京城的排水係統怕是要撐不住了。

  “陛下,快看。”

  江保老手指著遠處,驚呼出聲道。

  順著江保手指的方向看去,李天瞳孔猛地一縮,臉色隨即大變。

  隻見海運大街與太倉大街的交叉口,高達半尺的渾黃水浪,正以極快的速度朝太倉方向奔湧而去。

  “陛下,這麽多的泥土,定是北聚賢坊的泄水溝倒灌了。”

  江保說的急切,李天也看的臉色凝重無比。

  這場大雨下了還不到半刻鍾,北聚賢坊的泄水溝就頂不住了,若是再這樣下去,豈不是整個京城的排水係統都會崩潰。

  京城兩麵環山,西北要比東南地勢高得多,李天完全可以想象,整個京城的雨水,都朝東南三坊衝去的景象。

  “不能再等了,江保,給吳中下旨,讓他火速帶著人來見朕。”

  雨情緊急,江保沒有廢話,拱手一諾,便一頭紮進了錢莊。

  錢莊後門,停著朱高燧來時的馬車,大雨來襲,朱高燧府上的下人,早就將馬匹遷入馬廄躲雨。

  江保心中急切,也不跟朱高燧府上的下人知會,拽著一匹高頭大馬,便一刻也不得閑的衝出了錢莊後門。

  暴雨如注,整條海運大街都開始積水,先前的小水坑,早已消失不見。

  海運大街自永樂十八年營建,年年整修換新,一條街鋪的都是條石青磚,其下乃是京城最好的排水係統。

  眼下瞅著海運大街都開始積水,李天心中不妙之感愈發強烈,直接快步衝入了後堂,看向說的正哈哈大笑的王福二人道:

  “王福,傳朕的口諭,讓順天府,大興縣,宛平縣,東城兵馬司給朕全員出動,即刻前往明時坊,準備攔截水患。”

  見皇上麵容冷峻,王福神色當即一肅,什麽也不敢問,拱手一諾,急跑著出了後堂。

  李天劈裏啪啦一通安排,朱高燧也嚇的趕忙站起了身,小心道:

  “皇兄,這是出何事了?”

  “雨下的太大,京城很可能要內澇了。”

  “內澇?”

  聽著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字眼,朱高燧一時間有些怔神,京城都多少年沒有內澇過了。

  “皇兄,京城與海河相連,又與運河想通,城中穿城而過的河流有數十條,泄水溝更是不計其數,怎會有內澇之危。”

  口說無憑,李天沒有廢話,直接拉著朱高燧出了後堂,指著不遠處的兩街交叉口,微眯著眼道:

  “大雨下了還不到一刻,北聚賢坊的泄水溝就已開始倒灌,若是這雨半刻鍾內還不停,你說京城會不會內澇。”

  看著不遠處洶湧的水浪,朱高燧倒吸了一口涼氣,但想著內城的地勢走向,還是下意識的開口道:

  “皇兄,正陽門,崇文門,東便門外都有兩尺餘寬的護城河,東便門更是與運河主河道相連,城中可能積水,但絕無內澇之危啊。”

  “正陽門?崇文門?東便門?”

  李天一連三問,聲調一聲比一聲高,問到最後直接給朱高燧來了一腳:

  “正陽門外呢,外城的百姓在你朱高燧眼中,就不算百姓是吧?”

  朱高燧長這麽哪被人踹過,屁股一吃痛,趕忙捂著嗷嗷叫道:

  “臣弟失言,臣弟失言。”

  冷冷的瞪了朱高燧一眼,李天懶得再踹,心中不由開始擔心起外城的百姓來。

  內城的護城河確實寬闊,但卻是東西走向,而暴雨匯聚的水浪,乃是自北向南俯衝而下。

  護城河能攔住洶湧的水浪最好,但若是攔不住,那外城的百姓可就早遭殃了。

  京城有內城和外城之分,內城中居住的百姓,家中基本都有餘財,算得上是體麵的京城人氏。

  而外城的百姓,則若是逃難定居,或向往京城,家中往往隻能勉強過活,稍微有個天災人禍,便會一貧如洗。

  京城三十六坊,外城隻有八坊,但這八個坊中,卻是住著京城百萬人口的大半。

  身為大明的皇帝,李天捫心自問,外城的幾十萬百姓,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棄之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