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同樣是電影
作者:網事隨瘋      更新:2020-07-20 15:27      字數:2895
  由於平日裏忙於直播和公司,也沒什麽時間能夠出去旅遊。

  戶外頻道那些主播打野,各種旅遊求生,閑逛吹水也是嫖老師最喜歡的一頻道欄目;

  有的時候下播了,他一個人看戶外都能看到一個多小時;

  戶外頻道最開始熱門的就是生存,打野的節目了;

  可這幾年播下來,觀眾也差不多看膩了各種花式生存和打野,再後來美食直播也漸漸風生水起出來了;

  各個平台的主播們為了想辦法提高自己直播質量,搞點節目效果。

  什麽假裝路人去酒吧約小姐姐搞戀愛做節目,約到了再亮出自己的大主播身份。

  利用水友搞點顏色曖昧,整個扮豬吃老虎的套路比大多寫網文的都玩得溜;

  再要不就是整個基地找些其他美女主播聯誼一下玩玩遊戲,搞點惡作劇的更是不少。

  反正隻要是觀眾沒見過,有噱頭,有節目效果,怎麽優秀怎麽來。

  隨便點開戶外頻道看了一下,前麵的幾個主播嫖老師都看膩了。

  最近搞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節目又不是他喜歡的。

  瀏覽一圈,嫖老師沒能找到喜歡的直播,大叫沒意思,正打算要退出去繼續打排位了;

  就在他鼠標挪到右上角,就要點叉的時候。

  嫖老師無意間發現,最下麵一排有個直播間的標題特別流批:“職業尋寶人,專注荒野土地二次開發,職業修整地球27年,勵誌尋找失落文明的遺跡,有證!”

  這個直播間的標題成功的勾起了他的興趣;

  “嘿嘿!兄弟們,這裏有個新鮮蛇皮怪,現在咱們逗魚居然有人竟然直播尋寶!”

  “有點東西,想當年,我劉某人還在讀小學的時候最喜歡的看的書籍,就是一些關於冒險找寶藏的故事,咱們進去瞧瞧到底是搞些什麽!”

  說完他就點開了這個讓他眼前一亮的直播間。

  點開直播間的第一眼就讓嫖老師大感意外和驚喜;

  驚喜當然是因為李銘直播間的畫麵過於清晰;

  “芽兒喲,真尼瑪清晰!”

  “小馬快過來,尼瑪咱們是不是該換個直播設備了,你看人家這畫麵清晰度,在看咱們的,差距怎麽這麽大,這尼瑪就跟同樣是電影,別人的是高清大片,咱們的看起來就像小電影呢,臥槽!”

  更讓他意外是,嫖老師發現對方的直播畫麵還是白天!

  “臥槽,畫麵居然是白天!我特嗎這裏都黑成麻花兒了;”

  “咱們直播間有沒有哪個雕大的兄弟哪個曉得這是咋個一回事哦!”

  彈幕有水友提嫖老師,對方在英國,有接近8個小時的時差!

  嫖老師一聽這個主播居然跑到國外去尋寶感慨道:“臥槽,跑國外去了,牛批啊,這位兄弟舍得下本錢喲。”

  他直播間的粉絲也紛紛發送彈幕!

  國外????

  臥槽,國外直播,還能這麽高清!

  目測這個主播下個月的流量費傾家蕩產!

  說傾家蕩產兄弟你不是一個人!

  居然有直播尋寶,第一次見!

  房間號多少,趕緊去瞧瞧!

  房間號XXXX

  這時候鏡頭裏李銘低著頭打量手中這枚泛著綠鏽的凱爾特銀幣;

  因為年代久遠,畢竟是上千年的東西,這些銀幣因為和銅放在一起的緣故,早已鏽蝕板結在一塊,幾乎是難以將這些東西進行簡單的分離。

  這是他剛小心翼翼找到落單鬆動的一枚銀幣,此時他的注意力都在手裏的銀幣上,壓根沒有注意發現自己直播間打彈幕瘋狂的刷了起來!

  悄悄的說一句,拚到底大軍駕到!

  拚到底大軍已到!特來圍觀!

  逗魚一哥來了!

  臥槽!畫麵真的超級清晰!

  這畫質屌爆了,66666!

  主播什麽設備!

  臥槽,拚到底老師來了!?

  拚老師6666!

