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小小插曲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216
  皇權獨尊,高高在上。

  雖然朝中最近變法之風愈演愈盛,但在朝中大部分官員眼裏,所謂的變法,倒不如說是新皇登基三把火。

  對於朝中的大部分官員而言,他們並不關心變法之下有怎樣的深意,他們隻在乎如何才能搭上變法這輛順風車,盡快升官。

  千步廊吏部衙門外擠得滿滿當當的歇腳棚,便生動展示著這些官員的心理。

  擠在歇腳棚裏的官員,基本都在五品以下,胸前的補子上繡的不是水鳥就是黃鸝,每個人手中都捏著一封推薦信,神情各異,各懷心思。

  一名胸前繡著鷺鷥補子的六品官員,獨自占著一張長凳,左顧右盼,一臉小心的低聲道:

  “諸位,本官可是聽說都察院馬上就要變革了,諸位可有想去都察院當差的?”

  “都察院?”

  被吸引的五六個七品官伸長了腦袋,隨即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都察院有什麽好變革的,難不成是要把禦史手中的筆杆子換成金的?”

  “這位老兄真會說笑,要本官說,指不定是真的,沒看金刑部都被調到都察院去了。”

  “金刑部調到都察院是為了準備變革?可在下怎麽聽說是金刑部惡了皇上,被貶去都察院了。”

  “你們都從來聽來這些小道傳言的,本官可有確切消息,是元輔大人親自向皇上諫言變革都察院的。”

  “哈哈哈,確切消息?你個八品小官也能知道確切消息?”

  “快看,那是不是內廷的江總管,江總管怎麽來吏部了。”

  ......

  內閣後閣處。

  吏部尚書錢義聽召而來,跟著江大總管一進內閣,便趕忙躬身作揖:

  “微臣參見陛下,見過元輔。”

  剛從楊士奇那了解了一番錢義的生平,李天這會兒對錢義很有好感,含笑著說道:

  “之融不必多禮,快坐,朕與士奇已經等你多時了。”

  微微躬身,錢義自覺坐在了楊士奇下位,待江保看茶後,拱手道:

  “陛下突然召微臣進宮,可是有要事要交代?”

  李天本來還想跟錢義嘮會家常,但見錢義屁股還沒坐熱就問上話了,不由莞爾打趣道:

  “怎麽?吏部的政務太多,錢尚書剛坐下就急著回去了?”

  錢義聞言麵色一頓,隨即反應過來皇上是怪他太急,便老實端起了手旁的熱茶,輕吹著茶湯上的茶葉,不再言語。

  李天看的暗暗發笑,清了清嗓子,隨口道:

  “朕找你倒是沒什麽大事,就是想問問你吏部最近政務如何,是不是有不少官員都想調任新設的衙門?”

  說起正事,錢義趕忙放下手中茶盞,起身擲地有聲道:

  “陛下放心,微臣絕不會讓追名逐利之徒進入戶改局和天工院。”

  好家夥,五六十的人了嗓門還這麽大,李天被嚇了一跳,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道:

  “之融你激動個什麽,朕找你來又不是問罪的,你看你這一嗓子給士奇嚇的。”

  錢義一轉眼,見元輔大人果然是擦拭著長須上的茶水,尷尬一笑,麵露歉意道:

  “最近衙門裏來辦事的人太多,扯著嗓子習慣了,還請元輔勿怪。”

  “無妨無妨。”楊士奇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將方帕塞進袖中,心裏明白有些話皇上不好問,當即開口道:

  “最近吏部文選司是不是人手不足?老夫怎麽聽說的有的官員也沒什麽建樹,卻一連升了兩三級。”

  錢義聞言神色陡然一正,心裏門清,這恐怕才是皇上召他前來的真正原因。

  國朝對官員的升遷考核極為嚴格,那些七八品的官員升遷根本不會入皇上的眼,如此說來,是這半月升任到五品以上的官員出了問題。

  腦海中快速檢索著近半月升任的五品以上官員,錢義嘴唇微抿,大腦宛如一台精密的儀器般,調動著半月以來越級而升的文書。

  除了立下功勳破格升遷的官員,便唯有各省的三司使和各部堂的尚書舉薦,方能為官員免去一年的功績考核。

  聯想到最近朝中六部九卿的劇烈變動,錢義心中悄然浮出了三個名字。

  禮部兵部刑部的三位尚書都舉薦了五品官員,禮刑二部尚書新任,舉薦一把自己的心腹應該不會惹得皇上不滿。

  如此說來,問題出現在兵部尚書李慶身上。

  理清思緒,錢義躬身一禮,當即心直口快道:

  “敢問元輔,可是兵部主事盧象如擢升通政司右參議一事?”

  錢義自己在腦海中層層剝繭理了一遍思緒,但看在李天和楊士奇眼中,錢義不過僅僅是思索了幾個呼吸。

  驚歎於錢義的記憶力和機密,李天也不再遮遮掩掩,順勢接過話茬道:

  “不錯,盧象如今日來內閣送奏本時,朕與他多聊了幾句,偶然得知他之前不過是兵部主事,連跳兩級升任的通政司參議。”

  李天話罷,錢義心中頓時了然。

  不過錢義有些疑惑,楊士奇難道沒有告訴陛下,部堂尚書有舉薦官員之權?還是說楊士奇是故意裝作不知?

  粗略想不明白此中深意,錢義索性不再細想,拱手如實道:

  “陛下,盧象如連跳兩級是因為有李兵部舉薦,並非是吏部不按章程給其升任。”

  “還有這回事?”李天輕咦了一聲,有些意外。

  瞥了眼端坐如山的楊士奇,錢義點了點頭,繼續道:

  “吏部最近受理的越級升任官員一共有三人,具是堂官推薦,陛下但請放心,吏部雖不能說清明如水,但微臣保證一定公平,絕不會讓誌大才疏之人擔任要職。”

  微微頷首,李天將李慶舉薦盧象如一事記在了心上,轉而隨口問道:

  “最近各衙門官員調任情況如何,可有結黨拉幫的現象?”

  錢義揣摩著李天問這話的用意,稍加沉吟拱手道:

  “陛下,自從都察院前任都禦史劉清和楊洛被罷黜後,各衙門的官員調任確實是頻繁了些,不過目前還在微臣掌握之中,還未出現結黨拉幫的跡象。”

  “如此甚好。吏部掌天下官員任免調動,升降考績,之融你可得給朕挑好這副重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