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避無可避
作者:滄海一力      更新:2020-12-28 19:01      字數:2179
  李光弼和程元鎮坐在軍營裏,兩人之間的氣氛並不是很好。

  因為李光弼帶人殺了後方偷襲的林滿弓。

  整體的說來,這是一個好消息,但若是別人,程元鎮自然會很輕鬆的將功勞放在自己身上,偏偏留下的是李光弼!

  這是什麽一個情況呢?

  這就不得不說朝廷的派係了,表麵上程元鎮和李輔國都是李亨的親信,但是兩人之間已經有了隔閡了,尤其是這一次,程元鎮繞開了李輔國,得到了這個領兵攻打汝陰的機會,而實際上,兩人都想要李航的項上人頭。

  但程元鎮自己也清楚,自己一個人出馬,別說李亨了,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主動提出了要李光弼。

  而李光弼和郭子儀兩個人,都是李輔國推薦提拔的,而約定俗成,兩人都可以算作李輔國一方的人,除非他們主動撕破臉!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程元鎮想要貪了李光弼的軍功,這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個情況就是,底下的將士都看出來了,他們這次的大將軍程元鎮就是一個庸才,反倒是李光弼,一舉殺死了林滿弓,這才是將才,所以底下的議論聲也不少。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想要程元鎮給李光弼好臉色是不可能了。

  而這一次,之所以在一個營帳裏,也是因為程元振召集高層,要商議一下怎麽返回長安。

  李光弼的想法很簡單,“咱們走官道便是,我聽聞安思順的人馬並沒有入駐淮城,這說明淮城已經重新回到了李航的手裏,說不準,一直沒有冒頭的李航就在淮城之中,他繞道我們後方,絕不能這麽輕易的放我們離開!”

  李光弼說著,摸了摸下巴道,“若我所料不錯的話,他們定然會設伏,而安思順的人馬可以替我們開路,我們拉開一段距離,隻要離開了淮城地界,便可安然回到長安。”

  程元鎮笑嗬嗬的,到了他這個地步,與人不開心也不是非得給他臉色。

  喜怒藏於內,這就是本事了。

  隻見他掃了李光弼一眼,旋即笑著開口道,“這麽說,李將軍是確信李航會在前麵埋伏,而且安思順他們不會看著我們跟著再次設伏咯?”

  一句話,頓時讓李光弼說不出話來。

  安思順這個家夥,什麽事情做不出來?

  他們沒辦法交差,反手就想要來偷襲自己這一方,若不是碰巧他們也打算撤離了,隻怕會造成滅頂之災。

  所以李光弼也不敢保證他們跟著安思順之後,對方會不會想辦法在途中設置陷阱。

  “那照著大將軍的意思,是想要走小路咯?”李光弼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這年頭,不是官道,那就是小路了,而所謂的小路,雖然近,但是不僅有山賊匪徒之流,更是崎嶇難行,誰也不敢保證不會發生什麽別的事情。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程元鎮想了想,開口道,“我們走水路!”

  “可是我們連船隻都沒有,如何走水路?”

  李光弼不再想水上安全問題了,因為傻子都明白,他們沒有船,走不了水路!

  “造筏子就好了,這邊多木,竹子也行,花不了多長時間,而正如你說的,我們連船都沒有,難道他們會猜到我們走水路?”

  程元鎮洋洋得意,李光弼也不在勸阻。

  兩人與安思順大軍一站,目前二十萬人馬損傷過半,現在隻剩下十萬人不到,大量的開始砍樹,至於別的,他們不會多想。

  竹筏或者說是木筏的建造速度是很快的,尤其是在十萬人共同建造的這麽一個情況下,很快就弄出了足夠的數量。

  他們的竹筏往往會有兩到三層,用牛筋一類的東西給幫了,然後就下了水。

  不光是人,即便是馬站上去都沒有什麽問題,吃喝拉撒在水上全都能解決。

  關鍵是速度,水上的速度比岸上的速度可快得多,就連程元鎮都佩服自己選擇了這樣一條水路。

  然後船隻往下,他們也不費力,遠比陸路來得輕鬆,沒事還能看看兩邊的風景。

  青山綠水,在他們眼中一一掠過,一切都顯得如此的愜意,甚至程元鎮都想著,日後要是閑暇一些,也要出門遊山玩水一番。

  隨後,淮水的水流湍急起來,李光弼莫名的出現了一絲不安,詢問懂水的將士。

  後者到是人數不少,統一了口徑一般。

  “那是因為前方水域將會減小,水道便急了,所以才會顯得比較湍急,這些都不是很大的問題,淮水這麽多年跑商路的船隻那麽多,也沒聽誰說有什麽事情發生,將軍,你的心就安下吧!”

  李光弼依舊沒有放心,筏子繼續往前,但是李光弼卻站在最前頭,扭頭看向了兩岸的青山,隨後整個人的臉色都變了。

  倦鳥盤旋在林子的上空不敢回巢,也就是說,兩邊都有伏兵!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加上之前那種不安的心理,李光弼當下大聲的喊了起來。

  “趕緊停船!所有人都停下來!前麵有埋伏!”

  前麵的確有埋伏,但是水路不比陸路,想要停船,已經晚了……

  竹筏在水流的衝刷下繼續往前,想要停都停不下來。

  停船的方式就那麽幾種,一種是拋錨,,利用重物將船隻固定下來,這招在海上很常用,但是也會有連同船隻帶著船錨一道被海浪衝走的。

  河道裏,一般也沒有這種事情,因為往往他們都會找到渡口,將繩子綁在樹樁上就好了。

  至於竹筏,那就用撐杆抵住河底就好了,都是不錯的停船方式。

  但是他們速度太快了,而且筏子上的東西也太多了,人多,馬多,器械也很多。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竹竿抵住河底,瞬間變回被衝斷,以李光弼所在的竹筏為例子,隻是稍微的速度變慢了一些,想要停,那是根本就做不到!

  而在李光弼眼中,前麵就是一個張開的口袋,已經等著他們掉進去了。

  而不出他所料,下一刻,兩岸都走出來不少人來,齊齊跳下了水,身影頓時消失在了水麵之上……