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錢是窮人膽
作者:沉默散步      更新:2020-07-23 18:06      字數:3284
  接下來兩天,宋映又帶了兩批同事過來買鹵味,每次都能讓徐東燦賺一百多塊錢。

  而兩人的關係,也被更多的水利局同事知道。

  有人好奇徐東燦的身份,不過宋映一直說他是自己的高中同學,大家也不好去打聽。

  而徐東燦也為這樣的賺錢方式頭疼。

  倒不是他看不上一百塊錢,主要是靠這樣的方式不長久,必須老老實實開一家店,才能賺得更多,生意也會更穩定。

  可惜找遍了所有鬧市區,也沒碰到出租的店鋪。

  而家裏已經幾天沒回了,也不知道爸媽加工好了多少手剝筍,必須回家一趟運過來。

  於是跟宋映提前打了聲招呼,準備回鄉下。

  這次回去,依然帶了一些鹵味回家。

  到家的時候,爸媽沒在,他把鹵味放到櫃子裏,先拿缸裏的手剝筍。

  看樣子又有六七百斤了,隻是這批筍比以前的細,估計爸媽也找不到粗壯的筍,不得已才拔回來的。

  全部裝進塑料桶,收進空間,他這才鬆了一口氣。

  打開水缸,把裏麵的水全部倒掉,然後從空間把靈泉移進水缸。

  經過多次試驗,他發現自己可以直接讓井水流進自己想要的位置裏,而且能控製水流大小。

  這樣一來,幾秒鍾時間,水缸裏就灌滿了靈泉。

  做完這些,他猶豫著跟爸媽見個麵,吃了午飯再走,還是直接回縣城。

  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

  如果爸媽懷疑手剝筍的去向,就說已經交給虞城賓館的人了。

  反正自己這樣說,他們應該不會去調查。

  等做好午飯,爸媽也回來了。

  徐東燦拿出一千四百塊錢,說是手剝筍的錢,他們果然沒問什麽,以為已經把筍送走了。

  “這樣賺錢確實快,就是山上的筍越來越少了——”方玉枝坐下來開始吃飯,又不甘心地歎氣道。

  如果長期有筍拔,加工好後賣錢,那就發財了。

  “哪裏有這樣的好事?”徐東燦雖然也覺得不可惜,在爸媽麵前隻能這樣說。“接下來我再看看,弄什麽來錢比較快——”

  手剝筍的材料來自山裏,因為靠山吃山,所以才有這麽高的利潤。

  如果從市場收購筍,加工好再去賣,隻怕每斤能賺五毛就不錯了。

  從這個角度說,原材料不要錢,加工容易,才是手剝筍賺錢快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賺錢應該沒這麽容易了。

  “對了,你上次說要開小吃店,是不是還賣這種鹵水?”方玉枝夾起一根鹵水鴨掌,邊啃邊問道。

  她一向喜歡吃這種沒有肉的鴨頭鴨腳,這個習慣也影響了徐東燦。

  他開的小吃店,不但賣雞腳鴨掌,也賣豬腳鴨翅,後來更是增加了鴨脖子和鴨架,反正這種雞肋的部位,都被他做成了美食。

  不過那個時候,整個小吃界,也是這種鹵味最受歡迎。

  單是鴨脖,就有很多出名的品牌,生意都不錯。

  或許自己應該放棄前世的做法,直接開這樣的專業店,這樣銷量才會更大,賺的也會更多。

  前世他的小吃店,其實更像日式的做法,一早去買材料和鹵製,中午開始供應,晚上八點後關門歇業,繼續準備第二天的食物。

  除了這些常見的鹵味,還供應其它受歡迎的小吃,比如泡椒鳳爪和香辣免腿,當然還提供酒水和主食,主要是炒飯炒麵和蓋澆飯,都是比較快捷的食物。

  “是啊!”徐東燦收回雜亂的思緒,回答道。“你們覺得口味好不好,如果開店,有沒有人會過來買——”

  當他拿定主意後,就不會三心二意。

  反正一切都是暫時的,以自己現在的條件,擴大規模很容易。

  大不了以後企業化經營,雇專業的團隊來幫自己打理生意,隻要有錢,什麽事辦不到?

