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身份證樣圖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49      字數:2265
  出了內房,看著翹首以待的一眾畫師匠人,李天含笑道:

  “黃局長乏了歇息一會,你們誰負責作畫一事,站出來讓朕瞧瞧。”

  李天話語落地,三名衣裝各異的畫師便站了出來。

  第一位一身青袍,頭戴子午冠,整個就一道士打扮,躬身作揖道:

  “小道李在野,擅長山水江河之畫,遵黃局長之命,暫領副局長一職,見過陛下。”

  李天笑眯眯的點著頭,順勢坐到了人群之中,看向第二位畫師。

  隻見第二位畫師一身佛門素袍,頭上戴著居士冠,腰間配著度牒,雙手合十道:

  “阿彌陀佛,小僧彭想,號靜安,擅長山間田野,花鳥魚蟲之畫,與李副局長一樣,暫領副局長一職,見過陛下。”

  第三位畫師就正常多了,一襲純白的儒袍,腰間配著幾枚玉珠,躬身行禮道:

  “微臣文思院金器使戴進,參見陛下。”

  李天微微頷首,他記得文思院是工部的一個下屬機構,主要便是負責在各種器具上勾勒圖畫,這個叫戴進能被黃準挖到戶改局來,看來也是個畫中高手。

  “朕聽說諸位已畫了不少樣圖,可否讓朕一觀?”

  李天沉聲說道。

  在場的幾十位畫師中,唯有戴進是官場中人,拱手一禮,趕忙給皇帝拿來了一卷樣圖。

  樣圖不大,也就跟後世的A4紙差不多大小,翻看著樣圖,李天臉上的笑意愈發濃厚。

  術業有專攻,這不服不行啊。

  這些樣圖每一張都畫的活靈活現,很是逼真。

  說實話,李天覺得讓這些畫師來畫這種東西,真是大材小用了。

  繼續翻看著樣圖,李天突然瞅見了一張眼熟的,單獨抽出來,不由得朗聲大笑起來。

  隻見這張樣圖上麵,是一個蓬頭垢麵,身著紅袍官服的三品大員,一旁還用館閣體寫著身份詳略。

  姓黃;名準;字仲常。

  戶籍:官籍;陰陽:陽。

  身份:武英殿大學士,戶改局局長,一品榮祿大夫;

  籍貫:浙江溫州府永嘉縣育才坊東南;

  住所:北直隸順天府正陽大街南橋街七戶。

  身份證衙門:順天府戶改局。

  生辰:丁未年六月

  陰陽代指男女,比後世多了戶籍身份,少了民族身份證號。

  看著已經和後世身份證相差不大的身份詳略,李天頗有感觸。

  戶籍沒辦法,這是朱元璋親自定下的九籍製,把天下人等分成了民籍,軍籍,官籍,匠籍,灶籍,醫籍,鹽籍,商籍,儒籍九個戶籍。

  李天雖然有想過廢除,但想想古代可憐的通信能力,李天還是決定暫時擱置一邊,畢竟就統治而言,九籍製還是十分有用的。

  至於身份,這便是專門針對官員的一欄了,畢竟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大部分一輩子都是農戶或者商戶。

  民族不必多說,大明奉承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根本不存在其他民族這麽一說。

  身份證號,這是最沒有法子的一欄了。

  明朝雖然已經有阿拉伯數字,但根本沒人用,就算真的編區寫上,也不一定有人能看懂。

  感慨了一番,李天把樣圖遞還給了戴進,起身道:

  “諸位的繪畫技藝皆爐火純青,朕心甚慰。

  朕答應爾等,凡是參與戶改一事的畫師和匠人,不論此前是何身份,戶改局將永遠為其保留九品戶改參員一職。”

  李天話音落地,院內的所有的畫師和匠人皆是麵露狂喜,轟然跪地,高呼萬歲。

  戶改參員一職雖然隻有九品,但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官啊。

  上公堂不用跪,犯了罪不受刑,減稅,免徭役......一大堆隻有當官才能享受的特權,就這麽唾手可得了。

  而且對於普通匠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隨時轉成官籍,要知道在明朝,匠籍和商籍可是走到哪都比別人低一頭。

  出了戶改局衙門,也就是所謂的戶部後院,李天給夏元吉打了個招呼後,便上了龍輦準備回宮。

  當然,臨走之前,李天又享受了一波群臣恭送的快樂。

  王福王大公公這次沒掉鏈子,早早讓一個龍輦太監騰出了位置,哼哧哼哧的扛著龍輦,恭聲道:

  “陛下,再往前就是奉天門,敢問陛下可是要去禦書房?”

  馬上就又要到用膳的時候了,李天打了個哈欠,言簡意賅道:

  “坤寧殿。”

  聽到坤寧殿三個字,王福偷偷瞧了皇上一眼,見皇上沒注意自己,王福趕忙讓先前騰位置的小太監上場。

  坤寧殿離奉天門可還遠著呢,他可不傻。

  等距離坤寧殿近在咫尺,王福又重新上場,作出一副使出了全身力氣的模樣,恭聲道:

  “陛下,坤寧殿到了。”

  李天雖然一路上都眯著眼養神,但王福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裏,當即出聲笑道:

  “王福,朕突然想吃廊坊大街南頭那家的雪花糕了。”

  “老奴...老奴這就去。”

  王福打了個踉蹌,趕忙應道。

  .......

  聽到皇上來了,正在後殿看書的張皇後趕忙起身出迎,最近皇上來坤寧殿來的很是頻繁,她別提多高興了。

  迎著李天進了內殿,張皇後滿眼笑意道:

  “陛下可是要和妾身一起用膳?”

  李天微微頷首,一把攬過張皇後的細腰,琢磨著要怎麽跟張皇後說張永陽的事情。

  身為帝後,張皇後心思十分細膩,察覺皇上有話要說,擺手擯退左右,溫聲道:

  “陛下可是有話要對妾身說。”

  李天沉吟片刻,還是覺得委婉些比較妥當,沉聲道:

  “聽說朕的小舅子現在羽林衛任千戶一職?”

  張皇後何等聰穎,馬上便反應過來,定是自己那個弟弟闖了大禍,傳到了皇上耳邊,當即欠身道:

  “陛下,妾身雖與胞弟一母同胞,但若是其做了什麽不該做的事情,陛下不必顧忌妾身,好生教訓他便是了。”

  看著張皇後一臉大義滅親的神色,李天不由得莞爾一笑。

  張皇後嘴上說著不必顧忌她,卻用了教訓二字,不還是希望自己從輕處罰。

  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李天也懶得找分寸,當即道:

  “朕就不管了,皇後自己問罷處置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