  不少發送彈幕的觀眾都是剛剛剛從拚到底直播間的粉絲,他們一聽說有人在國外直播尋寶,同樣被勾起了興趣,一個個紛紛湧入了李銘的直播間;

  這時候係統的鏡頭自動把畫麵放大,直播間的視頻畫麵聚焦到李銘手裏的那枚綠色銀幣上!

  剛進來的觀眾包括拚到底都分外好奇;

  這是寶藏嗎?

  一個綠色的瓶蓋?

  臥槽,真尼瑪清晰,這主播手裏的東西是什麽?

  這時候眾人隻看間畫麵的主播背對著眾人,舉起水友們眼中的那枚綠色的“瓶蓋”講解到;

  兄弟們,我跟你們嘮嘮,考古學家把人類的社會分為三個階段,即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分別對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

  在人類的曆史進程中,每一次工具的革新,都會帶來社會的劇烈改變;

  鐵器工具遠比青銅工具堅硬鋒利,是一種革命性待料,所以咱們漢朝大規模運用鐵器之後後,才能做到史書上的“一漢敵五胡”。

  這是國內,但我手裏的這東西是外國人的東西;

  “根據已經考證的材料,哈爾施塔特文化的晚期

  同時期的華夏處於極為璀璨的商周青銅文明,但此刻歐洲處於與早期的鐵器時代!

  這時候三大蠻族之一的凱爾特人的手工業已有萌芽,金屬開采、治煉和加工是手工業中最重要的部門。

  在哈爾施塔特文化期,凱爾特人主要是利用沼鐵礦和露天鐵礦。

  很快曆史進入文化期後,凱爾特人開始尋找含鐵豐富又易於挖掘的鐵礦進行開采,並在礦藏附近進行冶煉,他們通常以木炭為燃料,在立式爐內冶煉鐵礦石,煉出的鐵塊呈長方形,兩端較尖,這種條形鐵錠每塊重約6—7公斤。

  有的地區人們進行貿易時,以這種鐵錠作為一般等價交換物使用。

  這時候的鐵錠充當了一定的金屬貨幣功能;

  在高盧各地都發現文化時代的礦址和冶煉加工製造鐵器的手工工場遺址。

  當時生產的鐵器中,數量最多的是各種類型的武器,如短劍、匕首等;

  其次為各種生產工具,如犁、鐮、銼、鉗、鑿、鋸、斧、鑽頭、剪刀、剃刀等。”

  “凱爾特人出色的手工工匠此時加工青銅、金、銀等金屬的技術也達到很高水平。

  他們生產的帶有裝飾圖案和雕刻花紋的手鐲、別針、腰牌等馳名中歐和西歐。他們懂得鑲嵌、鍍金和鍍銀的方法,在當時整個歐洲處於先進的水平。”

  “貨幣是手工業和農業分禽,商品生產和商業活動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但凱爾特人的貨幣活動尚處於原始階段。

  這是因為,首先,大多數貨幣沒有度量單位,重量也不相同。幾乎在所有凱爾特人的寨堡中都發現用來稱錢幣的磅稱,他們按重量使用錢幣。由於不存在貨幣單位,很大程度上限止了貨幣職能的發揮。

  其次,當時高盧地區還未出現國家,沒有形成政治上的統一體,錢幣的鑄造和流通具有分散、局部的性質。

  許多部落群團擁有自己的鑄幣工場,每一種貨幣的使用範圍大約在直徑80—160公裏的區域內。再次,各種物品在部落群團間的交換中仍作為等價交換物在廣泛使用。”

  我現在找到的這些凱爾特銀幣很有可能來至各個不同的部落!

  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古代凱爾特人最初的硬幣都是基於希臘樣式的,他們主要仿製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及其子亞曆山大大帝發行的金銀幣,桂冠人像和騎手是其貨幣上最為常見的圖案。

  很多凱爾特部落在鑄造錢幣的時候也會在錢幣的背後加入獨特的圖形作為自己部落的獨特標記用以識別;

  畫麵裏李銘侃侃而談,這些知識文化此刻對於擁有寶藏大師體驗卡的他來說,完全就是信手拈來,哪怕就算來幾個曆史學的教授,他也能當主咖;

  知識量儲備爆炸啊!

  幾天沒看,現在逗魚主播人均博導嗎?

  這主播應該是學考古專業的吧?

  尼瑪!這主播來咱們學校都能當講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