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尋求合作
作者:沉默散步      更新:2020-09-06 17:37      字數:3622
  “那你給自家製衣廠的定位是?”徐東燦好奇地問。

  當初做計劃時,他給製衣廠的定位是替別人加工,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

  會這樣安排,原因很簡單,因為羅家兄妹都沒有經商的經驗。

  步子一下子邁得太大,容易出錯。

  等他們經營一段時間後,再提醒他們自主營銷的好處。

  那時候多招一些設計人員,把工廠重心放在研發上,不管是模仿別人也好,走自己的路也好,都不用擔心大方向走偏。

  沒想到羅秋蓉眼光毒辣,學東西這麽快,已經提前發現了這一點。

  那就需要有人幫她做出彌補,免得在設計團隊不得力的情況下,服裝大量製造出來後卻賣不出去,幫忙變成了害人。

  “你的意見呢?”羅秋蓉也不是神仙,一下子哪裏能想得到?隻好反問他。

  甬城那個朋友工作的製衣廠,主要給歐美國家的服裝大牌做代加工,所以不存在這方麵的問題。

  這也是她忽略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

  “製衣廠定位,涉及到方方麵麵,不是一句兩句話可以說得明白的。”徐東燦當然無法替她作主,讓她以後生產哪一種類型的風格。“最好由你自己來決定。”

  前世很多企業,為了對外有一個清晰的定位,邀請專業團隊來替企業把脈,花了很大的代價,才完成這項工作。

  因為定位跟一家企業的對外形象息息相關,如果你提到一家服裝企業,馬上能跳出幾個跟它們相關的詞,那說明成功了。

  否則的話,顧客對你們的定位還是很模糊,需要進一步研究。

  “我們到辦公室詳細說。”羅秋蓉相信徐東燦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於是邀請他到那邊細談。

  並沒有打算把這塊工作交給請來的廠長,他是自己意誌的執行者,不是來替自己規劃企業的,這一點她分得很清楚。

  而且他在這方麵的經驗,肯定還不如徐東燦。

  一路上碰到好幾個穿著工作服的年輕人,見到羅秋蓉後,都停下來問好。

  羅秋蓉點點頭,也沒有替徐東燦介紹,最後來到一間掛有總經理牌子的辦公室,推門進去。

  徐東燦一看那塊牌子,就知道她的打算,這是準備把企業抓在自己手裏,廠長的權利主要在生產那邊。

  也就是說,銷售和設計那塊,她自己在負責,難怪這麽重視設計。

  進去後羅秋蓉請徐東燦在沙發上坐下來,又泡了茶端上來,然後坐在他對麵。

  “阿燦,你剛才提到的定位問題,能不能詳細說明一下?”

  當初和哥哥請他吃飯時,他的一些提議,確實讓她大開眼界。

  等到接觸了這一塊,並參觀了同行企業的情況,一些管理上的事,經同學指點後,很快就掌握了。

  後麵又具體籌備了製衣廠,等於把理論和實際結合在一起了,她自認為在企業管理方麵,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

  回頭再看徐東燦這份計劃書,也沒那麽神奇了。

  現在聽他提出定位問題,才恍然明白,自己引以為傲的進步,其實還局限在他的計劃書裏。

  否則的話,為什麽不能跳出框架,主動想到這個問題,並做好準備呢!

  “當然沒問題。”徐東燦為她所做的一切,是看在宋映的麵子上,怎麽可能半途而廢?

  她是宋映的嫂子,為了減少兩人在一起的阻力,讓她的哥嫂站在自己這一邊,所以才主動示好。

  加上自己在虞城沒有人脈,他希望通過她,多結交一些朋友。

  至於最後結果怎麽樣,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那你慢慢說。”羅秋蓉正了正身子,做出一付洗耳恭聽的模樣。

  心裏已經做了準備,如果他的話確實能幫自己理清思路,那以後得好好籠絡他。

  “產品定位和企業定位,其實意思差不多,就是告訴顧客,你們是一家什麽樣的服裝企業——”徐東燦沒法用專業的語言解釋這個,隻能照著自己的理解來說明。

  不管是開工廠,還是開店,其實都要麵對一個問題。

  那就是你的產品,到底賣給誰?

  這包括兩個意思,首先是對市場的定位。

  對服裝業來說,必須搞清楚一些問題,那就是現在到底哪個年齡段的人,最舍得花錢買衣服?她們到底喜歡什麽樣的款式?能承受什麽樣的價位等等。

  另一層意思,是針對企業本身,你的設計能力怎麽樣,一年能生產多少服裝,能加工高檔服裝還是中低檔服裝等等?

  比如一家剛開的服裝廠,如果沒有一批技術精湛的熟練工,想加工高檔的服裝,就是癡人說夢。

  如果一支厲害的設計團隊,想生產一批大受市場歡迎的衣服,同樣不現實。

  不管是質量還是樣式,都需要人來設計加工,離不開專業人員。

  至於企業定位,則是到了一定層次後,想打響自家的品牌,向外界傳達的信息。

  你生產的服裝到底是給年輕人的,還是中年人的?

