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章法已定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196
  二品大員的調動,已足以在朝中掀起一番風雨,不過風雨再大,也波及不到李天頭上,誰讓他是皇帝。

  送走金有德呂震和一眾言官後,李天領著楊士奇等人重回後閣,開始用膳。

  一番大快朵頤,李天腹中饑餓感消散不少,漱了漱口,看向席間幾度欲言又止的楊士奇笑問道:

  “士奇可是想問朕為何要將金有德調任都察院?”

  “果然還是瞞不過陛下慧眼。”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楊士奇身子微側,臉上浮現出三分不解:

  “陛下對都察院莫非也有安排?”

  李天含笑不語,沒有直接回答楊士奇的疑惑,轉而說起另一件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

  “士奇,你說貪官汙吏為何怎麽殺都殺不完?”

  楊士奇心裏清楚,皇上肯定不是想聽什麽人性使然之類的說辭,沉吟片刻道:

  “貪官汙吏屢禁不止,老臣以為主要是三個原因。

  一來官吏手中多有權力,隻需稍微動動腦筋便能做些不法之事。

  而不法之事也不全是賄路貪墨,比如與豪族巨富做利益交換,若不露出馬腳,朝廷極難發現,就更不必說問責追罰。

  二來官吏基本都寒窗苦讀數十年才得以入仕,對於官吏的親朋好友而言,就是不托關係,也可以打著其名頭做許多非法之事。

  同袍之情,血脈之情有幾人能斷絕?官吏往往為親朋好友遮掩一次過錯,便會有再二再三,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三來身而為人,有幾個喜好,欠出去幾個人情再正常不過。賄路之人若是投其所好或用人情要挾,又有幾人能抵擋誘惑,不顧恩義。

  坊間向來便有做官不貪,過期作廢之類的俗語,在這種環境下任職的官員,又有幾人能安分守己,不忘初心。

  話再說回來,若是上司帶頭貪汙,下麵的官吏為了烏紗帽,又有幾人敢不從,敢揭發檢舉。”

  楊士奇對貪官一番鞭辟入裏的見解,引的楊榮等人連連附和。

  李天雙眼微眯,搓著拇指和食指,語氣中帶著幾分不甘心道:

  “那按士奇你所言,貪汙之風是絕無可能刹住了?”

  “話也不能這麽說陛下,貪汙之風雖然無法根除,但朝廷卻可以用法度約束,用重罰震懾,用高薪養廉。”

  呼了口氣,李天陷入了沉思。

  法度重罰這方麵,朱元璋已經做到了極致,官員貪墨隻要超過二十兩就是一通剝皮充草,再重也重不到哪去,還有可能物極必反。

  至於高薪養廉,倒是可堪一試,但現在國庫沒錢發不出銀子,也沒辦法立即實行。

  見李天眉頭緊皺著思索,楊士奇知道皇上這是犯了難,趕忙出聲勸解道:

  “陛下其實也不必太過煩惱,我大明貪官雖然多,但清官也有不少,起碼當下,吏政還算的上清明,待陛下變法初顯成效,貪官之風自然會有解決之道。”

  聽著楊士奇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勸解,李天歎了口氣,也隻能暫且將貪官一事放在一邊,把話題拉回到金有德身上道:

  “朕對金有德在刑部衙門哭喪確實不滿,將其調任都察院也有敲打之意,至於對都察院的安排,朕不過是想給呂震提個醒,警告他不要太過放肆。”

  楊士奇聞言心裏登時一鬆,隻是不滿那倒還好,他就怕皇上把都察院當做貶官之所,無形之中廢了都察院一個二品衙門。

  打消了心中憂慮,楊士奇眉間舒緩不少,拱手一禮,突然開口:

  “老臣不敢瞞著陛下,朝中確實有以老臣為首的江西幫存在,但老臣敢對陛下保證,江西幫絕無結黨企圖。”

  看著楊士奇一臉坦然的模樣,李天心中微喜,楊士奇今天能把所謂的江西幫挑明,已然是準備跟著他變法到底。

  按下心中喜意不表,李天換上一副佯怒的神情道:

  “士奇你這話朕聽了可不痛快,朕何時懷疑過江西幫結黨了?”

  楊士奇聞言當即揮袖起身,義正言辭道:

  “老臣已下定決心為陛下全力推行變法一事,自然不能讓陛下心有顧慮。”

  楊士奇開了個頭,楊榮幾人自然不甘落人於後,紛紛用各自的方式交上了一番投名狀,一時間君臣同心,一片和睦。

  用過午膳之後,李天不再拉著楊士奇幾人幹坐,乘著龍輦一路回到了禦書房,鬥誌十足的開始批閱奏折。

  李天走了,但楊士奇幾人並未散場。

  與李天在時的輕鬆氣氛不同,楊士奇幾人此時皆是一臉凝重,就連變法先驅黃準也是眉頭緊皺。

  有些話他們可以跟皇上說,但有些話他們隻能私下探討。

  楊士奇極其少見的雙目出神,喃喃出聲道:

  “皇上的野心之大,老夫今日總算清楚了。”

  年林最小的任瑾,發出了第一句由衷的感歎:

  “元輔,若是真按皇上構想變法,我等斷不可能全身而退。”

  自古變法之人就沒有一個安度餘生的,楊士奇和任瑾清楚,黃準楊榮更清楚。

  收回心神,楊士奇雙目微凜,看向任瑾仨人道:

  “此等名垂青史造福萬民的變法,就是日後五馬分屍,老夫也絕不退縮,這幾日老夫就會安排親眷進京,你們也都早做打算吧。”

  任瑾三人也是這麽考慮的,拱手一應,隻聽楊榮開口道:

  “早在陛下升任鄭公為親軍八衛大將軍時,我等就該想到的。”

  “子榮說的是啊。”黃準接過話茬,視野透過門縫朝外看去,好似看到了滿地人頭,頓神道:

  “陛下操練親衛明顯是在為大變革做準備,恐怕至多再有幾個月,朝堂便再無安生之日了,不過本閣相信,變法一事對我大明是福非禍。”

  楊士奇微微頷首,拂著白須有些自嘲:

  “老夫先前還以為陛下是新皇登基,想要折騰出點動靜,真是貽笑大方。”

  “元輔何必傷神,陛下之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變法改製,有誰能想到其實是早有安排,眼下章法已定,我等隻管緊隨陛下步伐便是。”

  “子榮所言甚是有理,倒是老夫顧影自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