  像紹氏酥魚和嘉興粽子這些美食,也可以分別開公司經營,不管是加盟式擴張還是自己開分店,資金有了,一切都不難。

  最重要的是前期準備和培養人才,這個卻急不得,必須慢慢來。

  “隻要有錢,肯定會想買——”徐建根想了想,首先回答兒子的話。

  在鄉辦工廠上班時,雖然每年喊賺不到錢,還要鄉裏幫忙向信用社貸款,但是和領導一起外出時,照樣吃好住好,一點也不心疼錢。

  縣城有這麽多領導幹部和個體戶,他們現在發愁的不是錢,而是有錢也買不到自己滿意的美食。

  隻要兒子的店名氣打出去,不愁沒生意。

  “是啊!”方玉枝也答了一句。“如果有錢,我也想天天這樣吃——”

  今年的物價一直在漲,但是市場裏的魚和肉,卻依然賣得很紅火。

  道理很簡單,現在老百姓手裏確實有錢了,所以才會把物價越抬越高。

  如果大家沒錢,都不去買東西,價格自然回落了。

  “那我到時就在縣城開一家店。”見爸媽現在意見統一了,徐東燦總算鬆了一口氣。

  看來讓爸媽加工手剝筍也有好處,等他們手裏有錢了,膽子也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畏首畏尾,擔心自己虧錢。

  錢是窮人膽,這話一點也不錯。

  “開吧!你自己想清楚就好。”方玉枝以前不敢這樣說,是怕兒子做事莽撞,出了事無法收場。

  現在看到他賺錢這麽快,想法就變了。

  隻要兒子做事前經過深思熟慮,至少有七八成以上把握再行動,她何必阻止呢!

  而且兒子開店當老板,做父母的也有麵子,親朋好友聚會時,說話嗓門也可以響亮許多。

  這件事定下來,又說起造房子的事。

  “我和你爸打算去下麵路邊申請三間宅基地,把房子造在下麵,以後你就不用天天爬坡回家了——”這件事夫妻倆已經商量過,所以可以直接告訴兒子。

  大路那邊有一片桑園,最近幾年開始劃做宅基地。

  整整一大片空地,可以建兩排五六十套房子,現在已經批出去近一半。

  他們以前沒錢,沒想過造房子,打算晚幾年再說。

  現在手裏有了錢,心思就不一樣了,考慮著動作快一點,應該能申請到三間。

  “爸,媽,我覺得沒必要去下麵造房子。”徐東燦連忙說出自己的打算。“房子並排建在一起,外麵看確實很整齊,可是這樣擠在一起,院子才那麽一點大,哪裏有這邊住得舒服——”

  幸虧今天自己提起這件事,等爸媽申請好宅基地,再開口就沒法改變了。

  “你想在老房子這邊造房子?”方玉枝沒想到兒子會這樣說,非常吃驚。

  她可是記得兒子每年雙搶,都會抱怨房子造得這麽高,不像大路邊的人家,稻穀很快就能挑回家了。

  “是啊!”徐東燦找來紙筆,在上麵開始畫草圖。“我打算在這邊建一棟四合院,到時住起來肯定舒服——”

  又介紹起房子的結構,北麵住人,東邊當客房和其它用途,西邊的房子樓下當倉庫和車庫,以後買車了也有地方停了。

  他隻想過幾處地方的安排,具體的功能,還得跟爸媽商量著來。

  “你打算造三排房子?”方玉枝沒想到兒子野心這麽大,居然要造這麽多房子,一下子傻眼了。“會不會太多了——”

  現在大家批地建新房,要麽是兩間三樓,要麽是三間三樓。

  除了以前的地主,誰家會造這麽多房子?

  “反正越多越好,隻要村裏批,我肯定會造。”徐東燦無所謂地回答。“如果批不了這麽多,就把院子弄大一點,裏麵的房子少幾間也無妨——”

  如果實在不行,就直接造一棟鄉村別墅,東西兩邊隨便造兩間雜物間,這樣就不會多占住房麵積了。

  至於院子大小,反而不是問題,畢竟是自家的私有地,用圍牆圍起來後,也不算犯錯誤。

  “行,那我明天去一趟大隊,問一問情況——”徐建根接口道。

  跟妻子不同,作為男人,他也有一個四合院的夢。

  隻要用高牆把院子圍起來,裏麵可以由著心意建,到時自己養養花種種菜,夏天在葡萄架下乘涼聽戲,別提多美了。。

  如果兒子能賺到大錢,到時好好裝修一下,隻怕不比古時候的財主家差。

  “隻要你們能把錢賺回來,我隨便你們折騰——”方玉枝見他們爺倆難得在這個地方,意見一致,笑著說了一句。

  她又不傻,如果能多造一些房子,住起來肯定更敞亮。

  照這個角度說,下麵確實比不上這裏。

  村裏有幾戶有錢人家,已經把田承包給別人種,隻要阿燦開店也能賺到錢,她和老公就把田承包出去,去縣城和兒子一起過。

  徐東燦自然猜不到自家老媽的心思。

  如果他們願意來縣城跟自己一塊住,他是求之不得。

  沒有開口,是因為前世他曾經勸他們跟自己去縣城生活,被他們拒絕了。

  讓他以為他們一直不願意離開家鄉,是她們習慣了鄉下生活,所以更喜歡呆在老家。

  卻不知道他們其實很想去縣城,隻是兒子生活得並不好,他們不想給他添麻煩,所以才一再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