  是時尚活潑的,還是穩重大方的?

  是修身突出身材的,還是寬鬆舒適型的?

  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品牌。

  “你的意思是,一方麵要根據企業的能力,合理安排款式,免得技術達不到,出現質量問題。同時研究市場,看它能接受什麽樣的風格,兩者平衡好後,再推出產品?”羅秋蓉聽完後思考了一陣,總結了他的意思。

  如果是以前說這些話,她或許會覺得很頭疼,因為涉及的方方麵麵太多了。

  現在有了一些基礎後,就覺得容易理解。

  隻是想做到這一步,也不容易。

  “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徐東燦沒想到她的理解能力這麽強,一下子抓住了重點。“現在工廠剛開始生產,想定位清楚並不容易,我的意思是,你自己最好有一個方向,然後慢慢調整。”

  比如你是男裝為主,還是女裝為主,或者兩者一樣重視?

  接下來是做年輕人的款式,還是做中老年的款式,也得有個選擇。

  然後就是以休閑為主,還是正裝為主,又或者主打運動風格?

  還有就是定在哪個價位,低價大量傾銷,還是走中檔路線,又或者走高檔精品為主?

  任何一個剛進入行業的新人,想理清這些關係,都非常難。

  就像前世一些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看到別人開服裝店賺錢,也跟風開店。

  因為預先沒有思考過定位問題,去餘杭批貨時,也很盲目,覺得哪個好看,就批回來銷售。

  開了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雖然每天都有營業額進帳,卻總是看不到利潤。

  原因很簡單,你每天雖然有不少衣服辛苦賣出去了,剩下的庫存卻更多,它們把你的利潤全部吃掉了。

  服裝店向來這樣,你批回一百件衣服,隻有八成以上賣出去,才能賺到錢。

  如果有三四成庫存處理不掉,你的利潤還無法抵消賣不出去的庫存。

  庫存達到一半及以上,很快就會發現沒錢進貨了,這家店離倒閉就不遠了。

  服裝廠更嚴重,每件服裝的利潤更少,積壓一多,資金就會緊張,最後就開不下去了。

  所以定位很重要,任何一款服裝準備生產前,都要仔細核算成本,定好出貨價格,最好先小批量生產,等顧客接受了,再增加生產數量。

  前世很多網站推出新款時,都是根據顧客的下單數量,再生產發貨的。

  一些品牌店,同樣會開訂貨會,根據分銷商對每款產品的喜好程度,決定生產數量。

  “我明白了。”羅秋蓉給徐東燦加了水後,又皺起了眉頭。“不過就算懂得這些,想做好依然很困難。”

  難怪父親所在的企業,還有大量的國企和集體企業,麵臨倒閉的危險。

  那些企業慣了計劃經濟,根本連市場是什麽都不知道,更不會給產品定位。

  最後被私營企業瓜分市場,輸得並不冤。

  當然失敗還有其它原因,她也懶得管。

  “是的,都是說說容易做做難。”徐東燦深有同感地回答。“所以請一個高明的專業人員,幫你在這一塊把關,非常重要。”

  國內大多數企業,都重視生產這一塊,因為產品生產出來了,賣出去就是錢。

  輕視技術人員和設計人員,覺得他們都是輔助人員,對企業的貢獻不大。

  現在同行競爭沒那麽厲害,隻要服裝不是太難看,基本上都能出貨。

  再過幾年,行業就要開始洗牌了。

  大多數企業倒下了,隻剩下不到十分之一,依然撐下來了。

  這些活下來的企業,很多成了行業領軍人物,在二千年後,成功上市,變成億萬富翁。

  也有一部分淪為別人的加工企業,苟延殘喘,等到經濟危機爆發,因為工人越來越難招,最後也倒下了。

  “你看這樣行不行?”羅秋蓉望著侃侃而談的徐東燦,微笑著邀請。“由你來擔任製衣廠的設計總監,幫我們把關產品樣式,你以技術入股,占公司一成股份——”

  她有強烈的預感,如果徐東燦願意擔任這一職務,製衣廠最後一個問題,就能解決了。

  否則的話,就算去外麵招一個能力更強的人,也未必比他做得好。

  加上他跟宋映在談戀愛,以他的能力,說服公婆和爺爺,不過早晚的事。

  既然這樣,提前對他示好,至少小姑會非常高興。

  “也行。”徐東燦想了想,覺得隻是把一下關,肯定沒問題。“不過我無法天天來上班,最多每天過來一下,除非出了大問題——”

  總的說來,他看好這家企業,應該能賺到錢。

  照現在的規模,隻要生產銷售正常了,一年做幾百萬產值很輕鬆。

  就算服裝業利潤低,自產自銷的話,三成應該還是有的。

  一個賺百萬,自己就能分十萬,太劃算了。

  當然對羅家的好處更多,由自己這個重生替他們把關,肯定不是別人能比的。

  隻要能減少一兩成庫存,就等於多賺了幾十萬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