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雙搶
作者:沉默散步      更新:2020-09-14 22:54      字數:3146
  徐東燦見他隻是憨厚地笑笑,沒有繼續說話,知道他確實不擅長跟人打交道,也不為難他。

  見他挑起兩隻籮筐準備出門,於是關上門,跟他一起出發。

  到了自家的稻田,看到爸媽之外,還有二男二女在幫忙,悄悄鬆了一口氣。

  自家現在總共有近四畝水田,除去秧田,估計隻有三畝多早稻需要割。

  爸媽舍得叫五個人過來幫忙,他就放心了。

  “天氣這麽熱,你回來做什麽?”方玉枝看到兒子,埋怨了一句。

  去年兒子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她在家天天板著臉,逼他下田幹活,還一直念叨,無非是說他考不上大學,如果連種田也不會,那以後靠什麽生活?

  現在發現兒子這麽能幹,給家裏長了臉,她態度就變得不一樣,舍不得他回家幹體力活。

  “我就是回來看看,你們割稻的人手夠不夠?”徐東燦笑著回答。

  前世已經幾十年沒有幹過這種體力活了,重生後又一直在縣城,盡管現在年輕力壯,他可不覺得自己能幹好農活。

  隻要爸媽能明白自己的心思,花錢買個輕鬆,他寧願在家坐著,也不會親自下田。

  “放心放心,我們沒這麽傻。”方玉枝伸手用手背抹了一下額頭的汗,不耐煩地嚷道。“這裏不用你幫忙,回去做午飯吧!”

  除了心疼兒子,她還擔心這麽熱出來曬太陽,萬一在鄉下曬黑變醜了怎麽辦?

  要知道他現在可是跟宋市長家的千金在搞對象,這個年紀的女孩子,都喜歡白淨的男孩子,可不能害了他。

  “真的不用我幫忙?”徐東燦猶豫了一下,問道。

  已經到了這裏,如果褲腳也不卷一下,踏進田裏割一會稻,直接轉頭回家,是不是有些過份了。

  “快回去。”徐建根在一邊也嚷了一句。“你現在在縣城賺錢,管好那邊的事就行,這些農活用不著你來幹。”

  兒子現在才是家裏的希望,認識的人非富即貴,得保持城裏人的體麵才行。

  回家割稻種田,大材小用了。

  其它人見徐建根夫妻這個態度,也在一邊笑著勸他回去休息。

  以前他們隻知道徐東燦人很聰明,讀書成績好,畢竟這時候高中的升學率非常低,一所鄉中一年也不過考上十幾個高中生。

  沒想到他做生意也這麽厲害,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在這種偏遠農村,大家慣於捧高踩低,這也是他們願意來幫忙割稻的原因。

  除了徐良明,另外兩對夫妻,家裏也有子女,初中畢業後學了手藝,就是為了以後能吃口安穩飯。

  隻是現在手藝人太多了,想靠這個賺錢也不容易。

  如果能跟徐東燦學一學怎麽做生意,那以後就不用擔心他們的生活了。

  徐東燦見爸媽堅持,隻好答應回去。

  回到家裏,見做中飯還早,於是首先把家裏的水缸清了清,換上空間的靈泉。

  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他發現靈泉就像井,不管他怎麽使用,根本用不完。

  既然這樣,那就不用太小氣。

  而且鄉下習慣把生活用水,倒進泔水桶裏用來喂豬喂雞鴨,用靈泉喂它們,長得也會好一點。

  見剛收割回來的稻穀,因為沒有人處理,簡單在水泥地上攤著,沒有勻開,徐東燦拿來穀耙,小心把它們平鋪開來。

  等曬到中午,稻穀的葉子曬幹了,用掃帚把它們分離出來,傍晚收拾時,再用篩子把未脫下的稻穀分出來,用棒槌敲打一下,稻穀就幹淨了。

  這些農活他還記得怎麽搞,所以幹起來很順手。

  一直到十點多,他才回屋開始做午飯。

  今天幹活的人比較多,米飯和菜得多準備幾個。

  徐東燦對吃一向大方,所以炒了七個菜,雞鴨魚肉都有,擺了滿滿一桌子。

  他的想法很簡單,家裏現在不缺錢了,卻不能炫富,免得有人上門借錢什麽的,給爸媽帶來麻煩。

  雙搶時節,大家割稻種田很辛苦,招待得周到一點,就沒問題。

  還可以讓這些幫忙的人,心甘情願賣力幹,到時把話傳到外麵,也能賣一個好名聲。

  爸媽和幫工們挑著稻穀回來,進屋時人人都像剛從水裏撈上來,全身都濕透了。

  不過看到一桌美味,大家的精神又恢複過來。

  匆匆洗臉洗手後,開始吃飯。

  “聽說阿燦在縣城開的是賣小吃的店。”徐良明一口氣喝了半杯冰啤酒,滿臉堆笑地說道。“沒想到你的手藝這麽好,難怪這麽容易賺到錢。”

