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老驥伏櫪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213
  聖旨一下,沒幹係的衙門紛紛收了手,隻剩下東廠和東城兵馬司的人還在澄清坊徹查。

  其實吳不法和白起良都清楚,再查下去也查不出什麽。但這種事情就是這樣,表麵功夫比抓到真凶更重要,這也是一眾親王著急慌忙請求麵聖的原因所在。

  皇帝遇刺是個大新聞不假,但碰上大量平民傷亡,坊間百姓自然更關心後者。

  在李天的默許下,明教刺殺皇帝並屠殺百姓的消息不脛而走,消息傳到京城內外三十六坊,全城百姓皆是憤怒不已,開始自發的四處尋找明教教眾。

  明時坊,旺福客棧二樓客房。

  剛得知消息的林無缺惱怒至極,催發內力,一掌拍碎了半張實木床,臉色陰沉如水,忿忿看向一旁老者道:

  “這三頭徹頭徹尾的蠢驢,把我明教的立足之本全給毀了!”

  “少主,不可喜怒浮表於色。”

  “宋叔,都到這時候了,您老就別給我念經了。”林無缺煩躁的用手捂著額頭,愈發惱怒道:

  “我明教今日能有百萬教眾遍布天下,靠的就是那些纖夫,牙人,船工,力夫。雷天勝他這麽在街上殺上一通,我明教以後在順天府可還有立錐之地。”

  老者耷拉著眼皮,靜靜看著林無缺發泄情緒,淡淡道:

  “雷天勝本就是京城裏的地痞無賴,老夫曾勸過你,雷天勝此人不堪大用,是少主你一意孤行,硬要將順天府分舵之位授任於他。”

  說起順天府分舵舵主的位置,林無缺就後悔的牙根癢癢。

  大明京城,天子腳下,明教在這裏的發展一直極為緩慢,若不是雷天勝在京城有幾分勢力,他也不至於把一個地痞收入教中。

  “別說了宋叔,風頭過去,我自會向總舵領罪。”

  就在這時,房門聲響,一個方癟的腦袋探了進來,顧不得其他,快速道:

  “少主,宋護法,有東廠番子打北邊過來了,應該是雷舵主牽馬的時候讓人看見了,少主你們快避避吧。”

  探頭進來的是旺福客棧掌櫃,同樣也是明教中人,在這些個教眾麵前,林無缺向來注意形象,麵帶笑容溫聲道:

  “我和宋叔這就走,李掌櫃你幫我們看著點。”

  “我一直讓小二盯著呢,少主你們收拾好行囊,直接從客棧後頭走就行,那下邊有我挖的地道,直通外城崇文門。”

  “麻煩李掌櫃了。”林無缺滿臉和煦道。

  “隻要少主能安全脫身,小的就是死了也值。”

  ……

  禦書房中,氣氛瑾然。

  李天靠在軟塌上閉目養神,內閣四位閣老正襟危坐在一旁,靜靜聽著江保匯報消息。

  “陛下,黃提督那邊的單子剛遞過來了,行人百姓喪命三十五人,重傷六十三人,輕傷者約莫兩百餘人。喪命的三十五人中,有十二人是被砍殺致死,其餘二十三人,皆是互相踩踏致死。”

  聽到百姓死傷數目如此之多,楊士奇幾人皆是麵露悲戚,李天也歎聲著睜開了眼:

  “傳朕口諭,暫設安置所衙門,鄭和任所長,黃嚴和白起良任副所長,務必將所有受傷百姓安置妥帖。”

  “老奴遵命。”

  拱手一諾,江保不多廢話,轉身告退而去。

  揉著太陽穴起身坐直,抿了一口溫茶,李天抬眼看向楊士奇四人沉聲道:

  “刺客的身份東廠已經查出來了,是潛伏在京中的明教分舵舵主,朕已著令東廠嚴加審問,你們有沒有什麽要說的。”

  楊士奇四人是內閣閣老,也是思危局的第一批成員。

  眼下禦書房中並無旁人,黃準也不作虛禮,拱了拱手道:

  “陛下,微臣以為清繳明教已是迫在眉睫。京城乃是天子腳下,明教敢當街行刺,窺一斑而知全豹,明教在京中的教眾恐怕已經不下千人。”

  “仲常這話有些危言聳聽了吧。”楊榮朝李天拱了拱手,出聲道:

  “此次當街行刺陛下者隻有三人,仲常從何判斷京中明教之人已過千數?”

  “楊閣老有所不知,戶改局推行戶改之法十多日以來,每日都有百姓逃避,這些逃避的百姓家中,多半都供奉媽祖。”

  黃準此話一出,楊榮心中頓時了然。

  媽祖又稱湄洲媽祖,最早出自福建莆田縣湄洲島,乃是福建沿海等地供奉的海神。

  京城位於北方內陸,尋常人家別說供奉,就是沒聽說過的也大有人在。

  而明教的老巢恰巧就在福建,媽祖也被明教奉為救民天後,大部分明教教眾都會在家中供奉。

  “這事仲常朕怎麽從沒聽你提起過?”李天眉頭微挑,淡然問道。

  黃準聞言當即起身拱手道:

  “陛下明鑒,微臣之所以從未向陛下提起,是因為那些百姓也不知媽祖是個什麽神仙,隻聽說能鎮宅納福保安送子,便供奉在了家中。”

  “原來如此。”李天點了點頭,示意黃準坐下,轉而看向楊士奇道:

  “士奇,朕聽說先前內閣緊急召開了閣議,你們都議出什麽來了。”

  “陛下,事有輕重緩急,老臣閣議的是如何加強陛下護衛,比之明教禍患不足一提。”

  “士奇說的有道理,那你們都給朕出出主意吧,看怎麽把這明教連根拔起。”

  說罷,李天一個歪身又躺在了軟塌上,靜等楊士奇四人開口。

  楊士奇聽到李天說連根拔起,心思頓時活絡起來,給一旁的楊榮使了個眼色,稍加沉吟,起身拱手道:

  “陛下,據老臣所知,明教所吸納的底層教眾多是下九流行當,幹的都是些醃臢活計。

  這些百姓平日裏受了欺辱別說告官,就是連衙門的大門都不知道朝哪開。

  老臣提議,不如新設一司法衙門,專為這些百姓伸冤平事。

  長此以往,明教必會如浮水之萍沒了根基,屆時就算還有些明教教眾,也不過是插標賣首的匪徒罷了。”

  李天聞言眼神一亮,臉上有了幾分笑意。

  楊士奇這個老家夥可以啊,居然也有膽子提議新設衙門了,看來思危局給楊士奇了不少信心呐。

  “好,朕準了,新設司法衙門一事就由士奇你全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