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皇帝親迎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49      字數:2225
  倒不是李天對汪泉有什麽不滿,而是召汪泉進京,本來就是召李敏順帶的旨意。

  而且南直隸那邊有點像老幹部退休後備基地,像南直隸布政使汪泉,李天記得應該已經快六十五了。

  見皇上陷入沉思,王福也不敢出聲打擾。

  不過依照慣例,二品的一省布政使抵京,那起碼要提前二十裏迎接,而燕台兵部驛站距離京城,不多不少恰好是二十裏。

  這汪大人是等著皇上盛情迎接呐,王福心中不由得暗暗想著。

  琢磨了琢磨,李天還是決定見見汪泉,畢竟金陵到京城兩千餘裏。

  汪泉拖著六十多歲的身子十天出頭就趕到了,這份老驥伏櫪的毅力,那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抿了口茶,李天淡淡道:

  “去告訴禮部,該怎麽迎接怎麽迎接,別小了場麵,讓汪老大人寒了心。”

  “老奴謹遵聖諭。”

  言罷,王福便準備趁著這會兒雨停,趕忙去禮部衙門傳聖上口諭,可誰知王福剛出坤寧殿,便又碰上一個手捧奏疏的小太監。

  見王福前腳剛出門,右腳就拐回來,李天不由好奇道:

  “怎麽回事?難不成王福你也學會江保的輕功了?”

  “陛下又打趣老奴,是福建指揮使李敏李大人也到燕台兵部驛站了。”王福掏出一本兵部奏疏,恭聲道。

  呦嗬,這兩位還一起到了,李天啞然一笑,順勢起身道:

  “既然李大人和汪大人都在燕台驛站,那朕是得走一趟了。”

  跟皇後幾人打了聲招呼,李天便乘著龍輦出了皇城。

  皇帝出行,陣仗自然不小,近百名內廷清道監的太監在前方開道,二十八名身披攢銀鎖子甲的旗手衛高舉明黃龍旗,還有數百人的金吾衛和羽林衛拱衛左右。

  除此之外,引駕旗手,儀仗廷衛等更是不勝枚舉。

  而在龍輦之後,跟著兵部和禮部數十位屬官,最後還有內廷鍾鼓司太監,手持笙,簫,笛,笳,鼓,鉦六種禮儀樂器,隻待龍輦停下,便會悠然奏響。

  淨水潑街,黃土墊道,土不揚塵,龍旗招展,如此聲勢浩大的陣仗,自然引的城中百姓議論紛紛。

  “皇上今個兒這麽大的陣仗,恐怕是鎮守雲南的英國公回來了吧。”

  “這陣仗還叫大?真沒見識,西平侯沐大元帥打陝甘回來的時候,先皇上的儀仗可有半裏地長。”

  “皇帝正常出行罷了,一群井底之蛙的小民。”

  ......

  李天在隊伍的正中間,聽不清百姓們的討論,自顧自翻看著江保找來的春宮圖,隨手掀開黃簾道:

  “王福,走到哪了?”

  王福頭戴烏角帽,身穿盤領衫,一臉自得,聽見李天問話,趕忙弓著身子湊上前:

  “陛下,剛出永定門,再有半個時辰就到了。”

  聽到出了京城,李天微微頷首,閑來無趣道:

  “王福,朕這次出城江保不在,你是不是高興壞了?”

  “那是肯定......”王福下意識的就接腔,但隨即反應過來,連連擺手道:

  “怎麽可能,江總管這麽大一會兒不在,老奴還真有幾分想念。”

  “哈哈哈,行,等一會兒回宮,朕親自幫你給江保傳話。”李天朗聲笑道。

  說完,李天便放下黃簾,任由王福一人在風中淩亂。

  剛到燕台驛站不久的汪泉李敏二人,得知皇上親自來迎,皆是大為意外。

  班師回朝的軍隊和回京複命的欽差敢原地等著,他們可不敢,汪泉坐車,李敏騎馬,急匆匆便出了驛站。

  一打遠看到迎風招展的龍旗,兩人趕忙下了各自的交通工具,開始步行。

  待皇上儀仗到了跟前,兩人急忙躬身拜道:

  “老臣汪泉參見陛下。”“末將李敏拜見陛下。”

  踩著軟梯拾級而下,親手扶起兩位二品大員,李天含笑道:

  “兩位愛卿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

  “老臣奉召而來,豈敢在皇上麵前言辛苦二字。”

  君臣相見,自是一番寒暄,不必贅言。

  ......

  禦書房內。

  李天已經換上一身常服,當然,常服的外邊還要披上一層麻衣,國喪二十七日,今日才是第二十日。

  下座上,汪泉和李敏二人正襟危坐,皇上不顧千裏迢迢召他們前來,他們自然知道因為何事。

  汪泉今年六十有三,身體雖然還算健朗,但精神已經比不過正值壯年的李敏,耷拉著一雙老眼,晃晃悠悠的拱手道:

  “老臣記得上一次見陛下,還是先帝十七年春山川壇大祭之時,這一轉眼,便又是五年,陛下正值當年,老臣卻已快要入土了。”

  李天知道這些老臣們就喜歡回憶過去,張口就是太祖時怎麽怎麽樣,先帝時怎麽怎麽樣,不過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老資曆罷了。

  押了口茶,李天也佯裝一副感慨的模樣,開口道:

  “汪老說的極是啊,時光飛逝,宛如白駒過隙。朕聽說汪老的三個兒子都在浙江任知府通判,政績甚佳,可有此事?”

  汪泉聞言臉色一滯,再也沒有那副悠然的模樣,帶著幾分惶然道:

  “老臣那三個不成效的兒子,竟還入了陛下的眼,當真是讓老臣惶恐。”

  “惶恐什麽?”李天哼哼一笑,淡淡道:“汪老一門四進士,在南直隸可也是一段美談呐。”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汪泉躬身訕訕然道。

  敲打完了汪泉,李天轉而看向李敏笑道:

  “誌節,你戡平叛亂的嘉獎,朕已讓內閣擬旨下發,你可收到了?”

  李敏聞言嘴角不自覺的扯動著,趕忙躬身行禮道:

  “區區山民而已,陛下之嘉獎,恕微臣不敢領受。”

  李天微微一笑,從禦案下方的抽屜中拿出李敏的奏本,靜靜的翻看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著,安靜的禦書房中,唯有李天翻動奏折的沙沙聲響,半跪在地的李敏臉色幾經變化,愈發感到煎熬。

  “誌節啊,你上奏裏說造反山民有九百餘人,都有自製的兵器,朕很是不解,山民怎麽會懂兵器鑄造之法?”

  李天啪的突然把奏本一合,笑問出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