  上午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跟徐東燦搭話,想了很久,才決定這樣開口。

  到了這個年紀,他已經明白一件事,自己在村裏的名聲,已經很難改變,如果一直在鄉下務農,這輩子隻怕媳婦連都討不上了。

  隻有去外麵闖一闖,取得些成績,才有機會認識女孩子。

  村裏在外麵混得好的人,也有好幾個,可惜他跟那些人不熟,去請教的話,未必會願意搭理自己。

  跟徐東燦是鄰居,他的文化水平又比較高,應該不像其它人對自己有偏見。

  “我確實在縣城開了家美食店。”徐東燦大大方方地回答。“想靠這個賺錢,肯定得多花心思在口味上,如果沒有回頭客,生意就很難做。”

  他敢開分店,就是算準嚐過自家鹵味後,很難再接受其它店的味道。

  有的顧客因為住得地方離自家的店比較遠,為了貪方便,才在市場那邊買。

  等以後分店開多了,肯定能占據至少一半的鹵味市場。

  “有道理。”徐良明見他回答得真誠,信心更足了。“如果將來我有機會去縣城發展,希望你指教我怎麽開店——”

  他不敢打聽製作鹵味的工藝,畢竟這是人家的秘方。

  但是說一些開店的經驗,應該沒問題。

  “行,到時你來找我就是。”徐東燦對他的印象其實不錯,人穩定踏實,不像其它村民,喜歡散播各種小道消息。“我們是鄰居,相互幫忙是應該的。”

  除了這個原因,他也希望跟鄰居們的關係能慢慢改善。

  以前一家人跟他們的關係比較冷淡,是各種原因造成的。

  比如徐良明一家,因為他媽媽精神有問題,加上他平時默不出發,就有人擔心他犯傻,所以從來沒有人踏進過他家的門。

  而前麵的徐國華一家,大隊長是他舅舅,又有個在縣裏擔任領導的幹親,所以在村裏的地位比較超然,平時給人的感覺很傲氣。

  除了他經常去串門找徐國華,跟他們一家還算熟悉之外,爸媽跟他的父母,平時私下很少說話,應該是他們看不起父母。

  離得再遠一點的鄰居,跟自家剛出五服,不知道什麽原因,大家也沒有走動。

  “那我們說定了。”徐良明激動之下,喝啤酒太猛,不小心衝到氣管,忍不住劇烈咳嗽起來。

  怕被他們厭煩,他連忙捂住嘴,站起來走到門口。

  直到氣喘勻了,才重新回座。

  “慢慢喝。”徐東燦勸了一句。

  徐良明連忙點頭。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徐東燦明明比自己還小了五歲,這時候卻有種大哥對小弟似的關心,讓他感覺溫暖。

  吃完午飯,五個幫忙的人回家睡午覺,約好兩點鍾再一起到田裏。

  “阿燦,你跟良明說這麽多幹什麽?”徐建根有些意外地問。

  倒不是看不起他,主是是兒子跟他明顯是兩個世界的人,應該沒共同話題才對。

  “我覺得他人不錯,不像其它村裏人,嘴上說得好聽,背地裏不知道又在說什麽。”徐東燦老實說了自己的觀點。“再說我們是鄰居,大家關係處好了,有事請他幫忙,也容易開口。”

  徐建根見兒子這樣說,覺得有道理,就沒有再問什麽。

  方玉枝不關心這些,隻是問起兒子在縣城的情況,以及跟宋映的進展。

  聽說兩人關係沒問題,未來兒媳還在縣城開了家服裝店,每天能賺不少錢,又自豪起來。

  可惜宋映身份不一般,這件事不適合說出去,否則她肯定會傳得整村人都知道。

  “既然你們不讓我參加雙搶,那我下午就回縣城了。”徐東燦知道了爸媽的心思,不再客套。“家裏還有多少錢?如果不夠用,記得跟我說——”

  想了想,直接拿出一千塊錢,放在媽媽這邊,給家裏零用。

  以她們的性子,就算造房子錢用完了,也不會開口向自己要,還是自己主動拿出來比較好。

  方玉枝推辭了一會,最後還是把錢收下來。

  家裏房子剛造好後,要補充家什的地方還很多,確實需要花錢。

  加上種晚稻還要耕田和買化肥,這些都要花錢,家裏多備些,心裏比較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