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西洋所獲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49      字數:2347
  見兩個好弟弟都這麽乖巧,李天滿意的押了口茶,轉臉看向朱瞻基道:

  “瞻基,朕把燕山四衛交由鄭公公掌領了,你的親軍可複立了?若是沒複立,就去燕山四衛隨便任個差事,別讓人說起來朕好像不疼兒子似的。”

  朱瞻基最近沒事就到內閣六部觀政,心裏別提多美了,早就將親軍一事拋到了腦後,呲嘴一咧,露出一口大白牙道:

  “兒臣最近忙著觀政,每天充實得很,複立親軍要花好多銀子,還是算了吧。”

  讓朱瞻基觀政,是李天那日和任瑾一起到東宮問業的決定,並未頒布聖旨。

  其餘皇子都不知道此事,眼下聽說父皇竟然大哥觀政,一個個都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察覺到一幫兒子們的眼神,李天抿了抿嘴,這些皇子說是他的兒子,又不是他的兒子,以後要怎麽辦,他還真有些頭疼。

  朱高熾一共生了十個兒子,早夭一個,還剩九個。

  除了太子朱瞻基還有兩年及冠外,其餘都是毛頭小子,最小的十子朱瞻延,今年還不到兩歲。

  看著被幾個太監侍候在中間,哈喇子順嘴溜的朱瞻延;坐在軟塌上一刻不得閑。

  亂動不停的朱瞻自,朱瞻凱,朱瞻墺;還有滿臉稚嫩,故意想裝出一副大人模樣的朱瞻望,朱瞻善,朱瞻庸,

  李天有些哭笑不得,擺了擺手道:

  “瞻俊留下,把他們都送回母妃那去吧。”

  朱瞻俊今年也是十八歲,隻比朱瞻基小半年,因為長得五大三粗,深受朱棣喜愛,朱棣還沒死的時候就給封了鄭王。

  見父皇隻讓自己留下,朱瞻俊心裏高興的不得了,趕緊拱手道:

  “父皇可是差事要兒臣去辦?”

  朱瞻基自己雖然是個黑臉小胖,體格壯碩,但並不待見同樣五大三粗的朱高俊,朱高俊話剛說完,便出聲訓斥道:

  “父皇還沒問你,你急個毛蛋。”

  朱瞻俊的老娘雖然也是正妃,但比朱瞻基的皇後老娘還是差遠了,不敢和朱瞻基頂嘴,朱瞻俊強憋著口氣,訕然道:

  “大哥教訓的是。”

  雖然隔得有些遠,沒聽到朱瞻基說了什麽,但李天也猜到朱瞻基肯定是在教訓朱瞻俊,咳嗽了兩聲道:

  “瞻俊啊,你也老大不小了,有什麽愛好沒有啊?”

  朱瞻俊聞言趕忙起身,兩眼放光道:

  “父皇,兒臣想領兵打仗,大哥不願意去燕山衛,兒臣願意。”

  古代人壽命不長,唐太宗李世民十六歲就領軍掌印,率兵打仗。

  十八歲的朱瞻俊在一眾臣子眼中,雖未及冠,但也算半個大人。

  聽到朱瞻俊想領兵,一眾大臣都變了臉色,唯恐日後再出一個漢王朱高煦,作勢就要開口勸止。

  李天使了個眼色,沒讓眾臣開口,若有所思道:

  “領兵打仗好啊,你叔叔就是個領兵打仗的好手。”

  朱高煦正發呆跑神呢,聽到李天突然點他的名,身子一抖,頓時麵露苦笑道:

  “瞻俊還是不要學本王的好,本王這些年率軍征戰落了一身病根,每月身子都要難受幾天。”

  李天聞言瞥了眼朱高煦,心中發笑,隻有女人每個月才會難受幾天,朱高煦就算為了表示低頭,也不至於說這種話吧。

  收回心神,看著朱瞻俊滿臉的期待,李天稍加思索,頓時有了主意。

  “這樣吧,瞻俊你先去你叔叔麾下當差,讓朕看看你的本事,以後若是有機會,再披甲上陣也不遲。”

  聽到父皇讓自己去錦衣衛當差,朱瞻俊心中狂喜,急忙俯身拜地:

  “父皇放心,兒臣一定聽叔叔指揮。”

  微微頷首,李天又跟朱高煦交代了兩句後,便親自把朱高煦和朱高燧送出了大殿。

  回身到殿內,李天捂著嘴打了個哈欠,活動著胳膊道:

  “時候也不早了,諸位愛卿都回去歇息吧,明日還要上早朝,有什麽事明日再說。仲常,三保,你們留一下。”

  待重臣都盡數退下,李天直接坐到了黃準身旁道:

  “仲常,戶改局的銀子反正不走戶部,給朕的內庫挪六十萬兩吧。”

  售賣身份證一事就是李天的主意,黃準現在對李天,那是從頭發絲佩服到腳後跟,當即應下道:

  “沒問題,陛下明日就可讓江總管來取銀子。”

  送走黃準後,李天沒忘了答應要賞賜親軍百官一事,轉而看向江保道:

  “朕的內庫還有多少兩銀子?”

  “回陛下,皇產贓銀二十萬兩,晉王七位王爺繳了三十五萬兩,趙王前兩日給了十五萬兩,還了太子殿下兩萬兩,現在內庫還有六十八萬兩。”

  江保沒有直接報數,還說了說進賬開支,李天滿意的點了點頭,有些肉疼道:

  “明個兒你去戶改局拿六十萬兩銀子,湊夠一百二十五萬兩,先把親軍百官的賞銀給朕發了。

  至於每人三匹絹,先讓戶部出,等戶改局有銀子,朕再還就是了。”

  呼呼啦啦一百多萬兩銀子就這麽出去了,江保也是肉疼的緊,老臉抽搐道:

  “老奴記著了。”

  “陛下,何須讓戶部墊,咱家就能給皇上出了。”鄭和聞言在一旁出聲道。

  誒呀,李天猛地一拍大腿,怎麽把鄭和這尊財神爺給忘了。

  鄭和每次出使西洋,都會帶大量的綾羅綢緞,茶葉瓷器與外國貿易,然後換回大量的白銀和香料。

  先前一屁股事忘了問,當下李天登時急切道:

  “三保,快跟朕說說此次出使收獲幾何?”

  “陛下稍安勿躁。”鄭和說著從懷中掏出了一本皇冊,翻了幾頁道:

  “此次咱家出使西洋,隨船攜帶的有蜀錦兩千匹,綢緞三萬匹,綾羅......

  共交易回蘇門答臘胡椒茴香等各種香料兩千石,爪哇藍綠寶石九百餘塊,蘇麻裏青礦石兩萬斤,白銀一百四十萬兩......”

  聽鄭和念了一遍此行收獲,李天大為震驚,西洋一趟,居然交易回了上百種西洋玩意,連老虎和長頸鹿都有。

  不過李天也不至於太興奮,因為據他所知,大明國庫一年賦稅加課稅撐死兩千五百兩銀子。

  而鄭和下一次西洋,便需要花費至少六百萬兩,足足占了一年國庫收入的四分之一。

  出去一趟六百兩,回來賺了三百兩,李天怎麽算都覺得不劃算,不過這並不影響李天現在的好心情。

  仔細翻看著皇冊,李天朗聲大笑:

  “不錯不錯,將這些東西都充入朕的內庫,朕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