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出謀劃策
作者:沉默散步      更新:2020-09-06 17:37      字數:2703
  聽說老爺子有正事要跟自己談,徐東燦在椅子上坐下來。

  心裏暗暗猜測,難道跟宋映有關?

  從自己最近的表現來看,他沒理由一下子就同意兩人在一起吧?

  同樣地,他也沒有理由突然反對,除非是宋家突然發生了什麽自己不知道的大事?

  “跟宋映無關,你不用多想。”見徐東燦臉色有些發白,宋老爺子哼了一聲。

  雖然認可了他的人品,也對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可是一想到孫女把全部心思放在他身上,死心蹋地要跟他在一起,心裏就不痛快。

  這種感覺或許比不上即將嫁女兒的父親,可是孫女從小跟自己最親,現在她胳膊外拐,讓他對徐東燦的感情越發變得複雜。

  “那就好。”徐東燦一聽,咧嘴一笑。“爺爺有什麽事,盡管跟我說——”

  隻要不反對我們在一起,其它都是小事。

  “上次你跟我說,就算不在機關工作,照樣大有可為,你能詳細說說這話的意思嗎?”老爺子給自己的杯子加了水,又給徐東燦倒了一杯,在他麵前坐下來。

  照他的理解,想幫在機關工作的兒子和孫子,隻有同樣在機關的人才行。

  甚至級別得比他們更高,普通人就算有這個心,也無能為力。

  “你想問這個啊!”徐東燦意外地叫道。“昨天晚上你匆匆離開,我以為你已經聽懂我的意思了呢!”

  他一直覺得老爺子的情商很高,看問題很通透,應該能明白自己話裏所指。

  沒想到自己高看他了。

  “你小子——”被徐東燦這樣揶揄,老爺子有些惱羞成怒地拍了一下桌子。“我又不是你肚裏的蛔蟲,你不仔細解釋,我怎麽可能明白——”

  早知道這小子不是好東西,現在終於原形畢露了。

  “宋爺爺別生氣。”見他被自己惹惱了,徐東燦連忙陪笑裝孫子。“這件事全怪我,沒有跟你說清楚——”

  這樣也好,他不明白,必須向我請教,那自己在他心裏的地位,隻會越來越高。

  “別耍嘴皮子,快說——”老爺子瞪眼叫道。

  再次暗暗歎息,如果他是自己的孫輩就好了。

  想在機關混得好,就必須像他這樣的性格,臉皮厚,能屈能伸,與人相處時能軟能硬,又有自己的主見。

  幾個孫子要麽性格太軟弱,沒什麽主見,要麽性子太剛,放不下麵子,所以靠宋家的餘蔭,才有了現在的成績。

  沒有一個人是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取得了成功。#愛奇文學iqiwxm…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我的意思是,現在國家重視經濟建設,隻要在這方麵取得成績,就能獲得往上走的機會。”徐東燦也怕自己真的把他惹怒了,隻好放低姿態,老實地回答。

  在他看來,有些機關幹部,觀念依舊停留在七八十年代,開會時套路官話講得很好,但是怎麽樣發展經濟,卻一竅不通。

  這從他們給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安排負責人的標準,就可以看出來。

  或者說他們習慣了計劃經濟,喜歡坐在辦公室發號施令,根本不會去基層看一看,了解一下普通老百姓想致富,他們必須提供什麽服務?

  如果懂得這一點,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寧願聯係銀行,把錢借給一家已經無藥可救的企業,讓企業領導去揮霍,而真正想貸款創業的普通人,卻根本借不到錢。

  “這個道理我明白,你給我說一說具體的做法。”老爺子聽完後,略微思考了一下,又繼續往下問。

  其實他很清楚,兒子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契機,隻要經濟發展方麵取得成績,就能憑這個往上一步。

  到了那時,不管是縣長還是書記,雖然依然要負主要責任,但是卻可以把具體工作,交給下麵的副手去幹,他的壓力就輕了許多。

  去年年底,他通過以前的關係,聯係到了一名本地籍的港商,並和他見了麵,希望他在虞城辦一家企業,安置一部分下崗職工。

  因為給的優惠政策很多,對方已經答應投資,還帶隊親自過來考察。

  沒想到消息泄露,大量下崗職工到縣政府麵前堵人,並提了很多苛刻的條件,比如工資待遇不變,退休後養老金發放,必須照國企退休標準等等,把那名港商生生逼走了。

  “我不清楚宋叔叔擔任什麽職務。”徐東燦猜測他問這個,是在為兒子的前途考慮,所以說得很直接。“如果他想在這方麵做出成績,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由政府出麵,給普通老百姓提供創業的機會——”

  這是前世每個人都明白的思路,因為最容易成功。

  就是建專業市場,給相關行業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一個平台,隻要某類產品攏市,就不用擔心沒生意。

  這樣一來,企業銷量上去,工廠就可以擴大規模。

  同樣的,因為生意好,有些個體戶就能給某些企業做代理銷售,同樣賺到錢。

  前世虞城有幾個比較出名的專業市場,比如石獅商貿城,最出名的是建材裝飾廣場和家具批發市場。

  單是那邊,就有幾百家企業和個人入駐,就業人數超過幾千人。

  這是以開店為主的模式,另外還有辦企業的方式。

  比如中國傘城,比如童裝城,因為形成了行業規模,周邊不但有幾家上規模企業,單是家庭作坊,就有幾百家,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

  “通過建市場,來刺激老百姓開店和辦廠——”聽了徐東燦的解釋,宋老爺子仿佛在聽天書。“這樣能行嗎?”

  他表示懷疑,一方麵是政府能不能拿出這麽多錢,來辦市場,畢竟這個沒有先例,他可不敢保證這樣能成功。

  另一方麵,徐東燦因為靠賣手剝筍賺了錢,然後投資開店,其它人也能拿出上萬塊錢來開店辦廠?

  “當然沒問題。”徐東燦見他這樣說,更加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大家對商品經濟的理解,還處於表麵階段,根本拿不出任何手段。“比如建市場,誰都知道有好處,隻要政府願意放權出去,大把的人願意來幹這件事——”

  這不是開玩笑,隻要市場人氣上來了,租金就會飛漲起來。

  到時候,不說擁有整個市場,隻要手裏有幾家店鋪,都能發家了。

  至少網購興起前,店鋪的價格會一路飆升。

  “那老百姓沒有錢開店怎麽辦?”宋老爺子依然不放心。

  現在靠種田能存多少錢,就算在縣城有正式的工作,一個月工資也不過兩三百塊。

  雖然萬元戶已經沒有以前稀罕了,可是普通家庭想存一萬塊錢,沒有幾年時間的積累,根本不可能。

  “頭一年可以把店免費租給他們啊!”徐東燦當然知道新市場想吸引人入駐,必須有優惠措施。“隻要店開得多了,顧客願意到這邊消費,生意就會好起來,願意繼續開店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形成良性循環——”

  這些商業手段很簡單,就連徐東燦也非常清楚,更不要說專業人士了。

  可惜現在的人消息太閉塞,所以才會束手無策。

  “你讓我先想想——”徐東燦一番話,把宋老爺子幾十年形成的固有觀念,衝擊得七零八落。“這樣想法太超前了,我一時消化不了——”

  心裏其實已經認可了他的話。

  照著他說的去做,私人經濟肯定會迎來大發展,那時候國企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唯一不敢確定的是,到時私有企業和公有企業的比例完全倒過來,會不會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