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新的計劃
作者:沉默散步      更新:2020-09-27 22:27      字數:2418
  送走洪振華後,徐東燦回到屋裏,忽然覺得自己的計劃似乎有缺陷,於是坐在那裏尋思起來。

  受自己的影響,羅秋蓉已經開了服裝廠,還有大家一起合作的舜龍建築公司和舜龍商貿公司,手裏也開始在培養人才。

  洪振華和袁誌國也一樣,都有了自己的事業。

  反倒是自己,除了兩家小吃店和一家絕味美食店,手裏沒多少籌碼,似乎落後了。

  其實不是沒有賺錢的項目,也不是沒有資金,而是自己前世就是一個小人物,重生後改不了原來的處事方式,所以才會是這個結果。

  想打破這個局麵,隻有兩個辦法,一是改變自己小富即安的心理,好好創業,特別是在一些未來發展前景好的行業,提前投資布局。

  另一個就是找一個管理能力強,年紀比自己大,思想成熟的人,來擔任自己的副總經理,執行自己的一些想法。

  既然自己不具備當老大的氣質,那就當個幕後人物好了,至少指點江山,自己很熟練。

  到時給副總畫幾個大餅,並給他一些股份,肯定會賣力幫自己幹。

  想清楚這一點後,他激動起來。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改變自己不大現實,還不如找一個人幫自己。

  拿定主意後,他開始考慮去哪裏挖人?

  虞城這麽大地方,人才肯定不少,前世很多人在商業領域取得了成功。

  他們有的現在已經在創業,並取得了一些成就,有的還在機關單位和企業工作,因為工作穩定,猶豫著要不要下海。

  如果自己給的條件滿足他們的要求,應該能挖過來。

  他在紙上寫下幾個名字,都是前世比較出名的人材,這時候大多還不到四十,在國企或鄉鎮企業擔任中層幹部,可以說管理經驗豐富。

  後來出來創業,憑借不俗的眼界和人脈,大多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有的還擁有了幾十億資產的公司。

  不過這樣的人才,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挖到的。

  有的人離開原來的單位,肯定不甘心繼續位於人下,寧願自己創業當老板,至少可以自己做主。

  而有的人眼高於頂,未必會接受一個年輕的老板,而且資產這麽少。

  徐東燦仔細分析了一遍後,最後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叫孟軍的人身上。

  他現在應該三十八九歲,在虞城農機廠擔任副廠長,因為工作負責,能力出色,深受全廠職工的支持。

  可是鄉鎮企業的廠長是上級委派的,那種老油條表麵對他很器重,實際上處處設限,讓他幹得很鬱悶。

  後來因為父親去世,在家一段時間後,感覺不能繼續在農機廠浪費時間了,於是離職去別的地方找工作。

  先後換了幾個單位,依然不如意,蹉跎到四十五歲,才下定決心創業,六十歲時已經擁有一家上市公司。

  這些內容是他在一個人物訪談節目裏,親口說出來的。

  因為是老鄉,徐東燦全程看得很認真,所以記得這些內容。

  如果自己沒弄錯的話,他這時候應該剛處理完父親的喪事,還在家呆著,準備離開農機廠。

  比起其它人,他的性格略有些求穩,所以才會浪費五六年光陰找工作。

  不過現在這樣上門,應該很難說服他,畢竟自己的產業太小了。

  最好等袁誌國那邊的房子造好了,去申請正規的食品公司,到時把牌子打出去,才好請他過來。

  想通這一點後,當天晚上鄭煜峰、李小明、徐源泓和姐姐過來吃飯時,他把自己打算成立徐記食品公司的事,跟他們說了一遍。

  “這個好啊!”鄭煜峰首先表示支持。“有了正式的公司,我們說出去也有麵子。”

  曾經有朋友問自己在哪裏工作?如果告訴他,自己在幫朋友管一家小店,總感覺很低端。

  食品公司就不一樣了,以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能力,徐東燦應該會給自己銷售經理這個職務吧!

  這樣說出去就好聽多了。

  “我也覺得可以。”李小時性格比較隨大流,大事上主見不多。“成立公司後,多招一些管理人員進來,也能加快擴張的速度。”

  就算他這樣的老實人,也是有私心的。

  自己現在負責食物的采購和加工,如果分店越多,規模越大,他管的人就會更多,待遇自然就會更好。

  “徐主任的意見呢?”徐東燦朝兩人點點頭,表示認可,又問徐源泓。“從你的角度來說,現在成立公司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壞處也不是沒有。

  人一多,管理難度會加大,成本也會增加,沒有當老板的,願意養一群人吃閑飯。

  “我覺得吧,可以把公司的框架建起來。”徐源泓來這邊上班的時間比較短,所以說話比較慎重。“不過招人不用太著急,可以一個人管幾塊工作,等條件成熟了,再招人不遲。”

  他是聰明人,自然得站在老板的角度想問題。

  鄭煜峰和李小明以前都是老板的朋友,說話可以很隨便,自己則不一樣。

  最好在他們頭腦發熱的時候,潑一點冷水,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說的有理。”徐東燦覺得徐源泓的理智正是自己現在需要的。“我們可以先成立公司,等那邊的房子造好後,弄幾間辦公室,這樣大家也有個地方辦公。”

  其實那邊的房子如何安排,以前就規劃好了,隻是多掛了一塊牌。

  那邊造好後,一樓是店鋪,二樓和三樓是辦公室,四樓是女宿舍,五樓是男宿舍。

  生產區和倉庫放在外麵,到時在房子後麵租個小院子。

  這樣安排的原因很簡單,如果在這裏生產,安全是一個問題,畢竟這時候是用明火加工的。

  另一個就是鹵製時香氣飄出來,會影響大家的購買欲望。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小時候過年,廚房裏總會製作各種美味,外麵的人聞到後,會非常嘴饞,恨不得馬上吃外夠。

  如果一整天都在聞那個香味,那反而會減少食欲,麵對美食時,也有種索然無味的感覺。

  農村辦喜酒也一樣,廚師在院子裏搭個大棚,製作大量的美食,大家如果在旁邊聞半天,吃的時候就沒有剛從外麵進來的人胃口好。

  想多賣出美食,加工的地方不能和店鋪放在一起。

  還有一個原因是,這邊地方也不夠大,一樓還不如弄四間店鋪更劃算。

  如果放到二樓,則會增加搬運的麻煩,也沒必要。

  姐姐在這種場合,一般很少發表意見。

  這時候卻反常地表示支持。

  在她看來,弟弟開了正式的公司,而且名字叫徐記,那是徐家人的公司,她也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